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首頁亞洲中國大陸
:::

基本國情

+more
˙地理位置:東鄰太平洋,接壤鄰國多達14個國家,東北隔鴨綠江與北韓為鄰,北與俄羅斯與蒙古相鄰,西與塔吉克、吉爾吉斯、哈薩克、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國為鄰,南與印度、尼泊爾、不丹、緬甸、寮國、越南為鄰。 ˙首都:北京(Beijing)。 ˙面積:9,596,960平方公里。 ˙人口:1,413,142,846 (2023 est.)。 ˙語言:北京話(普通話);少數民族通常使用該族語言。 ˙宗教:佛教18.2%,基督教5.1%,回教1.8%,民間宗教21.9%等。 ˙幣制:人民幣(Renminbi,CNY)。 ˙匯率:1 USD = 7.14 CNY(2023年年底)。 ˙政治制度:一黨專政。 ˙主要輸出項目(2022年):電子設備(26.9%)、機械和設備(15.6%)、汽車(4.2%)、塑膠(4.0%)。 ˙主要輸入項目(2022年):電子設備(23.8%)、礦物燃料(19.8%)、礦石、礦渣和灰燼(8.3%)、機械和設備(7.5%)。 ˙主要出口國家及地區(2022年):美國(16.4%)、香港(8.5%)、日本(4.9%)、韓國(4.6%)。 ˙主要進口國家(2022年):中華民國(8.9%)、韓國 (7.4%)、日本(6.8%)、美國(6.6%)。 ˙我對該國輸出:95,733.56百萬美元(2023年) ˙我自該國輸入:70,233.23百萬美元(2023年) 註: 1.地理位置、首都、人口、面積、語言、宗教、幣制、政治制度等資料取自CIA。 2.匯率、主要輸出入項目、主要進出口國家等資料取自EIU資料。 3.雙邊貿易額取自國貿屬。
回到首頁亞洲中國大陸綜合評論中國大陸政經概況
:::

中國大陸政經概況

編輯: 張峰斌

2023/08/08列印

一、政治概況
中國大陸為一黨專政的共產主義國家,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為國家最高權力機關,國家正、副主席由其選舉產生,對外代表國家正、副元首;國務院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執行機關,係最高行政機關,國務院總理由國家主席提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表決通過任命。國家正、副主席及國務院總理的任期均為5年,原連選連任1次,惟2018年3月修憲並刪除國家正、副主席任期連選連任限制。
中國大陸共產黨於2023年3月召開第二十次全國黨代表大會,習近平續任黨的領導,打破中共領導人就任時年齡不得超過68歲的慣例,習近平已第三次擔任中共總書記、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及國家主席三個領導職務,李強被任命為國務院總理。習近平將繼續掌權至 2027年底中國大陸共產黨第二十一次全國黨代表大會,甚至更久。
2023 年 3 月政府重組,習近平進一步鞏固其決策權,但恐將面臨政策突然改變的風險,如去年底中國大陸放棄長期堅持的清零防疫政策(Zero-covid Policy)。雖有民眾不滿的潛在威脅,但不代表可能影響政治穩定。此外,習近平持續以「一帶一路」倡議,追求地緣政治和經濟目標,以擴大中國大陸之國際角色,但將加劇中國大陸與西方列強的緊張關係。
中國大陸正轉向更為寬鬆的貨幣和財政週期,取消清零防疫政策僅帶來暫時的經濟活動激增,預期政府2023年後期將審慎推出刺激措施以支撐內需,將側重於刺激人民消費、恢復私營企業的信心、支持先進製造業等優先事項以及增強房地產市場的穩定性。國家安全將在2023-27年中國大陸政策議程中占重要地位,另為應對美國及其盟國的緊縮出口管制,中國大陸將尋求先進技術的自給自足、農業及能源供應的多元化。

二、經濟概況及展望
中國大陸為全球第一大人口國,幅員遼闊、資源豐富、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經濟結構以服務業與工業為主,2022年農業、工業及服務業產值占GDP比例約為7.4%、43.5%及49.1%。
(一)、總體經濟
2022年中國大陸因covid-19疫情實施清零政策,以致內需持續低迷、抑制家庭支出,且隨著歐美需求疲軟使中國大陸出口成長趨緩,加上持續房地產危機限制投資,使經濟活動急劇放緩,2022年實質經濟成長率為2.96%。
2022年底中國大陸結束清零防疫政策,預期2023年政府相關限制解封後,私人消費反彈將引領經濟快速復甦,另 2024 年受勞動年齡人口規模開始萎縮等不利因素影響,預期經濟成長增幅將放緩,並於中長期進一步減速,預測2023年及2024年經濟成長率分別為5.5%及5.0%。
(二)、通貨膨脹
2022 年全球油價及食品價格飆升對中國大陸物價影響不大,其通膨主要為反映豬肉價格的周期性上漲,平均通貨膨脹率為1.9%。
預期中國大陸2023年因大宗商品價格疲軟、全球需求下降,及國內製造業產能過剩加劇,加上豬肉價格下滑,通貨膨脹將進一步下降,預測2023年平均通貨膨脹率為1.2%;2024年因能源價格上漲及經濟維持成長,預測2024年平均通貨膨脹率為2.0%。
(三)、財政情況
2022年政府運用財政政策以提振經濟活動,除利用政策性銀行信貸等資源刺激經濟成長,另採取積極減稅、企業退稅措施,及增加公共支出,致財政赤字擴大,2022年財政赤字占GDP比率為4.7%。
預期2023年隨著經濟好轉、政府逐步取消大規模減稅、COVID-19疫情相關醫療費用大幅下降,及預計稅收收入將增加,致財政赤字降低,惟未來因人口減少、老化及房地產業長期疲軟,將加重地方政府債務危機,導致中國大陸將面臨財政緊張之長期挑戰,預測2023年及2024年財政赤字占GDP比率分別為3.0%及3.4%。
(四)、對外貿易及國際收支
2022年中國大陸因外部需求強勁,致商品出口增加,加上受惠於服務出口回升,帶動經常帳盈餘上升,2022年經常帳盈餘占GDP比率為2.2%。
預期2023年中國大陸貿易順差持續擴大,且對新興市場服務出口增加,經常帳盈餘將持續增加;2024年中國大陸雖因全球供應鏈多元化致出口趨緩,惟政策支持製造業,使其仍具全球競爭力,預測2023年及2024年經常帳盈餘占GDP比率為2.4% 及1.9%。
(五)、匯率
2022年中國大陸因內需疲軟,加上寬鬆貨幣政策及經濟成長疲弱導致資本外流,造成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貶值,2022 年底人民幣兌美元為 6.99元:1 美元。
預期2023年美國聯準會(Fed)升息週期將結束,隨強勢美元趨緩,將有助於人民幣回升,另自2024 年起,隨美元進一步趨緩及全球經濟復甦,人民幣將保持升值趨勢,預測2023年及2024年底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為7.01人民幣兌一美元及 6.89人民幣兌一美元。
(六)、外債情況及外匯存底
2022年中國大陸外匯存底為3兆3,065.30億美元,外債為2兆9,068.45億美元,外債占GDP比率為16.3%,外債占出口比率為74.0%,債負比率為7.4%,短期外債占外債之比率為54.83%,支付進口能力為12.6個月。
2023-2024年中國大陸外匯存底餘額分別為3兆3,258.71億美元及3兆1,565.45億美元,外債總額分別為3兆1,521.21億美元及3兆3,973.90億美元,外債占GDP比重皆為17.1%,外債占出口比率分別為77.0%及79.5%,債負比率分別為9.4及10.2%,短期外債占外債之比率分別為54.09%及54.41%,外匯存底支付進口能力皆為7.2個月。

三、對外關係及主要貿易國家占比
COVID-19疫情實施邊境管制,導致外交中斷三年後,國際關係將成為2023 年中國大陸的優先事項。對「戰狼外交」的重視,將不如2020-22年明顯,但將定期對西方國家做出敵意回應,特別是美中在技術和台灣問題的緊張局勢持續加劇的情況下。
美中摩擦加劇促使中國大陸擴大與其他國家接觸,以阻止反華集團形成,並試圖增加在中東等地區之影響力,以維護能源供應鏈,並創造新商業機會。
中國大陸與俄羅斯關係密切,因兩國有共同的反西方利益,故無法在烏克蘭和俄羅斯間達成和平協議,惟俄羅斯政權的脆弱性和制裁風險,將阻止其公開提供俄羅斯軍事支持。中國大陸將避免過度依賴俄羅斯的食品和能源供應,持續推動供應鏈多元化,並努力拓展中亞國家等新興市場國家。
中國大陸外交關係長期前景不佳,美國及其盟國對中國大陸出口半導體和晶片製造設備實施全面管制,並將實施其他貿易限制,惟中國大陸於2023年8月1日對半導體的重要材料「鎵」、「鍺」實施出口管制,恐引起全球供應鏈緊張。
經貿方面, 2022年中國大陸主要出口電子設備 (26.6%)、機械和設備(15.4%)、汽車(4.2%)、塑膠(4.0%);主要進口電子設備(23.7%)、礦物燃料(19.7%)、礦石、礦渣和灰燼(8.3%)、機械和設備(7.4%)。
2022年中國大陸主要出口國家及地區為美國(16.2%)、香港(8.4%)、日本(4.8%)、韓國(4.6%)等;主要進口國家為中華民國(8.8%)、韓國 (7.4%)、日本(6.8%)、美國(6.6%)等。

四、與我國雙邊貿易
與我國雙邊貿易方面,我國與中國大陸多年來貿易關係一直處於順差局面。2022年我國對中國大陸出口121,113.90百萬美元,進口83,996.27百萬美元,貿易順差為37,117.62百萬美元。2023年1-6月對中國大陸出口44,096.12百萬美元,自中國大陸進口32,483.06百萬美元,貿易順差為11,613.07百萬美元。
對中國大陸進出口貨物結構方面,2022年我國對中國大陸出口電機設備及其零件(60.42%)、機器與機械用具及其零件(9.58%)、光學精密儀器及其零件(6.12%)為主;進口以電機設備及其零件(50.19%)、機器與機械用具及其零件(16.89%)、塑膠及其製品(2.78%)為主。

五、外部評等及排名
目前國際三大信評機構惠譽(FITCH)、標準普爾(S&P)及穆迪(Moody’s)分別給予中國大陸A+、A+及A1之主權債信評等,評等展望皆為穩定。
依據Coface經濟研究評比,中國大陸在景氣指標為B,國家風險評估等級為B,屬顯著風險(Significant Risk)國家。依據Euler Hermes經濟研究分析,中國大陸國家風險等級為B1,中期評等為B,短期評等為1,屬低風險國家。
依世界經濟論壇公布最新「全球競爭力4.0報告」,顯示中國大陸在全球141個參評經濟體中排名第28名,與上一年度排名相同。國際透明組織(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公布「2022年貪腐印象指數(Corruption Perceptions Index 2022)」報告,中國大陸在180個國家或地區當中排名第65名,與古巴、蒙特內哥羅、聖多美普林西比等國列同一等級,較上年排名66名,進步1名。依據世界銀行公布最新「Doing Business 2020」經商環境報告,中國大陸的經商容易度排名(Ease of doing business ranking)在全球190國中排名31名,排名較上年的46名,進步15名。

六、綜合評述
中國大陸目前為全球第一大人口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為許多國家的主要出口市場,具消費潛力。預期政府2023年後期將審慎推出刺激措施以支撐內需,將側重於刺激人民消費、恢復私營企業的信心、支持先進製造業等優先事項以及增強房地產市場的穩定性。
預測2023年中國大陸實質經濟成長率為5.5%,CPI年增率為1.2%,經常帳順差占GDP比率為2.4%,財政赤字占GDP比率為3.0%,外匯存底為3兆3,258.71億美元,外債為3兆1,521.21億美元,債負比率為9.4%,支付進口能力為12.3個月。總體而言,中國大陸支付進口能力及償付外債能力尚佳。

參考資料 : 中華民國外交部、經濟部國貿局、CIA、Fitch、Standard & Poor’s、Moody’s、EIU、IHS、WEF、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World Bank、COFACE、Euler Hermes。

中國輸出入銀行版權所有 The Export-Import Bank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開關 視窗建議寬度1920*1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