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首頁亞洲印度
:::

基本國情

+more
˙地理位置:位於亞洲次大陸,自北方喜馬拉雅山起,經恆河平原及德干高原,向南伸入印度洋,西瀕阿拉伯海,東濱孟加拉灣。 ˙首都:新德里。 ˙面積:328萬7000餘平方公里。 ˙人口:1,399,179,585人 (2023 est.)。 ˙語言:憲法中所列之官方語文有22種,其中印度文及英文居首要地位,政府部門之公文及法律文件皆以該兩種語文為主。 ˙宗教:屬多元宗教文化,印度八成人口信奉印度教,其餘為回教、錫克教、耆那教、佛教、拜火教及基督教等。 ˙幣制:印度盧比(Indian Rupee)。 ˙匯率:1US$=83.27 Indian Rupee (2023年底)。 ˙政治制度:聯邦內閣制。 ˙主要輸出項目(2022年):工程商品(24.2%)、石油產品(20.9%)、寶石及珠寶(8.6%)、藥品(5.6%)等。 ˙主要輸入項目(2022年):石油產品(28.9%)、電子產品(11.2%)、機械(6.2%)、黃金(5.1%)等。 ˙主要出口國家(2022年):美國(17.7%)、阿拉伯聯合大公國(6.9%)、荷蘭(4.1%)、中國大陸(3.3%)等。 ˙主要進口國家(2022年):中國大陸(14.2%)、阿拉伯聯合大公國(7.5%)、美國(7.2%)、沙烏地阿拉伯(6.4%)等。 ˙我對該國輸出:6,010.55百萬美元 (2023年)。 ˙我自該國輸入:2,212.01百萬美元 (2023年)。 註: 1. 地理位置、首都、面積、語言、宗教、幣制、政治制度等資料來自外交部,國家相關資訊。 2. 人口數取自CIA資訊。 3. 匯率、主要輸出入項目、主要進出口國家取自EIU資訊。 4. 輸出入貿易額取自經濟部國際貿易署。
回到首頁亞洲印度綜合評論印度政經概況
:::

印度政經概況

編輯: 盧慶芳

2022/09/28列印

一、政治概況
印度為全球最大之民主國家,1947年 8月 15日脫離英國統治獨立,全國共有28州及9個直接由中央政府管轄的中央直轄區 (Union Territories),其政體為聯邦內閣制,政務由內閣負責,總統僅為虛位元首。總統係由國會兩院及地方議會組成之選舉團推舉,任期5年,現任總統 Drupadi Murmu 於 2022 年 7 月由中央及州議會選舉產生,下屆總統選舉預計於2027年7月舉行。內閣由總理及各部會首長組成,總理由總統任命,部長則由總理建請總統任命,現任總理莫迪 (Narendra Modi)於2019年5月連任就職。
印度國會採兩院制,上議院(Rajya Sabha)共有245名議員,由各州議會議員投票產生,任期6年,每2年改選三分之一;下議院(Lok Sabha)共有545名議員,其中543席由人民直接選舉產生,任期5年。上屆國會大選於 2019 年 5 月舉行,總理莫迪所屬印度人民黨 (BJP) 在下議院543席中獲得絕對多數的303席,並擺脫對全國民主聯盟(NDA)的依賴,下屆選舉預計於2024年5月舉行。
在對內政策方面,莫迪政府短期將優先考慮解決通膨及失業問題,預期印度經濟政策將側重於鞏固 GDP 成長及創造就業機會,另有鑑於通膨預測惡化,因此政府可能會優先投資基礎設施,並加大對中、小及微型企業提供信貸支援。另2022 年印度政府將優先促進經濟持續復甦,以建設基礎設施如港口、物流園區、公路及鐵路網絡的創建和升級為重點,主要道路及貨運走廊預計於 2023年至2024 年完工。
在國內政治方面,由於總理莫迪之影響力及執政黨印度人民黨(BJP)擁有國會多數席次之優勢,加上國內反對勢力疲弱,均有助維持印度政治穩定,預期印度人民黨將完成本次截至 2024 年之任期。

二、經濟概況及展望
印度是世界10大礦藏國之一,擁有煤、原油、天然氣等能源礦產,鐵、銅、鋅、金、鎂等多種金屬礦產及雲母、花崗石、大理石、石灰石等數十種非金屬礦產與各種稀有金屬礦產。其中鐵礦蘊藏量為全球3%、煤為全球10%、鐵礬土為全球4%;另雲母礦產量為全球第1,重晶石(barytes)第2、鉻鐵礦第4,鐵礬土第6,錳第7、鋁第10、粗鋼第11等。2021年產業結構,農業、工業及服務業占GDP產值分別為15.51%、30.75%、53.74%。

(一)、總體經濟
印度在歷經2020/2021 財年經濟衰退後,政府致力迅速擴大疫苗注射覆蓋範圍,因應未來新冠肺炎疫情變化並擴大國內生產、促進景氣復甦,加上出口快速飆升,2021/2022財年實質GDP成長率為8.79%。
由於流動性恢復,2022/2023 財年經濟成長將受益於壓抑需求的釋放,同時因商業信心提高促進對運輸、信息技術及製藥等行業的投資,以及有利的氣候和食品貿易條件將支持農村收入和消費,預測印度2022/2023財年及2023/2024財年實質GDP成長率分別為6.90%及5.10%。

(二)、通貨膨脹
2021年由於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及受到供應鏈中斷影響,導致印度面臨通膨上升壓力,惟採取緊縮貨幣政策及大宗商品價格趨緩,將抵消內需復甦帶來的通膨壓力,2021年印度平均消費者物價年增率為5.13%。
預期2022 年印度因減免零售燃料關稅,將有助於適度降低運輸價格通膨,另正常的季風有利農作物豐收亦有助於抑制食品價格上漲,預測2022年及2023年平均消費者物價年增率分別為7.00%及5.20%。

(三)、財政情況
因印度政府以促進經濟復甦為優先考量,已於2021年6月實行第二波刺激計劃,主要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之行業提供貸款擔保及信貸,並增加對醫療保健的投資,此外亦支持急劇放緩的經濟,2021/2022財年印度財政赤字占GDP比率為6.71%。
預計2022/2023 財年印度政府用於國防、能源、電信、運輸及基礎設施等項目將有大量資本支出,並採取降低燃料關稅及增加化肥補貼等措施,預期政府將適度削減部分基礎設施支出,以補償部分補貼成本,預測印度2022/2023財年及2023/2024財年之財政赤字占GDP比重分別為6.60%及6.00%。

(四)、對外貿易及國際收支
2021年因印度國內需求復甦帶動進口增加,以及受全球油價上揚影響進口成本上升,以致貿易逆差擴大,經常帳轉呈赤字,2021年印度經常帳赤字占GDP比重為1.05%。
由於進口價格高漲及進口數量增加,商品貿易逆差可能將持續擴大,雖印度仍保持其為 IT 服務領先出口國之地位,且由海外國人獲得資金流入,使服務帳及二次收入帳將保持順差,惟仍不足以抵消商品貿易產生之巨額逆差,經常帳亦將保持赤字,預測2022年及2023年經常帳赤字占GDP比重分別為1.50%及1.40%。

(五)、匯率
2021年因強勁國外投資流入及高額外匯儲備支持,印度盧比相對美元保持穩定,另由於印度通貨膨脹率相對較高及經常帳赤字,2021年年底印度盧比兌美元匯率為74.30:US$1。
2022 年 1 月至7 月間,印度盧比兌美元名義貶值 5.5%,反映出與美元利差縮小及俄烏戰爭之地緣政治蔓延降低對新興市場資產需求,因此印度儲備銀行以出售外匯存底進行干預,以減緩盧比貶值,惟預期2022 年下半年經濟表現強勁及印度儲備銀行提高政策利率將支撐印度盧比,估計2022年及2023年年底印度盧比兌美元匯率分別為81.43:US$1及84.78:US$1。

(六)、外債情況及外匯存底
2021年印度外匯存底為6,336.14億美元,估計外債為6,116.03億美元、外債占GDP比率為19.30%、外債占出口比率為81.20%、債負比率為7.60%,外匯存底支付進口能力為10.60個月,短債占外債比重為18.81%,短債占外匯存底比重為23.01%。 預測2022年及2023年印度外匯存底分別為5,432.10億美元及5,888.10億美元,外債分別為6,303.47億美元及6,468.64億美元,外債占GDP比率分別為19.10%及18.70%,外債占出口比率分別為71.70%及65.70%,債負比率分別為7.70%及7.40%,外匯存底支付進口能力分別為7.60個月及7.40個月,短債占外債比重分別為19.28%及19.76%,短債占外匯存底比重分別為29.97%及32.99%。綜合而言,印度擁有大量外匯儲備,整體外部流動能力尚可。

三、對外關係及主要貿易國家占比
印度於1945年加入聯合國,與世界160餘國建立外交關係,亦為眾多國際組織的成員。印度獨立後倡導不結盟運動,曾擔任不結盟運動組織主席國;近年隨其經濟快速成長,已成為主要新興大國,國際地位及影響力與日俱增。
印度外交政策重點為睦鄰優先政策,除積極加強與其鄰國之關係,更積極推動大國外交,加強與美國、日本、俄羅斯、英國、法國及德國等國交往;同時積極參與各項國際組織,近年來亦努力爭取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席位。
俄烏戰爭爆發以來印度維持中立立場,未隨國際輿論譴責俄羅斯,雖引起美國、澳大利亞及日本等合作夥伴恐慌,但仍與前述國家維持友好關係,同時印度亦增加對美國及法國之國防採購,以減少對俄羅斯的依賴。此外印度與中國大陸存在邊界爭議,雙方在邊境均增加部署重型武器,以致軍事衝突風險升高。另印度及巴基斯坦亦將嘗試恢復接觸,惟預期目前仍未有任何重大改善,因跨境恐怖主義及克什米爾主權爭端仍為主要障礙。
對外貿易方面,2021年印度主要輸出項目為工程商品(26.7%)、石油產品(13.8%)、寶石及珠寶(9.6%)、藥品(6.2%)等;主要輸入項目為石油產品(25.5%)、電子產品(11.7%)、黃金(9.7%)、機械(6.8%)等。
2021年印度主要出口國家或地區為美國(18.1%)、阿拉伯聯合大公國(6.4%)、中國大陸(5.8%)、孟加拉(3.6%)等,主要進口國家為中國大陸(15.3%)、阿拉伯聯合大公國(7.5%)、美國(7.2%)、瑞士(5.1%)等。

四、與我國雙邊貿易
2021年我國對印度出口值4,522.65百萬美元、進口值3,176.27百萬美元,貿易順差約1,346.37百萬美元。2022年1~8月我國對印度出口金額3,527.58百萬美元、進口2,394.16百萬美元,貿易順差約1,133.43百萬美元。
對印度進出口貨物結構方面,2021年我國對印度出口主要產品為塑膠及其製品(22.07%)、電機與設備及其零件(18.78%)、有機化學產品(18.23%)等;進口主要產品為礦物燃料、礦油及其蒸餾產品 (24.71%)、鋼鐵(20.68%)、有機化學產品(8.72%)等。

五、外部評等及排名
國際信評機構惠譽(Fitch)、標準普爾(S&P)及穆迪(Moody’s)分別核予印度主權信用評等BBB-、BBB-及Baa3,未來展望均為穩定(Stable)。
依據COFACE經濟研究評比,印度景氣指標為A4,國家風險評估等級為C、屬於高風險(High Risk)等級;依據Euler Hermes經濟研究分析,印度在國家風險評估等級為B2,中期評等為B(中等風險)、短期評等為2(中等風險Medium)。
依據世界經濟論壇2019年10月公布「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Index 4.0 2019 Rankings」全球競爭力資料,印度競爭力在全球141個參評經濟體中,排名第68名,較上一年度58名、退步10名;依IMD (瑞士洛桑管理學院)公布2022 世界競爭力年報(IMD World Competitiveness Yearbook),顯示印度在全球63個參評經濟體中排名第37名,較上年之排名43名、進步6名;另依國際透明組織(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公布之「Corruption Perceptions Index 2021」貪腐印象指數報告,印度在180個國家或地區中排名第85名,與馬爾地夫列同一等級,較上一年度86名、進步1名;根據世界銀行(World Bank)發布之「DOING BUSINESS 2020」經商容易度調查,印度於評比之190個國家中排名第63名,較上年之排名第77名、進步14名。

六、綜合評述
印度礦產資源豐富,人力資源充沛,為全球人口數最多之民主國家,由於現任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之影響力及執政黨印度人民黨(BJP)擁有國會多數席次之優勢,加上國內反對勢力疲弱,均有助維持印度政治穩定,預期印度人民黨將完成本次截至 2024 年之任期;此外預期印度經濟政策將著重於GDP 成長及創造就業以解決通膨及失業問題,並可能優先以建設及升級基礎設施為重點,及擴大對中、小及微型企業提供信貸支援。
預測2022年印度實質GDP成長率為6.9%,平均CPI年增率為7%,財政赤字占GDP比率為6.6%;經常帳赤字占GDP為1.5%,外匯存底為5,432.1億美元,外債為6,303.47億美元,外債占GDP之比率增為19.1%,債負比率為7.7%,外匯存底支付進口能力7.6個月。綜合而言,印度擁有大量外匯儲備,整體外部流動能力尚可。


參考資料:外交部、經濟部國際貿易局、EIU、IHS、World Bank、國際透明組織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世界經濟論壇、Standard & Poor’s、Fitch、Moody’s、COFACE、Euler Hermes等。

中國輸出入銀行版權所有 The Export-Import Bank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開關 視窗建議寬度1920*1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