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首頁亞洲馬來西亞
:::

基本國情

+more
●地理位置:位於亞洲大陸最南端之馬來半島(西馬)以及婆羅洲北部(東馬之沙巴及砂拉越)。 ●首都:吉隆坡。 ●面積:330,257平方公里。 ●人口:34,219,975人(2023 est.)。 ●語言:馬來語為國語,英語及華語使用普遍。 ●宗教:伊斯蘭教為法律明定國教。 ●幣制:Ringgit (令吉)。 ●匯率:US$1= 4.59令吉(2023年底)。 ●政治制度:為君主立憲國家,採責任內閣制之聯邦。 ●主要輸出項目(2021年):機械和運輸設備(42.0%)、礦物燃料(12.4%)、製成品(10.3%)、化學製品(8.7%)等。 ●主要輸入項目(2021年):機械和運輸設備(42.2%)、礦物燃料(11.3%)、化學製品(12.5%)、製成品(10.8%)等。 ●主要出口國家(2021年):中國大陸(15.5%)、新加坡(14.0%)、美國(11.5%)、日本(6.1%)、泰國(5.4%)等。 ●主要進口國家(2021年):中國大陸(23.3%)、新加坡(9.5%)、美國(7.6%)、台灣(7.6%)、泰國(6.0%)等。 ●我對該國輸出(2023年):15,166.07百萬美元。 ●我自該國輸入(2023年): 9,685.59百萬美元。 註: 1. 地理位置、首都、面積、語言、宗教、幣制、政治制度等資料取自外交部國家相關資訊。 2. 人口數資料取自CIA資料。 3. 匯率、主要輸出入項目、主要進出口國家等資料取自EIU資料。 4. 我國對該國輸出入貿易額取自經濟部國際貿易局。
回到首頁亞洲馬來西亞綜合評論馬來西亞政經概況
:::

馬來西亞政經概況

編輯: 張珮瑩

2021/03/04列印

一、政治概況
馬來西亞聯邦政府由13州組成,其中11個州在馬來半島,簡稱西馬,另2州為東部婆羅洲島(Borneo)之沙巴州(Sabah)、砂勞越州。政治制度為君主立憲,最高元首係虛位領袖,由柔佛等9個州(馬六甲、檳城、沙巴及砂勞越4州無蘇丹)之蘇丹共同推選,輪流擔任,任期5年,目前最高元首為彭亨州Sultan Tengku Abdullah Ahmad Shad(蘇丹阿都拉),於2019年1月就任。
二院制國會,為參議院(Senate,上議院)、眾議院(House of Representatives,下議院)。參議院議員70席,13個州議會各選2席,餘由首相提名,呈送最高元首委任,任期6年;眾議院議員任期5年,共222席,由人民普選產生,連選得連任,享有立法及預算審核權。
2018年5月全國選舉,希望聯盟(Pakatan Harapan,簡稱PH,由人民公正黨、民主行動黨、國家誠信黨及土著團結黨等組成)推翻執政61年「國民陣線(Barisan Nasional,簡稱BN)」政府,獲得執政權,實現馬來西亞獨立以來第一次政黨輪替。
馬來西亞採責任內閣制,2020年2月24日時任希望聯盟(PH)首相敦馬哈迪(Tun Dr Mahathir Mohamad)宣布請辭,最高元首於2月25、26日接見222名眾議院議員,於2月29日宣布慕尤丁(Muhyiddin bin Haji Mohammad Yassin)獲得多數議員支持,2020年3月1日慕尤丁宣誓就職、擔任第8任首相。
由首相慕尤丁領導之「國民聯盟」(Perikatan Nasional,簡稱PN)包括土著團結黨、國民陣線(巫統UMNO、馬華公會、國大黨)、伊斯蘭黨、沙巴團結聯盟及僅入閣但不加盟之砂勞越政黨聯盟。反對黨包括希望聯盟(PH)人民公正黨、民主行動黨、國家誠信黨及若干土著團結黨黨員,另有沙巴民族復興黨及沙巴民統黨。
由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以下簡稱新冠肺炎)蔓延採取封鎖措施之影響,2020年上半年經濟活動驟減。馬來西亞政府為能節流,於2020年5月展延吉隆坡與新加坡間高速鐵路(High Speed Rail,簡稱隆新高鐵)動工計畫,經重新評估,2020年年底宣布因成本考量,決定取消,將因終止方案、擬向新加坡支付賠償。馬來西亞政府承諾考慮將在國內進行替代方案,自行興建高速鐵路,為降低成本,規劃終點站將為柔佛州首府、馬來半島最南端新山市(Johor Baru)。
因2020年9月在沙巴州(Sabah)進行的州議會選舉被認為係新冠肺炎(COVID-19)確診病例激增原因,2020年11月沙巴州(Sabah)的Batu Sapi議會選區宣布進入緊急狀態。2021年1月因西馬的東海岸和柔佛州面臨水災威脅、新冠肺炎(COVID-19)確診病例持續攀升,數十年來首次,內閣向最高元首阿都拉蘇丹建議頒布全國緊急狀態,獲最高元首同意,2021年1月12日宣布至8月1日全國進入緊急狀態,國會暫停、賦予內閣政府新的行政權力。
原定於2020年中發布之政府2021年~2025年總體政策目標「第12個馬來西亞計畫(the 12th Malaysian Plan)」,受新冠肺炎(COVID-19)影響,遲未提交國會,該計畫將著重於降低政府對石油和天然氣產業之依賴,促進國內旅遊及加強低收入勞工階層之社會安全網等。
2020年3月就職的慕尤丁(Muhyiddin bin Haji Mohammad Yassin)首相領導由多數黨組成之脆弱聯盟,易受其組成黨派內部的不信任動議影響,難以維持聯盟團結。2021年1月國家緊急狀態,國會暫停,無法舉行選舉,阻止反對者將慕尤丁首相免職之意圖。未來,當全國緊急狀態解除、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獲得控制,慕尤丁首相將面臨聯盟最大政黨巫統(UMNO)可能與反對派結盟之壓力。預估將於今(2021)年第3季舉行大選,在舉行大選前,政治局勢仍將持續動盪。

二、經濟概況及展望
馬來西亞為一多元種族國家,主要族群包括馬來人(含各族原住民)、華人及印度人。估計2021年7月人口數約3,351萬9,406人。
境內天然資源豐富,有石油、天然氣,因天候條件適合,為全球棕櫚油生產大國,橡膠產量在世界名列前茅,橡膠木可製造高級傢俱,使馬來西亞成為全球主要傢俱出口國。由於種植棕櫚、橡膠較不需如同傳統農業、耗費大量人力,故主要耕地大多用於種植棕櫚、橡膠,其他農產規模則較小,稻米、蔬果等仍需仰賴進口。
估計2020年產業結構,農業、工業及服務業占GDP產值分別為7.6%、35.4%、57.0%,平均每人GDP為10,410美元。
(一)、總體經濟
2018年5月全國選舉政府呈現新氣象,經濟基本面強勁,內需續為主要成長動力來源,因農業與礦業衰退、及公共領域投資萎縮,致實質GDP經濟成長率4.8%,較前(2017)年5.8%遜色。
2019年穩健的民間消費,先前的石油與天然氣供應中斷問題獲得解決、邊佳蘭煉油及石化綜合發展計畫(RAPID)新產出設施啟用等,支持經濟成長,然因對外貿易、工業生產及製造業銷售成長均呈放緩,2019年經濟成長率4.3%。
2020年馬來西亞雖由美中貿易移轉中受惠,但因新冠肺炎 (COVID-19)蔓延採取封鎖措施、原油價格下跌及國內政治動盪不安等利空夾擊,上半年經濟活動驟減,雖國際油價走低影響石油所得稅及公司稅收入,政府採行振興經濟配套措施,2020年第3季經濟出現反彈,但第4季因新冠肺炎(COVID-19)的再次爆發,重啟限制人員流動和商業運作封鎖措施,經濟再呈停滯,估計2020年實質GDP成長率為萎縮5.3%。
政府面臨的直接挑戰為緩解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對經濟之影響,除提供財政支持外,政府擬於2021年3月實施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接種計畫。國內支出下降打擊占GDP產值一半以上的服務業。截至目前,與中國大陸合資開發的東海岸鐵路計畫(East Coast Rail Link,簡稱東鐵計畫ECRL)按計畫進行,連接婆羅洲島2省長達2,200公里Pan Borneo高速公路已開工興建,封鎖措施禁止大型集會,基礎建設方案仍持續進行,因有限制出差等,興建方案尚難以正常進度執行,基礎建設支出對經濟成長貢獻將較以往受到限縮。因基期較低,加以由製造業引領復甦,預估2021年實質GDP成長率4.4%。
(二)、通貨膨脹
2018年6月時任敦馬哈迪政府廢除消費稅(Goods and Services Tax,簡稱GST),自同年9月重新開始徵收銷售與服務稅(Sales and Services Tax,簡稱SST),重啟汽油補貼機制、有利提升民間消費,亦壓抑通貨膨脹率,燃油價格維持不變、交通費漲幅減緩,2018年通貨膨脹率平均1.0%。
2019年初全球油價降低,交通燃油下跌,自2019年1月5日起恢復燃油每周零售價格浮動調整機制(New Weekly Fuel Float Pricing System),按國際油價走勢制定每週燃油零售價格,消費者迅速由國際原油價格走低中受惠,1~2月出現通貨緊縮,3月份交通運輸費跌幅收窄,燃料和食品價格成長,消費者物價指數轉呈正值,5月7日中央銀行(the Bank Negara Malaysia,簡稱BNM)調降隔夜拆款利率1碼至3%,利率維持不變至2019年底,通貨膨脹率在下半年溫和上升,2019年通貨膨脹年增率平均為0.7%。
2020年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蔓延、需求疲弱,中央銀行(BNM)計3度降息,累計降息125個基點,利率創歷史新低,隔夜拆款利率降至1.75%。全球能源價格較上年大幅降低,公用事業(住房、水、電、煤氣)約佔CPI之四分之一,與上年相較價格下降,持續的通縮壓力來自成本推動因素,經歷50年以來的最長的通貨緊縮週期,2020年通貨膨脹年增率平均為-1.1%。
預估通貨緊縮情形將於2021年3月結束,全球能源價格持續回升將使運輸、公用事業價格上揚;全球商品價格的回升、未來對封鎖跨境限制的逐步解除將有助於總體價格上揚,預估2021年通貨膨脹年增率平均為2.4%。
(三)、財政情況
自商品和服務稅(GST)實施以來,稅收收入約佔GDP之20%,2018年6月時任敦馬哈迪政府取消商品和服務稅(GST),大幅降低財政收入,9月重新引入的銷售和服務稅(SST)無法彌補稅收差距,2018年財政赤字占GDP比重由2017年2.9%、擴大為3.7%。2019年與中國大陸重啟東鐵計畫(ECRL)條件談判成功等,節省政府公共建設支出,加計國營馬來西亞國家石油(Petroliam Nasional Berhad)股利收入,2019年財政赤字占GDP比重為3.4%。
政府在2019年提出2020年預算涵括溫和的財政刺激措施,確認對財政整頓的中期承諾。然而,因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蔓延,使2020年財政執行發生重大變化,慕尤丁政府數度提出財政刺激方案,擴大支出,使執政國民聯盟(PN)財政基礎欠佳,公共債務占GDP比重升至63.3%,但因公共債務約24%由非居民持有,財政改革議程目標為加強經濟發展,尚屬對經濟積極之發展,緩解外部投資者之憂慮,估計2020年財政赤字占GDP比重為7.4%。
2021年1月~8月全國緊急狀態時期,經濟活動受限,將導致政府稅收減少;政府為支持弱勢擴大額外支出,於2021年1月18日宣布第5輪財政刺激方案,金額為馬幣150億令吉(Ringgit),用於醫院採購更多物資、招募新的醫護人員及改善現有的工資補貼計畫等,預估2021年公共債務占GDP比重65.0%,財政赤字占GDP比重6.2%。
(四)、對外貿易及國際收支
馬來西亞商品貿易順差,雖勞務帳、所得帳均呈逆差,經常帳仍維持盈餘。2018年、2019年貿易帳順差分別為284億美元、298億美元,經常帳順差占GDP比重分別為2.2%、3.4%。
2020年全年雖製造業和農業出口較2019年為高,但因與上(2019)年同期相較、全球石油價格下降,出口值由2019年1,968億美元、於2020年降至1,789億美元;因需求減緩、進口下滑,進口值由2019年1,671億美元、降至1,455億美元,估計貿易帳順差增至335億美元,經常帳順差占GDP比重為4.8%。
印度、中國大陸等主要出口貿易夥伴需求增加、占國內生產總值2.8%的棕櫚油價格回升,2021年棕櫚油出口將獲改善,展望2021年,鑑於馬來西亞多樣化的出口產品組合,可由全球對原油、橡膠、電氣及電子產品的預期需求回升中受益,預估貿易帳順差餘額為386億美元,經常帳順差占GDP比重4.8%。
(五)、匯率
2018年5月中央銀行(BNM)調降隔夜拆款利率,資金流動條件改善,出口所得外匯措施自8月20日放寬為出口商可保留未來6個月出口必需的外幣,此舉較2016年底以來允許保留25%、有所提高。受到經濟疲弱及國際原油價格下跌、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ederal Reserve Board of Governors)升息措施等影響,2018年以來馬幣令吉(Ringgit)較2017年底 (Ringgit 4.06: US$1) 貶值,2018年底匯率為Ringgit 4.14: US$1。
2019年4月馬來西亞中央銀行(BNM)分別與泰國、印尼與菲律賓中央銀行簽署「本國貨幣結算架構(Local Currency Settlement Framework)意向書(Letters of Intent,簡稱LOI) 」,推廣以本國貨幣作為雙邊貿易結算,使貿易商在貨幣結算上更具效率,減少貿易交易成本及外匯兌換風險,使新興經濟體減少曝露於波動的全球市場、及穩定貨幣匯率走勢,2019年底匯率為Ringgit 4.09: US$1。
經常帳經常性盈餘及外匯存底穩定為馬幣令吉(Ringgit)提供支持,2020年底匯率為Ringgit 4.01: US$1。
(六)、外債情況及外匯存底
2018年、2019年馬來西亞外債餘額分別為2,230億美元及2,310億美元,占GDP比率分別為62.2%及63.3%,外債占出口比率分別為84.9%及90.5%,外匯存底分別為1,027.0億美元、1,013.1億美元,債負比率分別為4.1%、5.2%,外匯存底支付進口能力分別為5.4個月、5.79個月,呈遞升趨勢。
2020年外債餘額2,344億美元,占GDP比率為69.6%,外債占出口比率為105.6%,外匯存底992.7億美元,外債總額高於外匯存底,債負比率6.1%,外匯存底支付進口能力為7.02個月,整體而言,馬來西亞外債償付能力尚可。

三、對外關係及主要貿易國家占比
馬來西亞對外政策提倡「全球中庸運動」,標榜其為中庸、包容、進步之伊斯蘭國家。外交之基調為強化東協及區域國家關係,促進區域穩定和平,爭取東協、不結盟國家及伊斯蘭議會組織之領導角色。
馬國與全球各國友好,馬國護照亦通行於各國(以色列除外),2020年1月7日排名為全球第13名最強勢之護照,獲178個國家免簽證待遇。
2018年國民聯盟(PN)執政以來,同年10月馬來西亞單方面將柔佛州新山(Johor Baru)港口界限擴大至新加坡西部大士(Tuas)附近水域,海域爭端使雙方海岸警衛隊船隻部署至具爭議地區,新加坡並於2019年1月部署海軍艦船。南海長期存在的領土爭端,馬來西亞擬將尋求外交途徑解決。
對外貿易方面,2019年馬來西亞主要出口目的地國家或地區為中國大陸(14.1%)、新加坡(13.9%)、美國(9.7%)、香港(6.7%)、泰國(5.4%)等;主要進口來源國家為中國大陸(20.7%)、新加坡(10.5%)、美國(8.1%)、日本(7.5%)及泰國(6.0%)等。
2019年馬來西亞主要輸出項目為機械和運輸設備(43.9%)、礦物燃料(14.5%)、製成品(9.5%)、化學製品(8.4%)等;主要輸入項目為機械和運輸設備(41.9%)、礦物燃料(14.6%)、製成品(11.7%)、化學製品(11.0%)等。

四、與我國雙邊貿易
2020年我國對馬來西亞出口94億5,864.49萬美元,進口98億7,881.93萬美元,貿易逆差4億2,017.44萬美元。2021年1月對馬來西亞出口9億7,035.60萬美元,自馬來西亞進口8億3,104.19萬美元,貿易順差1億3,931.41萬美元。
對馬來西亞進出口貨物結構方面,2020年我國出口至馬來西亞主要產品為電機與設備及其零件(63.44%)、礦物燃料、礦油及其蒸餾產品、含瀝青物質、礦蠟(5.31%)、機器與機械用具及其零件(5.06%)等;自馬來西亞進口主要產品為電機與設備及其零件(60.41%)、光學、精密儀器及零附件(10.23%)、礦物燃料、礦油及其蒸餾產品、含瀝青物質、礦蠟(6.85%)等。

五、外部評等及排名
國際信評機構穆迪(Moody’s)、標準普爾(S&P)目前分別核予馬來西亞主權債信評等A3、A-,穆迪(Moody’s)未來展望為穩定(Stable),標準普爾(S&P)於2020年6月26日因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蔓延,馬來西亞財政狀況面臨進一步惡化風險,未來展望由穩定調整為負向(Negative)。
惠譽(Fitch)於2020年12月4日因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蔓延衝擊,影響馬來西亞經濟及財政負擔,削弱關鍵信貸指標,調降長期外幣評等,由A-調降至BBB+,未來展望為穩定。
COFACE經濟研究評比,馬來西亞景氣指標為A3,國家風險評估等級為A4,為可接受風險(Acceptable Risk)國家。依據Euler Hermes經濟研究分析,馬來西亞國家評等為BB2,中期評等BB、短期評等為2、均屬中等風險(Medium)。
世界經濟論壇公佈「2019全球競爭力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Index 4.0報告」資料,馬來西亞競爭力排名在全球141個參評經濟體中排名第27名,較上年度排名25名、退步2名。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2020年6月公布「2020 世界競爭力報告World Competitiveness Ranking 2020」,馬來西亞在63個參評經濟體排名27名,較上一年度第22名、退步5名。國際透明組織(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公布「2020年貪腐印象指數(Corruption Perceptions Index 2020)」報告,馬來西亞在180國家或地區當中排名第57名,與納米比亞(Namibia)列同一等級,較上年度排名51名、退步6名。世界銀行公布「Doing Business 2020」經商環境報告,馬來西亞經商容易度排名(Ease of Doing Business Ranking)在全球190個經濟體排名第12名,較上年度排名15名、進步3名。

六、綜合評述
馬來西亞境內天然資源豐富,有石油、天然氣,因天候條件適合,為全球棕櫚油生產大國,橡膠產量在世界名列前茅。馬六甲海峽位於印尼蘇門答臘與西馬中間,為世界重要的海運管道,造就馬來西亞在東南亞的樞紐位置。
2019年~2021年實質GDP成長率為4.3%、-5.3%、4.4%,貿易帳順差,雖勞務帳、所得帳均呈逆差,經常帳維持盈餘,經常帳盈餘占GDP比重為3.4%、4.8%、4.8%。2018年時任敦馬哈迪政府持續就前政府簽署的基礎建設合約,為獲更佳財務條件,與對手國成功進行談判、撙節支出,2020年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衝擊,政府提供財政刺激方案,2019年~2021年財政赤字占GDP比重為3.4%、7.4%、6.2%;外債占GDP比重分別為63.3%、69.6%、64.5%;外匯存底支付進口能力分別為5.79個月、7.02個月、6.36個月,整體而言,外部流動能力尚可。
雖然政府面臨政治挑戰,馬來西亞經濟基本面強勁、高度多元化的出口結構、國際收支經常帳盈餘等條件將持續推動經濟成長;優良的基礎設施,多元化的經濟,良好普及的教育水準,政府提升價值鏈的發展政策,將使馬來西亞經濟持續維持經濟發展之競爭能力。

參考資料:外交部、經濟部國際貿易局、經濟部投資業務處、外貿協會全球資訊網、CIA、WEF、EIU、IMF、IHS Markit、World Bank、International Trade Center、國際透明組織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世界經濟論壇、Standard & Poor’s、Moody’s、FITCH、IMD、COFACE、Euler Hermes等。


中國輸出入銀行版權所有 The Export-Import Bank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開關 視窗建議寬度1920*1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