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首頁亞洲香港
:::

基本國情

+more
●地理位置:位於中國大陸之東南海岸,鄰廣東省,由262個大小島嶼及廣東珠江口以東的地區組成。 ●面積:1,108平方公里。 ●人口:7,288,167人(2023 est.)。 ●語言:廣東語、英語、國語(普通話)。 ●宗教:無顯著宗教。 ●幣制:港幣。 ●匯率:1US$ = 7.81港幣(2022年年底)。 ●政治制度:依據香港《基本法》體制下實行「一國兩制」政策。 ●主要輸出項目(2022年):原料及半製成品(48.8%)、資本財(35.2%)、消費財(14.1%)、食品(1.0%)等。 ●主要輸入項目(2022年):原料及半製成品(47.1%)、資本財(31.2%)、消費財(16.6%)、食品(3.2%)等。 ●主要出口國家(2021年):中國大陸(59.5%)、美國(6.3%)、日本(2.7%)及印度(2.4%)等。 ●主要進口國家(2021年):中國大陸(45.9%)、中華民國(10.3%)、韓國(7.8%)及新加坡(5.1%)等。 ●我對香港輸出(2022年):64,782.82百萬美元。 ●我自香港輸入(2022年): 1,499.04百萬美元。 註: 1. 地理位置、語言、宗教、幣制、政治制度等資料取自經濟部投資業務處。 2. 人口數、面積資料取自CIA網站。 3. 匯率、主要輸出入項目、主要進出口國家等資料取自EIU資料。 4. 輸出入貿易額取自經濟部國際貿易局網站。

相關網站

回到首頁亞洲香港綜合評論香港政經現況
:::

香港政經現況

編輯: 楊欣穎

2015/10/30列印

一、政治現況

1997年香港成為中國大陸的特別行政區,並根據同年制定的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Basic Law),香港政府擁有對內事務與貿易相關之對外事務的管轄權,國防和外交事務屬中國大陸中央政府的權限。

香港立法會、公務員制度及司法制度,受過去英國殖民統治影響,仍承襲殖民時期的舊制,另行政區域和立法會的選舉制度則是近期的產物。選舉委員會為香港選舉制度中的間接選舉團體,自各行各業分組選出1400名選舉委員組成委員會,再由選舉委員會選出香港行政長官。2007年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31次會議後,宣布2017年香港第五任行政首長可以實行由普選產生的方法,目前中國大陸中央政府、香港特區政府、泛民主陣營及民間組織,都提出於2016年立法會及2017年行政長官選舉時落實普選的目標,惟各方對兩次選舉的具體機制有不同意見。

2015年6月香港立法院否決中國大陸中央政府所提出的香港行政長官選舉改革法案,EIU預期中央政府可能直至2017年初才會再提出另一改革提案,Global Insight認為2017年行政長官選舉可能仍將沿用現有制度,經由選舉委員會選出。

隨相關選舉改革法案遭否決,短期內,香港政府將施政重心移往經濟議題,增加公共住宅興建及社會福利措施等公共支出,推動大型基礎建設計畫以促進支柱產業發展。惟未來兩三年,隨下屆選舉時點接近,存政治不穩定性升高的風險,但依香港社會務實的特性,推估發生嚴重衝突的可能性不高。

二、經濟現況與展望

(一)總體經濟

香港是外向型經濟體,易受外在環境波動的影響,2012年因歐洲需求衰退,加上對美國出口的成長疲軟,以及中國大陸經濟成長放緩等因素,影響香港貿易表現,實質GDP成長率僅1.7%。2013年持續受到外需偏弱影響貿易表現,所幸在民間消費及觀光業成長支持下,2013年實質GDP成長率增為3.1%。2014年由於歐洲及中國大陸經濟放緩,香港實質GDP成長率降為2.5%。

EIU預估2015年仍受到國際需求趨緩影響香港經濟成長,但在強勁民間消費助益下,2015年實質GDP成長率略升為2.7%,2016年降為1.9%。

(二)通貨膨脹

儘管中國大陸食品價格漲勢趨緩,全球非石油商品價格下降,外部因素之通膨壓力下降,但香港2012年消費物價漲幅仍相對較高,CPI年增率為4.1%,物價上漲部分因素係來自於不斷上升之住房成本。2013年持續受到房屋租金攀升影響,外加食品價格上漲,2013年CPI年增率增為4.3%。2014年在低利率環境下,香港房價高漲13.5%,儘管國際油價下跌及政府透過一次性紓困措施提供租金補貼,抵減部分通膨壓力,然香港通膨壓力仍高,2014年CPI年增率續增至4.4%。

展望未來,EIU認為2015年受惠於國際油價持續低檔及人民幣兌港幣匯率走弱預期下,將有效緩解自中國大陸進口食品的價格,並預期未來房價下跌,將帶動租金下降,減輕香港通膨壓力。EIU預估2015年及2016年CPI年增率將分別降為3.1%及2.6%。

(三)財政情況

香港財政收支多年以來保持盈餘,2012-2014年受惠於稅收收入多於預期,使得政府財政仍為盈餘,2012-2014年財政盈餘占GDP比率分別為3.2%、1.0%及0.8%。2015年財政支出著重於重建消費及投資信心、產業多元化、促進經濟成長,儘管可能因利率升高及經濟放緩,不利於房市交易,連帶影響房產交易等相關稅收,致政府稅收承壓,但ADB預期2015年政府支出仍將少於稅收收入,仍可保持財政盈餘。EIU預估2015年財政盈餘占GDP比率為0.3%,2016年轉為財政赤字,占GDP比率為0.5%。

(四)對外貿易及國際收支

2012年起受到外部需求趨緩影響,致香港出口成長遲緩,在進口持續增加下,使得香港商品貿易赤字逐年擴大,2012-2014年貿易赤字分別為189億、279億及301億美元。所幸香港做為進入中國大陸的金融服務中心,龐大商品貿易支撐對港埠及物流業的需求,以及大量入境的遊客,使勞務帳盈餘足以抵銷商品貿易帳赤字,2012-2014年經常帳盈餘占GDP比率分別為1.6%、1.5%及1.9%。

2015年國際油價下跌,有助於縮減進口值及貿易赤字,助益經常帳盈餘增加,EIU預估2015年經常帳盈餘占GDP比率將增為2.5%,2016年略降為1.2%。

(五)匯率

港幣目前採取釘住美元的固定匯率制,港幣兌美元匯率維持在7.75-7.85港幣兌1美元的區間內,2014年底港幣兌美元匯率為7.76:1。EIU認為香港擁有龐大的外匯存底,輔以其財政和經常帳盈餘,使香港金融管理局有能力貫徹執行其釘住美元之匯率政策。惟近期經濟不確定性升高及亞洲貨幣幣值波動影響,短期內增添港幣貶值壓力,EIU預期2015年底及2016年底港幣兌美元匯率將分別微幅貶為7.77港幣及7.80港幣兌1美元,仍於目標匯價區間內。

(六)外債情況及外匯存底

2014年底香港外債金額為2144億美元,占GDP比率為73.7%,占出口比率為27.1%,債負比率為2.6%,短債占外債比重為97.28%,短債占外匯存底比重為262.44%,整體而言,2014年負債數據資料皆較2013年擴大。然香港外匯存底一向高於總外債的水平,2014年底外匯存底為3284.4億美元,外匯存底支付進口能力為6.31個月,整體債務償付能力尚佳。

(七)綜合評估

目前國際信評機構惠譽、標準普爾及穆迪分別給予香港AA+、AAA及Aa1投資級的主權債信評等,評等展望皆為穩定。信評機構表示香港彈性且靈活的經濟表現、財政及經常帳雙盈餘、人均所得水準高及可信的政策框架等支撐香港投資級主權評等,惟香港金融業對中國大陸曝險規模相當大(惠譽估計截至2015年3月,曝險金額約8540億美元,占香港銀行部門資產31%),隨中國大陸經濟放緩,將影響香港銀行獲利甚至增加銀行壞帳風險,為影響香港主權評等的主要因素,未來仍需注意中國大陸經濟表現對香港經濟及金融穩定性的影響,為香港主權債信評等的下行風險。

世界經濟論壇公布最新「2015-2016全球競爭力報告」指出,香港的競爭力在全球140個參評經濟體中排名第7位,排名與前一年相同。另依國際透明組織(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公布的「2014年貪腐印象指數(Corruption Perceptions Index 2014)」報告,香港在175個國家或地區當中排名第17名,較2013年退步2名,與巴貝多、愛爾蘭及美國等國列同一等級。

三、對外關係

根據基本法,香港的國防及外交事務是中國大陸中央政府權限,香港政府只對香港內部事項與有關貿易的對外事務有管轄權。基本上若其他國家與中國大陸關係交惡,香港也會受到不利影響,如之前之中美貿易關係緊張。一般而言,外國政府都不願去干涉香港的內部事務,但美國和英國相當關注其在言論自由和民主政治等議題。2014年香港反對陣營爭取民主直選,對於香港警察與示威民眾發生衝突,英國召見中國大陸駐英大使表示關切的行為,一度造成中英兩國關係緊張。EIU預期英美對於香港爭取民主選舉的支持將偏向低調。

經貿方面,2014年香港主要出口國家為中國大陸(53.9%)、美國(9.3%)、日本(3.6%)、印度(2.6%)及德國(2.0%),主要進口國家為中國大陸(47.1%)、日本(6.8%)、新加坡(6.2%)、美國(5.2%)及南韓(4.2%)。

與我國雙邊貿易方面,2014年我國對香港出口425.32億美元,主要為電機設備及其零件(70.16%)、光學、精密儀器及其零件(6.13%)及塑膠及其製品(4.46%);進口16.85億美元,以貴金屬、寶石(41.83%)、礦油及其蒸餾產品(16.37%)及電機設備及其零件(11.93%)為主,貿易順差為408.47億美元。2015年1-8月我國對香港出口252.67億美元,進口9.93億美元。

中國輸出入銀行版權所有 The Export-Import Bank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開關 視窗建議寬度1920*1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