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首頁亞洲香港
:::

基本國情

+more
●地理位置:位於中國大陸之東南海岸,鄰廣東省,由262個大小島嶼及廣東珠江口以東的地區組成。 ●面積:1,108平方公里。 ●人口:7,288,167人(2023 est.)。 ●語言:廣東語、英語、國語(普通話)。 ●宗教:無顯著宗教。 ●幣制:港幣。 ●匯率:1US$ = 7.81港幣(2022年年底)。 ●政治制度:依據香港《基本法》體制下實行「一國兩制」政策。 ●主要輸出項目(2022年):原料及半製成品(48.8%)、資本財(35.2%)、消費財(14.1%)、食品(1.0%)等。 ●主要輸入項目(2022年):原料及半製成品(47.1%)、資本財(31.2%)、消費財(16.6%)、食品(3.2%)等。 ●主要出口國家(2021年):中國大陸(59.5%)、美國(6.3%)、日本(2.7%)及印度(2.4%)等。 ●主要進口國家(2021年):中國大陸(45.9%)、中華民國(10.3%)、韓國(7.8%)及新加坡(5.1%)等。 ●我對香港輸出(2022年):64,782.82百萬美元。 ●我自香港輸入(2022年): 1,499.04百萬美元。 註: 1. 地理位置、語言、宗教、幣制、政治制度等資料取自經濟部投資業務處。 2. 人口數、面積資料取自CIA網站。 3. 匯率、主要輸出入項目、主要進出口國家等資料取自EIU資料。 4. 輸出入貿易額取自經濟部國際貿易局網站。

相關網站

回到首頁亞洲香港綜合評論香港政經概況
:::

香港政經概況

編輯: 張珮瑩

2017/11/28列印

一、政治概況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中國大陸後,政府名稱變更為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The Government of the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簡稱特別行政區政府或港府),依據同年制定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Basic Law),香港政府擁有對內事務、貿易相關之對外管轄權;國防和外交事務屬中國大陸中央政府權限,中國大陸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立法機關)擁有最終對「基本法」解釋之權力。
依據基本法(Basic Law),香港特別行政區至2047年保有「高度自治(A High Degree of Autonomy)」。香港設立行政長官(Chief Executive,或稱特區首長,簡稱特首)職務,為行政首長,取代英國殖民統治時期「香港總督」。行政長官由選舉制度之間接選舉團體 ─ 由1200人組成「選舉委員會」選出,每屆任期5年,最多可連任一次。然,中國大陸對行政長官之任命具強烈影響力。
今(2017)年3月26日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五屆行政長官選舉,「選舉委員會」有效選票1,163票,曾任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獲777票當選為港府第一名女性行政長官,2017年7月1日就任,其他候選人得票率分別為曾俊華365票,胡國興21票。
香港立法會議員共70席,近期之立法會選舉為去(2016)年9月4日香港第六屆立法會選舉,當選議員任期4年,任期自2016年10月1日至2020年9月30日止。70席議員中之35席由地區直選產生,全港依據各區人口數,以5個地方選區分別選出:香港島6席、九龍西6席、九龍東5席、新界西9席及新界9席等;另35席立法會議員由各產業別選舉產生。
民眾在長期爭取直選行政長官之民主運動未能獲得重大進展,未來對於爭取提升香港民主、呼籲實現民主自決等運動仍將繼續進行。另方面民眾對住房成本高昂之不滿情緒仍將是政府未來面臨之重要議題,除此之外,空氣污染、教育品質、貧窮問題等均為民眾所關注之議題。現任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女士政府雖表示擬較前政府更加重視青少年問題、教育問題等,惟擬處理並解決青年人不滿之根源,仍存在困難度及挑戰性。
二、經濟現況與展望
(一)總體經濟
香港2014~2016年度經濟成長率分別為2.8%、2.4%、2.0%,連續呈現經濟成長減緩趨勢;2016年度(2016/04/01~2017/03/31)產業結構,農業、工業及服務業占GDP產值分別為0.1%、7.2%、92.8%。由於穩定之勞動力市場、財政支持等,2017年度經濟成長率預估將提升為3.1%,通貨膨脹將進一步緩和,經常帳順差將保持穩定。
2016年度經濟成長率2.0%,其中民間消費、政府支出、國內投資等浥注經濟之擴張,對GDP貢獻度分別為66.2%、10%及21.5%;2016年度建築業呈現成長,但零售業因旅客人數下降、表現較不如預期。
香港是對外導向型經濟體,易受外在環境波動的影響,亞洲開發銀行(簡稱亞銀)「亞洲發展展望(Asian Development Outlook,簡稱ADO)」表示,2017年度香港經濟供給面成長將來自建築業、服務業,特別是金融和專業服務業,受益於加強與中國大陸金融市場的連結、與「一帶一路」商機等。預估2017年度商品、服務出口受到中國大陸及歐盟需求成長之推動,同期間失業率持平、薪資穩定成長、消費意願改善、家計消費提升等,加深經濟成長力道。
預估2017年度經濟成長率預估強勁提升為3.1%,2018年略升為2.1%。
(二)通貨膨脹
2015年度平均消費者物價年增率3.0%,2016年度基於國際食品、其他商品價格低迷、外部性價格壓力溫和,人民幣匯價疲軟,抑制中國大陸輸入型通貨膨脹,穩定勞動力成本、租金漲幅較低等情形有助於抑制國內成本,2016年度平均消費者物價年增率降至2.4%。
展望未來,因香港約半數進口來自中國大陸,預測2017至2019年度人民幣兌港元趨貶,將有助降低進口貨品價格,抑制通脹壓力,預估2017年度平均消費者物價年增率降至1.6%。計算消費者價格指數中單一組成部分權重最大者為房價,預估2018 ~2022年度受房價下跌、伴隨內需回升、人民幣對港元匯率回升等交互影響,預測2018年度平均消費者物價年增率為2.2%。
(三)財政情況
自2005年以來,香港政府審慎財政政策、靈活性運用重大開支、穩健經濟成長下,維持財政盈餘。2014年度、2015年度受惠於稅收收入,財政盈餘占GDP比重分別為3.2%及0.6%。2016年度繁榮之房地產、土地買賣等各項稅收、印花稅等收入共計815億港幣(折合約105億美元),約為該年度GDP之3.3%,因社會福利、基礎建設工程撥款等增加,政府支出持續小幅提升,2016年度財政盈餘占GDP比重達4.5%。
2017年度,政府提供家計、企業減稅方案,及經常性社會福利和對住房貸款利息的減稅等,致政府預算收入下降、支出上升,預計2017年度財政盈餘占GDP比重為1.7%。
(四)對外貿易及國際收支
2016年度香港出口成長、進口下跌,貿易收支赤字由2015年229億美元降為176億美元,因遊客減少等因素,服務帳盈餘下滑,同期間所得帳增加,2016年經常帳餘額由上年103億美元、增加至149億美元。2015年、2016年經常帳盈餘占GDP比率分別為3.3%及4.6%。
亞銀亞洲發展展望(ADO)預測,2017年起國際需求穩定、中國大陸對高科技產品(特別是半導體)需求成長情形下,支持商品、服務出口,有助經常帳盈餘增加,投資溫和成長帶動進口值提升、旅遊業復甦、專業金融服務需求成長、本地企業和居民的海外投資收入帳增加等,貿易收支逆差將由服務帳、所得帳盈餘改善所抵銷。預估2017年度經常帳盈餘占GDP比率將增為5.6%,2018年度為5.3%。
(五)匯率
港幣目前採取釘住美元的固定匯率制,港幣兌美元匯率維持在7.75~7.85港幣兌1美元區間內,2016年度期底港幣兌美元匯率為7.76:1。香港擁有龐大外匯存底(2016年度為3,861.5億美元),財政、經常帳均呈盈餘,香港金融管理局(the Hong Kong Monetary Authority,簡稱HKMA)將貫徹執行釘住美元之匯率政策。在美元升息政策及香港當地銀行未調整利率影響下,港幣仍存在貶值壓力,預期2017年度期底、2018年度期底之港幣兌美元匯率均微幅貶為7.80港幣兌1美元,仍於目標匯價區間內。
(六)外債情況及外匯存底
2016年度外債餘額5,059億美元,占GDP比重為157.6%,占出口比重為66.1%,債負比率為6.8%,短債占外債比重為96.4%,短債占外匯存底比重為216.0%。Euler Hermes表示,香港淨外部金融資產約為國內生產毛額之357%,受益於強勁淨債權人地位,雖外債餘額沉重,惟短期內風險尚可接受。
2016年度外匯存底支付進口能力為7.81個月,整體債務償付能力尚可。
三、對外關係及主要貿易國家占比
根據基本法,香港的國防及外交事務是中國大陸中央政府權限,香港政府只對香港內部事項與有關貿易的對外事務有管轄權。基本上若其他國家與中國大陸關係交惡,香港也會受到不利影響,如之前之中美貿易關係緊張。一般而言,外國政府都不願去干涉香港的內部事務,但美國和英國相當關注其在言論自由和民主政治等議題。
對外貿易方面,2016年香港主要出口國家為中國大陸(54.1%)、美國(9.0%)、日本(3.3%)及印度(3.3%)等,主要進口國家為中國大陸(47.8%)、中華民國(7.3%)、新加坡(6.5%)及日本(6.1%)等。
四、與我國雙邊貿易
2016年我國對香港出口383.97億美元,自香港進口13.31億美元,雙邊貿易我國順差370.67億美元,2017年1~9月我國對香港出口297.61億美元,自香港進口11.46億美元。2016年我國對香港出口主要為電機設備及其零件(75.93%)、光學、精密儀器及其零件(5.34%)及機器及機械用具(3.76%)等;2016年我國自香港進口主要為貴金屬、寶石(59.09%)、電機設備及其零件(11.60%)等。
五、外部評等及排名
目前國際信評機構惠譽(Fitch)、標準普爾(S&P)及穆迪(Moody’s)分別給予香港AA+、AA+及Aa2投資級的主權債信評等,評等展望皆為穩定。
穆迪(Moody’s)曾於2017年5月24日調降香港主權信用評等,由Aa1 調降至Aa2,標準普爾(S&P)曾於2017年9月22日調降香港長期外幣主權評等,由AAA 調降為AA+,原因為中國大陸與香港制度、政治等具高度關聯性,倘中國大陸去槓桿政策最終破壞性較預期為高時,可能對香港造成外溢風險,在中國大陸評等調降後,相應下調香港評等。
世界經濟論壇公佈最新「2017-2018全球競爭力報告」資料顯示,香港競爭力排名在全球137個參評經濟體中排名第6名,較上年9名進步3名。國際透明組織(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公布的「2016年貪腐印象指數(Corruption Perceptions Index 2016)」報告,香港在176個國家或地區當中排名第15名,與比利時列同一等級,較上年度排名17名進步2名。世界銀行公布「Doing Business 2018」經商環境報告,香港經商容易度排名(Ease of Doing Business Ranking)在全球190個經濟體排名第5名,較前一年之排名4名退步1名。依據COFACE經濟研究評比,香港在風險評估等級為A3,景氣指標為A2,依據Euler Hermes經濟研究分析,香港評等為A2,屬尚可接受風險。
參考資料
中華民國外交部、經濟部國際貿易局、經濟部投資業務處、CIA、Fitch、Standard & Poor’s、Moody’s、WEF、EIU、Global Insight、World Bank、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Coface、Euler Hermes。

中國輸出入銀行版權所有 The Export-Import Bank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開關 視窗建議寬度1920*1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