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首頁亞洲中國大陸
:::

基本國情

+more
˙地理位置:東鄰太平洋,接壤鄰國多達14個國家,東北隔鴨綠江與北韓為鄰,北與俄羅斯與蒙古相鄰,西與塔吉克、吉爾吉斯、哈薩克、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國為鄰,南與印度、尼泊爾、不丹、緬甸、寮國、越南為鄰。 ˙首都:北京(Beijing)。 ˙面積:9,596,960平方公里。 ˙人口:1,413,142,846 (2023 est.)。 ˙語言:北京話(普通話);少數民族通常使用該族語言。 ˙宗教:佛教18.2%,基督教5.1%,回教1.8%,民間宗教21.9%等。 ˙幣制:人民幣(Renminbi,CNY)。 ˙匯率:1 USD = 7.14 CNY(2023年年底)。 ˙政治制度:一黨專政。 ˙主要輸出項目(2022年):電子設備(26.9%)、機械和設備(15.6%)、汽車(4.2%)、塑膠(4.0%)。 ˙主要輸入項目(2022年):電子設備(23.8%)、礦物燃料(19.8%)、礦石、礦渣和灰燼(8.3%)、機械和設備(7.5%)。 ˙主要出口國家及地區(2022年):美國(16.4%)、香港(8.5%)、日本(4.9%)、韓國(4.6%)。 ˙主要進口國家(2022年):中華民國(8.9%)、韓國 (7.4%)、日本(6.8%)、美國(6.6%)。 ˙我對該國輸出:95,733.56百萬美元(2023年) ˙我自該國輸入:70,233.23百萬美元(2023年) 註: 1.地理位置、首都、人口、面積、語言、宗教、幣制、政治制度等資料取自CIA。 2.匯率、主要輸出入項目、主要進出口國家等資料取自EIU資料。 3.雙邊貿易額取自國貿屬。
回到首頁亞洲中國大陸綜合評論中國大陸政經現況
:::

中國大陸政經現況

編輯: 楊欣穎

2016/04/08列印

一、政治現況

中國大陸是實行一黨專政的共產主義國家,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為國家最高權力機關,國家正、副主席由其選舉產生,對外代表國家正、副元首;國務院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執行機關,係最高行政機關,國務院總理由國家主席提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表決通過任命。國家正、副主席及國務院總理的任期均為5年,得連選連任1次。現任國家主席習近平及總理李克強於2013年3月就職上任,習、李兩人將主導中國大陸未來10年之政局發展。

習近平上台後展現其強勢領導風格,除打擊貪腐官僚外,亦倡導儉樸風格,主張依法治國,推動司法改革,並著重於改進政府效能,以促進經濟結構調整,計畫將中國大陸經濟成長動能從投資導向,轉為國內需求及增加民間消費。經濟改革方面,政府將逐漸推動利率、匯率及資本帳之自由化,讓市場發揮機制。另從十三五(2016-2020年)五年計劃政策可知,政府將著重於增進社會福利,重視經濟成長品質及永續性,持續推動城鎮化、內陸發展、金融自由化、國營企業改革,以期促進民間投資、增加消費、減少社會或經濟不公、降低社會動盪的可能性。

面對全球經濟不景氣,中國大陸經濟正值結構調整期,經濟規模越大,成長難度隨之增加,2016年透過設定經濟成長率目標區間6.5-7%,降低對於短期經濟波動的敏感性,一方面穩定民心,也提供政策改革空間。總理李克強亦於2016年3月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工作報告中提出,2016年消費者物價年增率3%、城鎮失業率4.5%以內、M2貨幣年增率13%、財政赤字率3%等經濟目標。
中國大陸共產黨一黨專政的政治局勢在未來短、中期內不會改變,但對大多數人民而言,社會民生問題才是最讓他們關注的。從中國大陸將經濟成長目標設定於保持平穩來看,習、李經濟發展藍圖將更強調社會保障,不再不惜一切代價來促進經濟成長。中國大陸經濟快速發展之後,面臨城鄉差距、貧富不均、勞動爭議、環境污染等問題日趨嚴重,因此除反腐肅貪外,社會民生問題能否改善將是影響政局穩定的重大因素。

二、經濟現況與展望

中國大陸幅員遼闊、資源豐富、人口眾多,為全球第一大人口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大陸經濟結構以服務業與工業為主,2015年農業、工業及服務業產值占GDP比例約為9.0%、40.5%及50.5%。

(一)總體經濟

2013-2014年中國大陸經濟成長率分別為7.7%及7.3%,2015年受到全球景氣復甦不如預期,中國大陸經濟結構調整,從過去著重投資、製造業及出口,轉為由內需消費及服務業驅動經濟成長,進入經濟成長重質不重量的新常態,使得2015年經濟成長率進一步放緩至6.9%。

展望未來,Global Insight預估中國大陸化解過剩產能、房市大量存貨及信貸膨脹等因素將抑制內需表現,另國際需求疲弱亦不利於出口,預期未來中國大陸經濟成長率將進一步放緩。EIU預估2016-2017年經濟成長率將分別續降為6.5%及6.0%。

(二)通貨膨脹

近年由於產能過剩及經濟成長放緩,減輕物價上漲壓力,2013年中國大陸平均消費者物價年增率為2.6%,2014年更受到國際油價大幅下跌影響,使得2014年平均CPI年增率續降為2.1%,2015年因國際油價及大宗物資價格持續低檔震盪,使得平均CPI年增率再降為1.5%。

展望未來,預期受到人民幣貶值、國際油價及大宗物資價格回升等因素影響,推升輸入性通膨,使得未來物價逐步回升,惟產能過剩問題仍將抑制物價增幅,EIU預期2016-2017年平均CPI年增率分別為1.9%及2.1%。

(三)財政情況

中國大陸2013年及2014年財政赤字占GDP比重皆為1.8%。執政當局近年面對經濟成長持續放緩,透過若干財政刺激方案維持經濟成長,包括小型企業稅收減免、加快實施基礎建設投資計畫及社會住宅建造,另搭配2011年至2015年的十二五計畫,促進城鎮都市化、製造業轉型升級及加強鄉村地區基礎建設。2015年採取相對擴張的財政政策,使得2015年財政赤字占GDP比重增為3.4%。

展望未來,亞洲開發銀行ADB《2016年亞洲發展展望報告》指出,未來中國大陸將維持相對擴張的財政政策,且在全國實施房產稅以增加地方財政收入前,預期中央對地方政府財政移轉金額將增加,皆將使未來財政赤字擴大。EIU預估2016年及2017年財政赤字占GDP比率將分別續增為3.5%及3.9%。

(四)對外貿易及國際收支

2013年及2014年中國大陸貿易順差分別為3,590億美元及4,350億美元,挹注經常帳,使經常帳保持盈態,2013-2014年經常帳盈餘占GDP比率分別為1.6%及2.1%。2015年受國際需求疲軟影響,出口值減少970億美元,衰退4.32%,進口受油價及大宗物資價格走弱,進口值減少2,409億美元,衰退13.32%,2015年貿易順差達5,790億美元,經常帳盈餘增為2,934億美元,占GDP比率增至2.7%。

展望未來,ADB預估2016年中國大陸貿易帳,受全球景氣復甦緩慢影響,出口成長幅度有限,但預期在國際大宗物資價格低檔震盪助益下,2016年貿易順差將小幅成長,EIU預估增至5,975億美元,2016年經常帳順差占GDP比率為2.4%。ADB預期2017年隨國際大宗物資價格及油價回升,使貿易順差縮減,EIU預估2017年經常帳順差占GDP比率降為1.8%。

(五)匯率

2013及2014年年底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分別為6.10及6.12人民幣。2015年受美國FED升息致美元走強預期影響,以及8月中國大陸央行進行匯率改革,調整基準匯價─中間價定價方式,以反應匯率市場行情,同時導致人民幣一次性釋放貶值壓力,2015年底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貶為6.49人民幣。

展望未來,伴隨中國大陸經濟成長放緩預期以及寬鬆貨幣政策影響下,增添人民幣匯率下行壓力,EIU預估2016年底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貶至6.81人民幣,2017年底續貶為6.82人民幣。

(六)外債情況及外匯存底

中國大陸2015年外債較2014年增加801億美元至1兆396億美元,外債占GDP的比率為9.5%,占出口比率為38.9%,債負比率為2.9%,短期外債占總外債之比率為67.97%,短期外債占外匯存底之比率為20.34%,外匯存底為3兆3304億美元,高於總外債金額,外匯存底支付進口能力為19.92個月。綜合而言,整體外部流動能力尚可。

(七)外部評等

目前國際三大信評機構惠譽、標準普爾及穆迪分別給予中國大陸A+、AA-及Aa3投資級之主權債信評等,評等展望分別為穩定、負向、負向。105年3月2日,信評機構穆迪因中國大陸政府債務攀升、外匯存底持續下降,以及對於政府能否落實經濟改革存不確定性,而調降評等展望,由穩定降至負向。另同月31日信評機構標準普爾預估未來中國大陸經濟再平衡的進度將較預期緩慢,另信貸膨脹風險亦將削弱因應金融衝擊的應變能力,限縮政府政策選項,增添經濟成長率大幅下降的風險,而將評等展望由穩定調為負向,反映中國大陸政府面臨的經濟及金融風險逐漸擴大。

世界經濟論壇公布最新「2015-2016全球競爭力報告」資料顯示,中國大陸的競爭力排名在全球140個參評經濟體中排名第28位,排名與上年相同。另依國際透明組織(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公布的「2015年貪腐印象指數(Corruption Perceptions Index 2015)」報告,中國大陸在168個國家或地區當中排名第83名,排名較2014年的100名進步17名,與貝南、哥倫比亞、賴比瑞亞及斯里蘭卡等國家列同一等級。

三、對外關係

習近平上台後積極拓展中國大陸在國際的角色地位,於外交事務上展現較強硬的立場,預估未來中國大陸仍將因領土爭議問題,導致與鄰國間的緊張氣氛。2014年5月,中國大陸與越南因南海領海主權爭議升溫,引發越南大規模排華暴動,2015年4月菲律賓於東協部長會議中,表示中國大陸在南海爭議島嶼填海造陸,引發周邊國家關注。東協各國及中國大陸針對南海議題皆表示,期盼加速談判制定具約束力、解決爭端機制的「南海行為準則」,以維持南海和平。菲律賓日前於2013年向聯合國常設仲裁庭提出南海主權仲裁案,仲裁結果預計於2016年出爐。惟中國大陸表示不會接受不公平的結果,預計透過「一江一海」機制,邀請瀾滄江流域和南海沿岸國加入,涵蓋中國大陸及東協國家,落實南海行為宣言及協商南海行為準則,以解決南海領土問題。

對外貿易方面,2014年中國大陸主要出口國有美國(16.9%)、香港(15.5%)、日本(6.4%)、南韓(4.3%)及德國(3.1%)等;主要進口國為南韓(9.7%)、日本(8.3%)、美國(7.9%)、德國(5.3%)及澳大利亞(4.6%)等。

與我國雙邊貿易方面,我國與中國大陸多年來貿易關係一直處於順差局面。2015年我國對中國大陸地區出口712.09億美元,進口441.83億美元,貿易順差達270.26億美元,2016年1月對中國大陸出口55.02億美元,進口40.04億美元。對中國大陸進出口貨物結構方面,2014年出口以電機設備及其零件(34.65%)、光學精密儀器(17.04%)、塑膠及其製品(10.25%)及有機化學品(9.39%)為主;進口以電機設備及其零件(38.58%)、機器與機械用具(12.98%)及鋼鐵(6.79%)為主。

中國輸出入銀行版權所有 The Export-Import Bank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開關 視窗建議寬度1920*1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