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首頁歐洲立陶宛
:::

基本國情

+more
˙地理位置:西濱波羅的海,北鄰拉脫維亞,東連白俄羅斯,南接波蘭,西南則與俄羅斯之卡列寧格勒接壤,西與瑞典隔海相望。 ˙面積:65,286平方公里。 ˙首都:維爾紐斯。 ˙人口:2,655,755 (2023 est.)。 ˙語言:立陶宛語。 ˙宗教:羅馬天主教為主,亦有東正教等少數宗教。 ˙幣制:歐元。 ˙匯率:1美元兌換0.90歐元 (2023年底)。 ˙政治制度:民主共和體制/議會內閣制。 ˙主要出口產品(2022年):礦產品(17.2%)、機械設備(11.5%)、運輸設備(6.2%)、化學品(5.9%)。 ˙主要進口產品(2022年):礦產品(28.1%)、機械設備(14.7%)、食品(6.2%)、化學品(2.3%)。 ˙主要出口國家(2022年):拉脫維亞(12.8%)、波蘭(9.1%)、德國(7.9%)、俄羅斯(6.2%)。 ˙主要進口國家(2022年):波蘭(11.7%)、拉脫維亞(11.6%)、德國(7.9%)、美國(7.5%)。 ˙我對該國輸出(2023年):111.91百萬美元。 ˙我自該國輸入(2023年): 39.66百萬美元。 註: 1.地理位置、面積、首都、語言、宗教、幣制、政治制度等資料取自外交部,國家相關資訊。 2.人口取自CIA,The World Factbook。 3.匯率、主要進出口產品、主要進出口國家等資料取自EIU。 4.我國對該國輸出入貿易額取自經濟部國際貿易署。
回到首頁歐洲立陶宛綜合評論立陶宛政經概況
:::

立陶宛政經概況

編輯: 張峰斌

2022/09/29列印

一、政治概況
1990年3月11日立陶宛通過獨立宣言,1991年9月6日蘇聯承認立陶宛獨立。總統為國家元首,由直接選舉產生,任期5年,最多連任2屆。2019年5月總統選舉,由Gitanas Naus?da當選總統,下屆總統選舉將於2024年5月舉行。
總理為最高行政首長,由總統提名,經國會同意後任命。國會採一院制,稱為Seimas,國會選舉採區域候選人與政黨提名兩票制, 141席中71席由單一席次選區直接選出,另70席由政黨得票比例產生,國會議員任期4年。立陶宛自1990年獨立以來,已形成多黨政治及聯合政府之常態,政局尚稱穩定。2020年10月25日國會選舉結果由「祖國聯盟-基督教民主黨」(Homeland Union – Lithuanian Christian Democrats)獲勝,於國會中拿下50個席次;翌(26)日該黨領袖Ingrida ?imonyt?與「自由黨」(Freedom Party)及「立陶宛共和國自由運動黨」(Liberals Movement of the Republic of Lithuania)組成過半數新執政聯盟,下屆國會選舉將於2024年5月舉行。
在俄烏戰爭前,立陶宛政府計劃實現醫療服務現代化,改革教育體係以提高其質量和效率,合併創新促進機構,並通過社會福利改革以加強社會安全網和提高生活水平,惟進展緩慢,因政府正評估俄烏戰爭對其經濟的影響。預期立陶宛政策目標可望取得進展,因其將從歐盟復甦基金(EU's Recovery and Resilience Facility)獲得贈款 22 億歐元,然而隨著經濟成長急遽放緩以及許多部會關注外交政策重點,上述政策改革進度恐將緩慢推進。

二、經濟概況及展望
立陶宛天然資源包括礦產、石油及地熱。礦產以石灰石、粘土、石英砂、石膏砂及白雲石等為主,立陶宛ORLEN Lietuva煉油廠,為波海三國最重要的汽油及柴油燃料供應商;2021年產業結構,農業、工業及服務業占GDP產值分別為3.19%、30.88%、66.36%。
(一)、總體經濟
2021年受益於國家財政刺激方案挹注於投資並支持經濟成長,加上歐洲央行(ECB)刺激計畫擬議提供緊急流動性及獲得歐盟復甦基金贈款,實質GDP成長率為5%。
展望未來,由於對俄羅斯的貿易制裁,嚴重影響立陶宛的再出口,亦進而影響其運輸產業,而歐洲外部需求萎縮亦衝擊立陶宛出口;另由於對俄羅斯貿易制裁迫使該國以現貨高價尋找替代液化天然氣來源,能源成本上升,致抑制工業對電力的需求,嚴重限制其經濟成長;預測2022年、2023年實質GDP成長率分別為1.1%、-0.3%。
(二)、通貨膨脹
2021年內、外需走強,能源成本為該國通貨膨脹的主要驅動力,油價上漲、因COIVID-19疫情持續影響,大宗商品生產經濟體之工業供應鏈中斷及2020年之基期較低,通貨膨脹率為4.63%。
展望未來,2022年立陶宛能源和進口商品成本居高不下,通貨膨脹率已升至歐元區最高水準之一;預測2022年、2023年通貨膨脹率分別為18.5%、8.3%。
(三)、財政情況
立陶宛為達成加入歐元區所需條件,自2009年起勵行撙節財政措施,經濟復甦、政府稅收增加,改善財政狀況。2021年受益於COVID-19疫情趨緩,經濟復甦使政府收入快速成長;促使政府進行重大財政整頓 ,財政赤字占GDP的比重為1.0%。
展望未來,2022年俄烏戰爭使私人消費大幅衰退,將影響稅收並增加國防支出。政府第二次修訂 2022 年預算,承諾採取酌情措施,通過額外的補貼和減稅來支持低收入家庭。另設立家庭能源價格上限,以緩解能源價格高漲之影響並增加可自由支配的支出;預測2022年、2023年財政赤字占GDP的比率分別為4.7%、3.5%。
(四)、對外貿易及國際收支
2021年經濟復甦致內需回升,進口增幅大幅高於出口增幅,貿易逆差擴大,經常帳盈餘占GDP的比率為1.43%。
展望未來,該國能源和進口商品成本居高不下,2022年將擴大貿易逆差並導致經常帳盈餘減少、2023 年將出現自 2007-08 年全球金融海嘯以來最大的貿易逆差並導致經常帳由盈餘轉為赤字;預測2022年、2023年經常帳收支占GDP的比率分別為0.2%及-0.8%。
(五)、匯率
立陶宛2015年1月加入歐元區前之法定貨幣稱為立特(Lietuvos Litas),兌歐元採取固定匯率,1歐元兌換3.4528立特(Lietuvos Litas)。自2015年起採用歐元,成為歐元區第19個會員國。2021年3月歐元區因應新冠肺炎第3波疫情封鎖限制,歐元呈現貶勢,隨後在經濟活動大幅加速、新冠肺炎疫苗接種率提高,4月至5月歐元匯率呈現升值,2021年底匯率仍較上年底略貶,而為€0.88:US$1。
展望未來,2022 年歐元兌美元大幅貶值並於7 月下旬首度跌破20 年以來的平價,由於Fed相對於ECB更激烈的緊縮貨幣政策、烏克蘭戰爭對歐元區貿易條件的損害及且能源價格上漲,增加歐元貶值的壓力,隨ECB提前升息,歐元兌美元將在 2022 年剩餘時間內部分回升。預估2023 年歐元與美元的利差縮小,歐元將呈現升值趨勢;預測2022年、2023年年底匯率分別為€0.95: US$1及€0.87:US$1。
(六)、外債情況及外匯存底
2021年外匯存底為55.8億美元,外債為480.76億美元,外債占GDP比率為73.40%,外債占出口比率為90.18 %,債負比率為38.70%,短債占外債比重為31.64%,短債占外匯存底比重為290.32%,外匯存底支付進口能力為1.3月
預測2022-2023年外匯存底分別為54.26億美元及56.41億美元,外債分別為536.32億美元及583.98億美元,外債占GDP比率分別為80.62%及80.3%,外債占出口比率分別為92.72%及96.38%,債負比率分別為39.79%及41.36%,短債占外債比重分別為32.43%及32.11%,外匯存底支付進口能力均為1.1個月。整體而言,債負比率偏高、外匯存底支付進口能力欠佳,外部流動能力偏弱。

三、對外關係及主要貿易國家占比
立陶宛致力加強波海三國間之合作關係同時積極融入西方國家陣營。係聯合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歐洲聯盟、歐洲安全合作組織、北大西洋合作理事會、歐洲理事會及世界貿易組織會員國。立陶宛之安全依賴北約及美國甚深,外交上優先發展與歐盟及美國,亦致力加強與東歐及北歐國家間之合作關係。2014年俄羅斯兼併克里米亞,立國外交上更積極聯合美國等西方國家,支持東歐及巴爾幹半島之前蘇聯共和國民主化,以對抗俄羅斯影響力。近年有鑒於中國勢力進入東歐及巴爾幹半島地區造成之不良影響,立國更採取具體政策對抗中國不當影響力,現已成為東歐地區對抗極權勢力之外交政策領導者。
俄烏戰爭後,立陶宛提供烏克蘭超過 1 億歐元的軍事和人道主義援助,其外交和安全政策轉向歐洲-大西洋聯盟,今年6月底在馬德里召開的北約峰會,波羅的海國家成功地召集北約增加在該地區軍隊部署。立陶宛積極實現供應鏈多元化,以減少對俄羅斯商品和能源進口的依賴。自 2022年5 月 20 日已停止從俄羅斯進口電力和石油,能源安全面臨壓力。
對外貿易方面,2021年立陶宛主要輸出項目為機械及設備(13.6%)、礦產製品(10.2%)、化學製品(8.8%)、交通設備(5.4%)等;主要輸入項目為機械及設備(18.8%)、礦產製品(16.8%)、食品(4.1%)、化學製品(4.0%)等。
2021年立陶宛主要出口目的地國家為俄羅斯(10.8%)、拉脫維亞(9.3%)、德國(8.2%)、波蘭(7.9%)等,主要進口來源國家為德國(12.8%)、俄羅斯(12.1%)、波蘭(11.9%)、拉脫維亞(7.7%)等。

四、與我國雙邊貿易
2021年我國對立陶宛出口金額為131.77百萬美元、進口為42.96百萬美元,貿易順差為88.81百萬美元。2022年1~8月我國對立陶宛出口金額為84.19百萬美元、進口為28.14百萬美元,貿易順差為56.05百萬美元。
進出口貨物結構方面,我國2021年對立陶宛出口產品為電機與設備及其零件(29.56%)、機器及機械用具及其零件(17.18%)、車輛及其零附件(16.79%)等;我國2021年自立陶宛進口主要產品為木及木製品、木炭(13.84%)、雜項化學產品(13.14%)、光學、照相、精密、內科或外科儀器及器具及零附件等(13.05%)等。

五、外部評等及排名
國際信評機構標準普爾(S&P) 、惠譽(Fitch)、及穆迪(Moody's)給予立陶宛主權信用評等分別為A+、A及A2;評等展望皆核予穩定。
依據COFACE經濟研究評比,立陶宛景氣指標為A1,國家風險評測等級為A4,屬於可接受風險(Acceptable Risk)等級;依據Euler Hermes經濟研究分析,立陶宛在國家風險評測等級為A1,中期評等為A(次低風險)、短期評等為1(低度風險)。
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2022年6月公布「2022世界競爭力報告World Competitiveness Ranking 2022」,立陶宛在63個參評經濟體排名第29名,較上一年度排名30名、進步1名。國際透明組織(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公布「2021年貪腐印象指數(Corruption Perceptions Index 2021)」報告,立陶宛在180個國家或地區中排名第34名,與西班牙列同一等級,較上年之排名35名、進步1名。根據世界銀行(World Bank)發布之2020年經商容易度調查(Ease of Doing Business),立陶宛於評比之190國中名列第11名,較上年之排名14名、進步3名。

六、綜合評述
立陶宛位處歐洲及歐亞大陸之交叉口,係波羅地海地區領土最大、人口最多之國家,為歐盟成員國;2022年俄烏戰爭,歐洲外部需求萎縮衝擊立陶宛經濟成長,能源和進口商品成本居高不下,通貨膨脹率已升至歐元區最高水準之一。2022年5 月 20 日立陶宛已停止從俄羅斯進口電力和石油,積極實現供應鏈多元化,以減少對俄羅斯商品和能源進口的依賴。
預測2022年實質GDP成長率為1.1%,CPI年增率為18.5%,財政赤字占GDP比率為4.7%;經常帳盈餘占GDP為0.2%,外匯存底為54.26億美元,外債為536.32億美元,外債占GDP比率為80.62%,債負比率為39.79%,外匯存底支付進口能力1.1個月,整體外部流動能力偏弱。

七、資料來源
中華民國外交部、經濟部國貿局、CIA、Fitch、Standard & Poor’s、Moody’s、EIU、IHS、WEF、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World Bank、COFACE、Euler Hermes、ITC。

中國輸出入銀行版權所有 The Export-Import Bank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開關 視窗建議寬度1920*1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