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首頁亞洲蒙古
:::

基本國情

+more
●地理位置:北與俄羅斯相鄰,東、南、西與中國大陸接壤,係全球第二大內陸國。 ●首都:烏蘭巴托。 ●面積:156萬5千平方公里。 ●人口:3,255,468 (2023 est.)。 ●語言:蒙古語。 ●宗教:以藏傳佛教(喇嘛教)為主。 ●幣制:圖格里克(Togrog)。 ●匯率:1USD=3403.7圖格里克(2022年底)。 ●政治制度:採總統-國會-內閣之特殊制度。 ●主要輸出項目:銅及其製品、煤、鐵、原油、鋅、金、稀土金屬等礦產品、無機化學品,以及動植物油脂、毛織品、動物毛皮等畜牧業相關產品。 ●主要輸入項目:消費性電子產品、資訊科技產品、太陽能電池等光電產品、製造業及礦業生產機具設備、糧農產品、汽車、汽油等。 ●主要出口國:中國大陸、南韓、新加坡等。 ●主要進口國:中國大陸、俄羅斯、日本等。 ●我對該國輸出: 7.20百萬美元(2022年)。 ●我自該國輸入: 1.10百萬美元(2022年)。 註: 1.地理位置、首都、面積、宗教、幣制、政治制度、主要輸出入項目、主要進出口國家等資料取自外交部國家相關資訊。 2.人口資料取自CIA,The World Factbook。 3.匯率資料取自EIU。 4.雙邊貿易金額取自國貿局,中華民國進出口貿易統計。
回到首頁亞洲蒙古綜合評論蒙古政經現況
:::

蒙古政經現況

編輯: 張凱喻

2014/06/05列印

一、 政治現況
2012年6月27日蒙古舉行國會選舉,各黨派分別於76席次中取得結果如下:蒙古民主黨(Democratic Party ,DP)獲得32席;原執政的蒙古人民黨(Mongolian People^s Party ,MPP),僅取得28席次;正義聯盟(Justice Coalition, JC)取得11席,JC係由蒙古革命人民黨(Mongolian Revolutionary People^s Party,MPRP,原為MPP黨內一個派系,2011年脫離MPP黨成立為新政黨)與蒙古民族民主黨(Mongolian National Democratic Party)組成;另獨立候選人共獲3席;公民意志綠黨(Civic Will Green Party,CWP)獲得2席。由於無政黨超過半數席次,最終由蒙古民主黨結合較具民族主義色彩之JC及CWP共同組成執政聯盟。
2013年6月蒙古舉行總統大選,由代表執政蒙古民主黨(DP)之現任總統額勒貝格道爾吉(Tsakhiagiin Elbegdorj)獲得連任,蒙古民主黨看似已大致控制蒙古情勢,但蒙古政壇仍存在動盪隱憂,原因如下:一、目前執政聯盟中,DP與MPRP間存在意識形態差異,MPRP傾向採取具民族主義色彩的保護措施,使得執政聯盟在處理外資公司參與投資礦業政策產生歧見,雖DP黨面對外資參與礦業投資採取較開放態度,並力圖阻止來自聯盟內之壓力,但外界仍然擔憂兩黨整合能力與相關政策與法令之一貫性。二、蒙古前總統暨MPRP黨主席恩赫巴亞爾(Nambaryn Enkhbayar)因涉嫌貪腐被逮捕,並判刑定罪。恩赫巴亞爾案在蒙古政壇引起強烈反應,其所領導的MPRP黨2012年12月曾威脅要退出聯合政府,隨著蒙古總統額勒貝格道爾吉於2013年8月赦免前總統恩赫巴亞爾後,兩黨緊張氣氛趨於緩和。未來若MPRP黨主席恩赫巴亞爾再度活躍政壇,外界將對執政聯盟的穩定度感到憂慮。
通膨問題則是蒙古社會緊張之另一個潛在隱憂,礦業開發帶來經濟成長也推升物價上漲,雖然政府在社會福利方面的開支也迅速擴增,但許多基層百姓及貧困牧民並未受惠於國內礦業之蓬勃發展,卻飽受物價上升之苦。蒙古社會過去是傳統的農牧生活方式,人民生活在一個相對平等的社會,而礦業發展後,財富分配變得扭曲,貧富不均現象加深,加以生活費用卻越來越高,生活艱困,因而心生不滿,增加潛在動盪的可能性。依EIU 2013年民主指數排名,蒙古於167國家中排名第63名,被歸類為"有缺陷的民主政體"國家。
二、經濟現況與展望
(一)總體經濟
蒙古擁有相當豐富的礦產資源,其中銅、金、鈾礦與螢石最具開發潛力,煤礦產量亦頗豐盛。礦產資源是蒙古經濟命脈,但也因過度仰賴礦業,造成經濟發展的結構性失衡,經濟成長及財政收入受全球商品價格影響甚巨。
蒙古2011-2013年實質經濟成長率分別為17.51%、12.28%及11.74%,皆有二位數之成長率。2011年主要受惠於境內礦產資源豐碩與礦產價格回升、外人直接投資增加,以及政府擴大財政支出與出口強勁等力量驅動,使蒙古實質GDP成長率創下17.51%之新高;2012年的經濟成長動能受到中國大陸經濟成長減緩進而對蒙古煤礦產品需求減少,以及蒙古政府阻撓中國大陸中鋁公司併購蒙古重要礦業公司致使雙方關係交惡而減少採購,所幸農業產出持續由過去數年異常乾旱氣候中強勁復甦,加上營建業及服務業成長,實質GDP成長率雖由2011年之17.51%降至12.28%,但仍保有二位數之成長率。
隨著Oyu Tolgoi (OT)大型礦場第一階段完成,2014年蒙古礦產品出口可望再度成長,但主要出口礦產銅、煤等國際商品價格走勢疲弱,使出口成長情況不如預期。此外,鄰國中國大陸之經濟狀況也深刻影響蒙古。蒙古礦產主要銷往中國大陸,若中國大陸經濟成長下修超過預期或低迷期間拉長,恐將威脅蒙古經濟成長。另隨著Oyu Tolgoi礦場第一階段完工,投資的成長力道亦將減緩,民間消費亦受所得成長放緩影響,2014年蒙古經濟成長將面臨下修,環球透視(Global Insight)預測,蒙古2014年經濟成長率將由2013年之11.74%下降至9.36%。
(二)通貨膨脹
隨著礦業經濟發達,蒙古消費者物價亦受牽動,蒙古物價上漲主要來自於食物及能源價格上漲,特殊地理環境亦使運輸等成本偏高,促使進口物價上揚。為抑制通膨,蒙古央行自2011年4月開始升息,至2013年1月始停止升息措施,並逆向採取相對寬鬆貨幣政策。2012年在食品價格上漲及政府支出增加下,蒙古CPI年增率高達14.98%,2013年蒙古通膨情況稍有緩和現象,CPI年增率為9.56%。蒙古受到國內需求驅動(公共支出增加、公部門員工薪資提高及勞工市場短缺)及供給面成本提高(進口燃料、建造材料與食物價格升高)影響,加上維持寬鬆之貨幣及財政政策,Global Insight預估2014年CPI年增率將上升至11.21%。
(三)財政情況
2010年礦產開發豐碩收入除帶動經濟強勁成長,亦讓蒙古政府財政狀況得以大幅改善,擁有短暫財政盈餘,達GDP之0.5%,但是2011年蒙古政府支出大幅增加,財政收支再度陷入赤字,達GDP之3.5%,2012年因有國會選舉,社會福利支出再度擴增,該年度財政赤字占GDP比率飆升至11.7%。2013年蒙古實施2010年6月通過之財政穩定法(Fiscal Stability Law, FSL),限制財政赤字占GDP為2%,Global Insight指出蒙古政府為公共建設支出及穩定物價之補貼所需,大量向金融機構借貸,考慮此類預算外之負債,2013年財政赤字占GDP比率超過13%。各種跡象顯示,蒙古整體財政問題仍大,財政並不健全。另國家經濟命脈之礦產出口受全球商品價格影響大,財政體系易受外來因素衝擊。因此,財政政策仍是影響蒙古經濟成長及金融穩定之主要風險。國際信評機構標準普爾(S&P)預測2014年財政赤字占GDP比率為7.5%。
(四)對外貿易及國際收支
中國大陸龐大的內需是帶動蒙古出口勁揚主因,尤其是來自中國大陸對煤、銅等礦產的巨大需求,蒙古約85%產品出口至中國大陸,中國大陸為蒙古主要貿易外銷國家,受到其經濟成長放緩影響,連帶衝擊蒙古出口盈餘。2012年中國大陸經濟成長減緩,對礦產需求減少,蒙古整體出口衰退9%,進口則仍成長2.1%,該年度貿易逆差由2011年之9.9億美元擴大至15.5億美元。儘管2013年內大型礦場Oyu Tolgoi(銅礦、金礦)開始生產,有助於提升出口利潤,但受到國際銅價及煤價下跌及中國大陸需求減弱影響,整體出口值較2012年衰退。近年蒙古進口均逾出口金額,2011-2013年由於貿易逆差金額擴增,連帶影響經常帳逆差占GDP比重分別高達31.49%、32.77%及31.06%。展望未來,EIU評估蒙古出口成長的幅度將超過進口增幅,此將有助於商品貿易逆差縮小;Global Insight預測2014年經常帳逆差占GDP比率在貿易逆差縮減下,可望降至22.86%。
(五)匯率
2011年底美元對蒙幣圖格里克(tugrik or togrog)之匯率為1美元兌換1,396.37圖格里克,但通膨因素以及蒙古貿易收支逆差影響投資人持有蒙幣之信心,致蒙幣存在貶值壓力,蒙古央行2012年1~2月亦釋出約2.5億美元,以阻止蒙幣快速貶值,依IFS資料,2012年6月底1美元兌換1,342.2 圖格里克,蒙幣呈小幅升值走勢。2012年下半年蒙幣再度走貶,主要在於蒙古經常帳收支逆差金額仍大,另對外人投資礦業管理政策之搖擺不定,亦阻礙外人投資信心,2012年底匯率為1美元兌換1,392.1圖格里克,2013年底更續貶至1美元兌換1,659.34圖格里克。近期內,國際收支逆差、國際商品價格發展及對蒙幣穩定性之信心缺乏等影響,導致圖格里克持續走貶。Global Insight預估2014年底匯率將續貶為1美元兌換1,875.48 圖格里克。
(六)外債情況及外匯存底
蒙古2013年底外匯存底為22.4億美元,外匯存底支付進口能力為3.33個月,整體外債為41.1億美元,外債占GDP的比率為36.6%,蒙古外債多屬長期性。2013年短債占總外債比重及短債占外匯存底比重分別為10.29%及18.86%。蒙古高度依賴礦產出口所得,整體而言,除存在總外債迄今仍高出外匯存底外,亦有還款來源易受國際商品價格波動影響等風險。
(七)綜合評估
蒙古受限於地理環境及氣候因素,經濟發展條件原本不佳,所幸豐富礦業資源為經濟注入活水,高度仰賴礦產出口收入來支撐國內經濟活動及國家財政。整體而言,礦業資源是蒙古經濟的命脈,但在政策推動與執行方面,須在爭取外資與合理分配礦產利益方面取得平衡,藉以改善民生基本面、縮小貧富差距,方不致引發朝野對抗與人民抗爭,帶來執政困擾。雖然2013年10月底蒙古通過新的礦業法規,已放寬外人投資規定,但蒙古政策執行效率低,加上國會無政黨擁有過半席次,其政策落實尚待觀察。此外,隨著中國大陸等新興市場出現經濟成長減緩警訊,外部需求減少導致國際商品價格下跌風險增高,除不利蒙古礦產品出口外,亦影響政府財政收入,促使政府舉債增加。
蒙古政府執行政策之效率不彰及外部風險極高,目前仍被國際信評機構視為投機等級的國家,Fitch、Moody^s、S&P國際三大信評公司對蒙古之主權評等分別為B+、B1及B+,S&P評等展望為穩定,Fitch與Moody’s則為負向,與前次辦理國情分析(2013年6月)相比,S&P於2014年4月29日將蒙古之評等由BB-降至B+,調降主因為蒙古國際收支惡化、外資流入減少,致外匯存底銳減以及政府債務增加。蒙古經濟極度仰賴礦業,礦業開發帶來經濟成長,亦造就貧富懸殊社會,促使政府近年來在處理外資公司參與礦業投資政策採取較具民族主義色彩的保護措施,卻亦阻礙外人投資。
世界經濟論壇公佈最新「2013-2014全球競爭力報告」指出,蒙古的競爭力排名在全球148個參評經濟體中排名第107位,較上年退步4名。
三、對外關係
蒙古地處俄羅斯與中國大陸兩大強鄰之間,前者為其能源供給國,後者提供廣大商機,為蒙古最大出口國。基於國家利益與安全維護考量,外交方面,蒙古一直奉行平衡政策,以維持與中國大陸及俄羅斯之關係。另身為民主政治之萌芽國家,蒙古亦加強與美國、日本、南韓等國往來關係,以平衡對兩大強鄰之依賴,並伺機爭取各類援助,以利國計民生發展。
蒙古主要進口國家依序為中國大陸(37.8%)、俄羅斯(27.6%)、南韓(6.2%)、日本(4.6%)及美國(4.4%),主要出口國家為中國大陸(90%)、加拿大(3.6%)、俄羅斯(1.4%)、義大利(1.1%)及南韓(0.7%)。蒙古與我國貿易方面,2013年我國對蒙古出口655萬美元,以電機與設備及其零件(48.8%)、機器及機械用具(26.6%)及橡膠及其製品(11.59%)為主;進口金額1,612萬美元,主要為銅及其製品(96.86%)及礦物燃料(2.51%)。

中國輸出入銀行版權所有 The Export-Import Bank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開關 視窗建議寬度1920*1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