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首頁亞洲蒙古
:::

基本國情

+more
●地理位置:北與俄羅斯相鄰,東、南、西與中國大陸接壤,係全球第二大內陸國。 ●首都:烏蘭巴托。 ●面積:156萬5千平方公里。 ●人口:3,255,468 (2023 est.)。 ●語言:蒙古語。 ●宗教:以藏傳佛教(喇嘛教)為主。 ●幣制:圖格里克(Togrog)。 ●匯率:1USD=3403.7圖格里克(2022年底)。 ●政治制度:採總統-國會-內閣之特殊制度。 ●主要輸出項目:銅及其製品、煤、鐵、原油、鋅、金、稀土金屬等礦產品、無機化學品,以及動植物油脂、毛織品、動物毛皮等畜牧業相關產品。 ●主要輸入項目:消費性電子產品、資訊科技產品、太陽能電池等光電產品、製造業及礦業生產機具設備、糧農產品、汽車、汽油等。 ●主要出口國:中國大陸、南韓、新加坡等。 ●主要進口國:中國大陸、俄羅斯、日本等。 ●我對該國輸出: 7.20百萬美元(2022年)。 ●我自該國輸入: 1.10百萬美元(2022年)。 註: 1.地理位置、首都、面積、宗教、幣制、政治制度、主要輸出入項目、主要進出口國家等資料取自外交部國家相關資訊。 2.人口資料取自CIA,The World Factbook。 3.匯率資料取自EIU。 4.雙邊貿易金額取自國貿局,中華民國進出口貿易統計。
回到首頁亞洲蒙古綜合評論蒙古政經報告
:::

蒙古政經報告

編輯: 鍾佳華

2021/05/13列印

一、政治概況
1989年底,在前蘇聯及東歐民主化骨牌效應推動下,蒙古政治發生鉅變,於1990年代初期施行民主,成為亞洲共產集團中第一個同步實施民主轉型與自由經濟國家。
蒙古繼2000年修憲後,於2017年初啟動修憲程序,新修憲法於2020年5月27日正式生效。憲法修正重要內容為1.國土為公共財產,獲利全民共享 2.政黨法與選舉法之修改規範 3.強化國會課責性,多數出席、多數決 4.內閣擴權且獨立,總統任期延長為六年,不得連任。
2020年憲法修正後,總統由原來任期4年,得連任一次,改為任期6年,不得連任,且需年滿50歲之公民方可參選總統。總理由國會多數黨與總統協商後向國會提名經同意後任命,總理未必為國會議員,內閣則由總理向總統提出名單,經國會同意後組閣。
自2016年以來,由於政府支出增加、大宗商品價格大跌,蒙古陷入經濟危機,貨幣大幅貶值,債務飆升,迫使政府提高利率並削減支出;蒙古人民黨(MPP)政府推出之緊縮措施未受到正面反應,導致該黨在2017年6月27日舉行之總統選舉失利,民主黨(DP)巴特圖拉葛(Kh Battulga)在2017年7月7日第二輪投票贏得50.6%選票、於2017年7月10日就任。預期巴特圖拉葛總統將贏得2021年6月總統選舉。
蒙古採單一國會制,國家大呼拉爾(State Great Hural)為最高立法機關,計76席次,任期4年,得連選連任。自2012年起採單一選區制及政黨比例代表制並行,此項混合投票制度於2016年5月改為單一選區制,惟為配合2019年11月憲法修正,2020年6月國會選舉將實行多數制(majoritarian system),小選區合併為大選區,每個選區將選出複數之議員席次。
2020年6月之國會選舉實行多數制(majoritarian system),小選區合併為大選區,每個選區選出複數之議員席次;選舉結果蒙古人民黨(Mongolian People's Party,簡稱MPP)獲得62席,成為執政黨;民主黨(DP)獲得11席;您與我們(Our Coalition ,簡稱OC )聯盟,由蒙古人民革命黨、公民意志-綠黨及傳統聯合黨組成,獲得1席;「正確人選」聯盟(Right Person Electorate Coalition,簡稱RPEC),由國家勞動黨、蒙古社會民主黨及正確禮節黨組成,獲得1席;獨立候選人獲得1席。目前國會設有11個常設委員會。下次國會選舉將於2024年6月舉行。
蒙古政治特徵為政治聯盟不穩定,派系衝突頻繁,人民不滿政府官員腐敗。2021年COVID-19疫情引發蒙古人民於首都爆發示威活動,係因不滿政府對染疫產婦和新生兒處置不當,總理庫列爾斯·烏赫納(KhurelsukhUkhnaa)對此負責,於1月21日宣布辭職,由歐雲·埃德涅(L.Oyun-Erdene )擔任新總理,表明執政黨維持政治穩定和政策連續性之決心。
蒙古人民黨(MPP)勝選宣布,經濟政策將遵循「2050願景計畫」(Vision Plan 2050),擴大中、蒙、俄經濟合作,並對歐盟,美國和日本實行貿易豁免。現任總理歐雲·埃德涅將維持政策之連續性,在2021年達成經濟成長約6%之目標;並於未來四年內發展重工業,採礦業、農業、製造業和旅遊業相關部門,以邁向經濟多元化。另政府計劃增加外匯存底,降低通貨膨脹並減輕債務負擔,並建立符合國際標準法規,以增強合規性。
ADB表示2020年9月央行批准2020-2023年銀行改革計畫,並強化治理,法律、金融監管能力,以吸引潛在外國投資者,從而擴大銀行業之資本基礎。另隨著COVID-19風險減弱和全球復甦增強,2021年將逐步復甦,並於2022年加速成長。

二、經濟概況及展望
(一)、總體經濟
蒙古具有豐富礦產資源,在農牧業、旅遊業等方面亦有發展潛力,擁有充滿活力之年輕人口,CIA預估至2021年7月蒙古人口數約319萬8,913人。
蒙古2018-2020年實質GDP成長率分別為7.25%、5.16%及-3.9%。2018年由於私人消費成長、礦業出口復甦以及礦業投資的恢復,且隨著煤炭、銅等,蒙古出口商品價格上漲,推升實質GDP成長率;2019年由於全球需求疲軟、中國大陸經濟成長和需求前景黯淡、蒙古採礦相關投資、礦業出口趨緩以及受美中貿易戰影響,導致經濟成長適度放緩,實質GDP成長率降至5.16%;2020年COVID-19疫情使得蒙古鎖國封城和全球經濟放緩,波及採礦場發展及擴張,加上主要貿易夥伴中國大陸經濟疲軟等因素,嚴重影響蒙古出口,導致蒙古經濟成長大幅萎縮。
中國大陸及澳大利亞雙邊貿易衝突,蒙古於2020年成為中國大陸焦煤之最大出口國,受益於中國大陸對工業原料需求強勁,支撐其出口表現,加上新投資動力注入採礦業,其經濟可望隨著外部需求復甦而加速成長;ADB表示蒙古2021年-2022年經濟成長前景主要取決於COVID-19形勢、中國大陸經濟復甦步伐以及大宗商品出口反彈速度。惟隨著COVID-19緩解,預期2022年商業信心及經濟前景將呈現好轉;中國大陸經濟復甦將推升蒙古經濟成長,惟COVID-19再次蔓延,使其仍存有重大下行風險;預估2021-2022年實質GDP成長率分別為6.72%及5.68%。
(二)、通貨膨脹
2018-2020年消費者物價年增率分別為6.81%、 7.30%及3.69%,2018年則為消費者需求增加以及家用爐灶燃燒的煤炭和木材國內價格上漲,推升消費者物價年增率;2019年由於非洲豬瘟疫情延燒,使消費者物價年增率續增至7.30%;2020年隨著非洲豬瘟疫情減緩以及國際油價下跌,消費者物價年增率獲得緩解。
2021年隨著經濟活動正常化及消費者需求復甦,加上全球石油價格及大宗商品價格上漲,推高商品價格,將導致通貨膨脹加速。另蒙古央行(BOM)寬鬆貨幣政策及圖格里克貶值加劇通貨膨脹,從而推升進口商品和服務價格,預期BOM將於2021年底採行貨幣緊縮政策,以緩解2022年之通貨膨脹壓力;ADB表示蒙古隨著經濟和需求復甦,燃料價格上漲以及匯率影響轉嫁至進口價格,通貨膨脹率將於2021年-2022年間加速成長;蒙古央行自2020年3月以來調降其基準利率,並放寬資產分類、貸款償還等規定,使通貨膨脹壓力逐步減緩,預期2021年底不會再採取進一步的寬鬆政策。預估2021-2022年消費者物價年增率分別為5.15%及6.10%,通貨膨脹率仍將低於中央銀行8%的目標。

(三)、財政情況
2018-2020年財政盈絀占GDP之比率分別為2.59%、 1.02%及-9.66%,2018年蒙古由於民間消費增加及礦業收入減少,加上為減輕中小企業(SMEs)稅負,致政府收入成長減緩; 2019年政府財政政策採溫和的擴張性計畫支出,增加公共投資和公務員工資,惟礦產稅收增加優於預期,蒙古財政盈餘占GDP比率小幅收窄;2020年由於新型冠狀病毒蔓延,政府除增加醫療資源外,另進行財政紓困計劃,採取擴大現有社會福利支出、臨時性減稅及優惠貸款,以支持家庭和企業,財政盈絀占GDP之比率由正轉負。
蒙古經濟困難和公共財政緊張,2021年恐面臨債務還款窘境,預期政府將與主要債權人協商減免債務或延長債務期限。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於2020年5月提供蒙古擴展信貸融資三年計劃,以確保政府在疫情初期仍保持審慎財政。另IMF批准9,900萬美元快速融資,加上亞洲開發銀行(ADB)提供1億美元以及從增值稅(VAT)和礦產稅收入,將有助於保持總體財政赤字。此外, 2021年6月《反大地法》生效,恐使蒙古央行實施非常規政策,例如購買國有企業債券,對金礦工的優惠融資和補貼計劃,惟穩定經濟仍為蒙古近期財政和貨幣政策之主要目標;預估在2021-2022年財政赤字占GDP比重將逐步降為7.01%及3.98%。

(四)、對外貿易及國際收支
2018年商品價格僅溫和上漲,因進口擴增,貿易順差為6.9億美元,經常帳赤字為19.0億美元,經常帳赤字占GDP比率為14.51%;2019年出口成長及國際油價下跌,抵消進口成長幅度,貿易順差升至11.6億美元,經常帳戶赤字為21.6億美元,經常帳赤字占GDP比率為15.44%;2020年COVID-19疫情影響大宗商品價格,蒙古面臨外部部門失衡,其礦業投資也深受影響,貿易順差縮至6.5億美元,經常帳赤字占GDP比率擴大至22.34%。
展望未來,2021年蒙古隨著中國大陸對焦煤和銅等商品需求強勁,將使其銅礦等產量和出口量相對增加,惟礦業投資需求將增加其資本貨物和燃料進口量,從而抵銷出口增幅。由於COVID-19疫情仍抑制國際旅遊,服務收入短期內恐難恢復至疫情前水準;預測2021-2022年貿易順差分別為7.2億美元及7.0億美元,經常帳赤字占GDP比率分別為20.14%及18.21%。
(五)、匯率
2018年由於外國投資前景改善,發行國際債券,吸引外國直接投資流入,使匯率大致維持穩定,年底圖格里克兌美元匯率貶至2,643.69:1;2019年未能扭轉2018年下半年貨幣價值跌勢,導致匯率疲軟。惟外部部門表現令投資者信心增強,有助於緩和圖格里克下跌,2019年年底小幅貶為2,734.33:1;2020年COVID-19爆發造成投資者信心減弱、經常帳赤字擴大及金融市場動盪加劇,年底圖格里克將持續貶值,圖格里克兌美元匯率續貶為2,849.89:1。
預期2021年蒙古經常帳仍維持赤字,但隨著經濟基本面改善及國際投資者重返新興市場,圖格里克貶值幅度將較2019年及2020年溫和。另蒙古央行(BOM)與中國大陸簽訂22億美元貨幣互換協議延長至2023年,及與歐洲復興開發銀行的美元兌貨幣長期互換協議的影響下,圖格里克幣匯率將獲得支撐。COVID-19疫情及金融市場波動,反映投資者轉兌美元以規避貨幣風險,加上外國直接投資和投資流入的減弱,預期圖格里克將持續貶值;預估2021及2022年底圖格里克兌美元匯率將續貶至2,947.98:1及3,121.53:1。

(六)、外債情況及外匯存底
估計蒙古2020年外匯存底為40.5億美元,外債為331.1億美元,外債占GDP的比率為252.85%,外債占出口比率為642.30%,債負比率為96.32%,短期外債占總外債之比率為9.89%,短期外債占外匯存底之比率為80.85%,外匯存底支付進口能力為6.11個月。綜合而言,外匯存底遠低於總外債金額,債負比率偏高,惟支付進口能力尚可。

三、對外關係及主要貿易國家占比
蒙古外交政策為與俄羅斯、中國大陸保持傳統友好關係,並建立戰略夥伴關係,於2016年6月簽署建設中蒙俄經濟走廊規劃綱要;積極加強與美國、日本、韓國、歐盟、印度、土耳其及澳大利亞等「第三鄰國」之友好合作關係。蒙古以聯合國為平臺與各會員國建立正式外交關係及雙邊關係,並積極參與國際及地區多邊外交活動;截至2019 年9月底,蒙古已與192個聯合國會員國建立正式外交關係。
2014年蒙古倡議召開第一屆「東北亞安全烏蘭巴托對話」,為相關國家促進朝鮮半島和平等區域安全議題創造外交平台;2016年蒙古國會在聯大於2015年通過「2030永續發展目標(SDGs)」半年後即通過「蒙古永續發展願景2030」(Mongolia’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Vision 2030),是最早響應並推動實行SDGs的國家之一,並於2019年7月舉行之聯合國永續發展高階政治論壇中發表第一次「國家自主檢視報告」(Voluntary National Reviews,VNR),充分展現蒙古對於追求SDGs目標的承諾和決心;同年9月在聯合國舉行的「氣候行動峰會」,蒙古亦展現落實巴黎氣候協定及加入「因應氣候變遷衝擊文化及天然遺產」倡議之努力與貢獻。
蒙古依賴中國大陸貿易及投資甚深,其外交政策首重穩定與中國大陸之雙邊關係,以使疫情後經濟快速復甦。中國大陸對美國於蒙古境內之國防或商業活動均保持警惕,並透過“一帶一路”提供蒙古財政援助,以加強雙邊關係。
對外貿易方面,2019年蒙古主要出口國家為中國大陸(13.5%)、英國(0.6%)、新加坡(0.3%)、瑞士(0.1%)等;主要進口國家為中國大陸(5.3%)、俄羅斯(4.5%)、日本(1.5%)、美國(0.8%)等。
2019年蒙古主要輸出項目為礦產品礦物產品(83.7%)、紡織品(5.7%) 及天然或有色寶石、貴金屬和珠寶(5.5%)等;主要輸入項目為礦物產品(22.4%)、機械、設備和電器(20.2%)、運輸車輛及其設備(19.0%)等。

四、與我國雙邊貿易
與我國貿易往來方面,2020年我國對蒙古出口為4.90百萬美元,進口為18.52百萬美元,貿易逆差為13.62百萬美元。2020年1至3月我國對蒙古出口為2.28百萬美元,進口為5.39百萬美元。
對蒙古進出口貨物結構方面,2020年我國出口至蒙古主要產品為機器及機械用具及其零件(23.64%)、電機與設備及其零件(16.24%)、其他製成紡織品(10.26%)等;我國自蒙古進口主要產品為銅及其製品(94.72%)、船舶及浮動構造體(2.52%)、動植物油脂及其分解物(0.90%)等。

五、外部評等及排名
國際三大信評機構惠譽、標準普爾及穆迪分別給予蒙古B、B及B3之主權債信評等;惠譽及標準普爾均給予穩定(Stable)的評等展望,穆迪於2021年3月16日表示2020年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爆發,政府為刺激經濟復甦,政府藉由優惠貸款籌資,從而緩解流動性壓力。未來展望由負向調整為穩定的評等展望,反映外部脆弱性風險下降及流動性風險趨於穩定。
依據COFACE經濟研究評比,蒙古在景氣指標為C,國家風險評估等級為D,屬極高風險( VERY HIGH RISK)。依據Euler Hermes經濟研究分析,蒙古國家評等為D4,中期評等為D,短期評等為4,均屬風險最高。

世界經濟論壇2019年10月公布「2019 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Index 4.0 」資料顯示,蒙古競爭力排名在全球141個參評經濟體中排名第102名,較上一年99名,退步3名。另依國際透明組織(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公布的「2020年貪腐印象指數(Corruption Perceptions Index 2020)」報告,蒙古在180個國家或地區當中排名第111名,與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巴拿馬、北馬其頓等國列同一等級,排名較上一年106名,退步5名。另依世界銀行公布的「Doing Business 2020」經商環境報告,蒙古的經商容易度排名(Ease of doing business ranking)在全球190個經濟體排名第81名,較上一年度74名,退步7名。

六、綜合評述
蒙古經濟發展受限於地理環境及氣候因素,烏蘭巴托是全球最冷之國家首府,也是冬季污染最嚴重城市。所幸豐富礦業資源(煤、銅、黃金等)為經濟注入活水,高度仰賴礦產出口收入,以支撐政府財政與國內經濟活動。
預估2021年蒙古實質經濟成長率為6.72%,CPI年增率為5.15%,經常帳赤字占GDP比率為20.14%,財政赤字占GDP比率為7.01%,外債為333.9億美元,債負比率為95.23%,外匯存底為36.8億美元,支付進口能力為5.13個月。
整體而言,蒙古仍處於高負債、低外匯存底困境,為經常帳及財政雙赤字國家,且易受國際大宗物資價格波動所影響,外部性脆弱。

參考資料:外交部、經濟部國際貿易局、CIA、EIU、IHS、國際透明組織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世界經濟論壇、Standard & Poor’s、Moody’s、FITCH、COFACE、Euler Hermes等。

中國輸出入銀行版權所有 The Export-Import Bank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開關 視窗建議寬度1920*1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