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首頁亞洲印度
:::

基本國情

+more
˙地理位置:位於亞洲次大陸,自北方喜馬拉雅山起,經恆河平原及德干高原,向南伸入印度洋,西瀕阿拉伯海,東濱孟加拉灣。 ˙首都:新德里。 ˙面積:328萬7000餘平方公里。 ˙人口:1,399,179,585人 (2023 est.)。 ˙語言:憲法中所列之官方語文有22種,其中印度文及英文居首要地位,政府部門之公文及法律文件皆以該兩種語文為主。 ˙宗教:屬多元宗教文化,印度八成人口信奉印度教,其餘為回教、錫克教、耆那教、佛教、拜火教及基督教等。 ˙幣制:印度盧比(Indian Rupee)。 ˙匯率:1US$=83.27 Indian Rupee (2023年底)。 ˙政治制度:聯邦內閣制。 ˙主要輸出項目(2022年):工程商品(24.2%)、石油產品(20.9%)、寶石及珠寶(8.6%)、藥品(5.6%)等。 ˙主要輸入項目(2022年):石油產品(28.9%)、電子產品(11.2%)、機械(6.2%)、黃金(5.1%)等。 ˙主要出口國家(2022年):美國(17.7%)、阿拉伯聯合大公國(6.9%)、荷蘭(4.1%)、中國大陸(3.3%)等。 ˙主要進口國家(2022年):中國大陸(14.2%)、阿拉伯聯合大公國(7.5%)、美國(7.2%)、沙烏地阿拉伯(6.4%)等。 ˙我對該國輸出:6,010.55百萬美元 (2023年)。 ˙我自該國輸入:2,212.01百萬美元 (2023年)。 註: 1. 地理位置、首都、面積、語言、宗教、幣制、政治制度等資料來自外交部,國家相關資訊。 2. 人口數取自CIA資訊。 3. 匯率、主要輸出入項目、主要進出口國家取自EIU資訊。 4. 輸出入貿易額取自經濟部國際貿易署。
回到首頁亞洲印度綜合評論印度政經概況(新南向國家之一:南亞六國)
:::

印度政經概況(新南向國家之一:南亞六國)

編輯: 張峰斌

2018/11/15列印

一、政治現況
印度政治體制為聯邦內閣制,分上議院(Rajya Sabha)及下議院(Lok Sabha)兩院制,總理由國會選出。印度1950年1月26日立憲為共和國,60多年來大部份時間由國大黨(Indian National Congress,簡稱INC)執政。人民黨(Bharatiya Janata Party,簡稱BJP)與其他盟黨組成之「國家民主聯盟」(National Democratic Alliance,簡稱NDA)於1999年~2004年及2014年至今執政。
2014年5月國會大選,人民黨(BJP)獲得282席次,超過國會過半,其所領導之「國家民主聯盟」(NDA)在下議院545席次中總計贏得336席,獲得壓倒性勝利。已連續執政10年的國大黨(INC)領導聯合進步聯盟(UPA)在下議院僅贏得58席。國家民主聯盟(NDA)雖在下議院擁有多數席次,但在上議院245席次中僅掌控52席。2014年5月莫迪(Narendra Modi)代表人民黨(BJP)擔任總理,並組成新政府,在其任內,執政當局必須面對投票權區之既得利益團體(例如農民等)抗爭、議會反對黨之阻撓等,以努力通過結構性改革,截至目前,已在基礎設施方案取得進展,並放寬外國直接投資相關規定等。
莫迪過往在古吉拉特(Gujarat)邦領導的親商政府,多年來當地GDP成長率為各邦之冠。莫迪出任總理後推出多項改革措施,包括放寬外商直接投資上限、推出數位印度(Digital India)政策、「在印度製造」(Make in India)政策,為製造業積極引入外資,藉此將印度轉型為全球製造中心。2016年11月,廢止流通中500盧比、1,000盧比鈔票(Demonetisation),發行新版鈔票取代,此舉具有多重目的,包括遏制黑錢泛濫、避稅、偽鈔及恐怖份子洗錢等問題;為進一步防制洗錢,於2017年4月開始禁止金額20萬盧比以上之現金交易等。2017年7月1日實施貨品及服務稅(GST)新制,重新歸類各種貨品及服務至4種不同之課稅級距,改善原先稅制紊亂及跨州交易課稅等問題,可擴大稅收來源及健全整體稅捐稽徵機制,亦營造印度對國內外廠商提供更友善的經商環境,有助於整體經濟正向發展。
人民黨(BJP)執政推動各項改革,過程中雖歷經各種政治角力及民意反彈,惟由人民黨(BJP)於2017年贏得Uttar Pradesh等6州州議會選舉取得巨大勝利觀之,莫迪(Narendra Modi)總理統治基礎已逐漸穩固。國家民主聯盟(NDA)將在2019年國會選舉,保持政治舞台之統治地位,獲得下一個五年任期;2019年國家民主聯盟(NDA)應可繼續在下議院(Lok Sabha)獲得多數席位。

二、經濟現況與展望
2017年印度人口數12億8,194萬人,全球第2。以美元計算之經濟規模,為世界第6大經濟體。印度是龐大而低效政府公共部門、規模龐大多元化民營部門之共存國家。
印度國土面積全球第8,是世界10大礦藏國之一。有煤、原油、天然氣等能源礦產,鐵、銅、鋅、金、鎂等多種金屬礦產及雲母、花崗石、大理石、石灰石等數十種非金屬礦產與各種稀有金屬礦產。其中鐵礦蘊藏量252億公噸(佔全球3%)、煤2,574億公噸(佔全球10%)、鐵礬土(佔全球4%),另雲母礦產量全球第1,重晶石(Barytes)第2、鉻鐵礦第4,鐵礬土第6,錳第7、鋁第10、粗鋼第11等。印度有大量可耕地,陽光充足且水資源豐沛,農業具有競爭優勢。
2018年度(2018/4/1-2019/3/31)產業結構,農業、工業及服務業占GDP產值分別約為16.5%、29.2%、46.9%。
(一)總體經濟
印度經濟成長多由內需帶動,2016年印度政府宣布廢鈔措施(Demonetisation)時,對市場造成衝擊,家計單位現金短缺、企業經營受到影響,雖發行新版500盧比、2,000盧比面值鈔票支持貨幣供應,但新鈔找零問題、在流通方面面臨掣肘,使實質經濟成長率由2015年之8.1%降至7.1%。
2017年受廢鈔措施之負面效應影響,造成消費、就業等暫時下降,制約經濟成長,實質經濟成長率續降為6.7%,惟就中長期而言,廢鈔措施已促使民眾將現金儲存在銀行體系,可擴大徵稅資訊、強化稅收來源,對整體經濟發展有所助益。
展望未來,消費提升將可引發新的投資,公共投資亦將持續為經濟成長的重要推動力量;印度因基期較低且緊縮貨幣政策將使經濟從廢鈔措施實施後持續恢復,且創造就業機會和提高工資將推動私人消費快速增長,大選前公共支出也將急遽增加,支撐印度經濟成長,2018年印度實質經濟成長率可望持續成長。
(二)通貨膨脹
印度食品類價格占物價指數權重約45%,2016年初期蔬菜、豆類、糖價格上漲,隨後因季風和夏季作物收成好轉、價格下滑;2016年11月以來,因冬季供應量充足、易腐食品價格下跌,加以廢鈔措施(Demonetisation)現金緊縮、造成需求下降,供應商以較低價格出售,零售通貨膨脹率大幅下滑。國內燃料價格漲幅持平在3.0%左右,2016年CPI年增率維持與2015年度相同,均為4.9%。隨著商業銀行新存款成本下降,良性的流動性使銀行貸款利率下調等因素,2017年CPI年增率降至3.3%。通貨膨脹亦受農業產量變動和政府支付最低價格收購影響,政府為在選前安撫農民,將提高農產品收購價格,CPI年增率在2018年將持續升高,略高於印度中央銀行(Reserve Bank of India,簡稱RBI,央行)所定通膨目標2-6%。
(三)財政情況
前執政黨國大黨(INC)以往採財政補貼,提供民眾購買燃料及食物以抑制物價上漲,並對農村及低收入者實施現金補助,此不僅對財政形成龐大負擔,連帶扭曲國內市場供需平衡及產業發展,並造成進口需求上升及通貨膨脹,影響整體經濟發展。
人民黨(BJP)自2014年取得政權後,積極改革前揭補助措施並推動相關財稅及經濟結構改革,減少財政支出,2015年財政赤字占GDP比重為3.9%,2016年及2017年得益於稅收與公營企業盈餘、政府推出兩項稅收赦免鼓勵揭露所得,個人所得稅強勁成長、及石油產品稅率多次上調,使消費稅也大幅成長等因素,財政收入增加,2016年度財政赤字占GDP比重降為3.5%,2017年持平為3.5%。
2017~2018年度規劃分拆出售國營企業持股,籌措7,250億盧比(折合約106億美元)挹注聯邦預算,2018年財政赤字占GDP比重將略為增加。
(四)對外貿易及國際收支
印度因人口眾多,市場需求大,許多產品無法當地產製,或因國外貨品物美價廉,故仰賴國外進口,加上大量進口原油以因應經濟發展之需,貨品貿易呈現逆差。
石油為印度進口商品組合之主要部分,2015年國際油價下跌,印度進口值下降,貿易逆差1,369億美元,經常帳赤字占GDP比率為1.1%。2016年上半年進口油價仍維持下跌,下半年石油價格回升,進口值提高,總計全年度石油進口值降幅僅約2%,廢鈔措施(Demonetisation)後隨之而來現金緊縮,黃金進口下降,貿易逆差續降至1,075億美元。服務業係主要創匯產業,2017年度軟體出口和金融服務輸出放緩,2017年貿易逆差擴大為1,481億美元、經常帳赤字382億美元、占GDP比重為1.5%。
展望未來,隨著投資復甦,機械、運輸設備、鋼鐵等資本財進口增加,加以國際油價回升,2018年進口值將成長16.59%,出口值亦將同步成長12.63%。惟因美國為印度最大的出口市場,美國保護主義抬頭將使印度出口放緩,2018年經常帳赤字占GDP比重將增加。
(五)匯率
美國聯準會量化寬鬆政策退場,2015年12月重啟升息,加速新興市場資金外流與貨幣貶值,印度盧比兌美元2015年12月底貶至66.3:1。莫迪政府為打擊貪腐黑金,2016年11月廢鈔措施(Demonetisation),引起社會動亂與貨幣危機,2016年12月底盧比兌美元匯率貶為68.0 :1。
受到政府簡化外商直接投資規定,並提高於房地產、機場、航空運輸服務、電子商務投資上限,外國直接投資淨流入強勁等因素,2017年12月底匯率升為63.9 :1,展望未來,支撐盧比強勁因素消退,盧比將於2018年貶值,惟印度總體經濟前景樂觀,2018年7月央行(RBI)外匯存底超過4040億,將可減輕匯率波動影響。
(六)外債情況及外匯存底
2016年、2017年度印度外債占GDP比重分別為20.1%及19.4%,債負比率分別為15.2%及10.2%,短債占總外債比率分別為18.38%及18.78%,短債占外匯存底比率分別為24.57%及27.05%。外匯存底分別為3,411.5億美元、3,893.5億美元;外債總額分別為4,561億美元、5,048億美元,外債總額高於外匯存底金額。2016年度、2017年度外匯存底支付進口能力分別為8.68個月及8.32個月,短期流動能力尚稱充裕。
展望未來,2018年外匯存底將續增,外債總額將提高,外匯存底支付進口能力亦將提升。

三、對外關係及主要貿易國家占比
印度經濟自1991年起開放自由化後,政府在外交政策上與美國等西方國家關係更密切。2005年美國與印度簽署核能合作協議,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及雙邊貿易與軍事合作,藉以制衡實力日益增強的中國大陸。
印度除增強其全球地位外,亦重視地區穩定性,不僅積極促進與南亞地區國家的貿易關係,並建立密切的經濟與政治關係(巴基斯坦除外),以避免鄰國成為叛亂份子的庇護天堂。印度大量海外僑民有助政府加強與部分海灣地區與非洲國家的外交關係。此外,為了抑制中國大陸在印度洋周邊的影響力,印度亦尋求與日本及越南等亞洲國家建立更密切關係。
中國大陸、印度邊境長達2,659公里,部分領土爭議至今仍未解決,緊張局勢時有發生。印度對週邊鄰國採取睦誼政策,近年來善用經濟發展潛力進行大國外交,遂行國家利益。但在其近鄰地區外交政策仍受到長期對巴基斯坦政治關係之制約。巴基斯坦、印度存在邊界爭議,雙方迄今在喀什米爾等邊界爭議區仍經常發生零星武力衝突。EIU表示,中國大陸深化與巴基斯坦的戰略關係、及中印在南亞之影響力競爭,仍是未來中、印兩國關係難以改善之主要障礙。
印度自1995年成為世界貿易組織(WTO)會員國,並為南亞區域合作聯盟(SAARC)的成員國。基於國際貿易對經濟日益重要,印度積極追求雙邊協議,目前與新加坡、歐盟、日本、中國大陸、韓國、泰國、馬來西亞、智利、南非和海灣合作理事會等國建立全面經濟夥伴協議。
對外貿易方面,2017年度主要出口項目為工程貨品(24.3%)、寶石和珠寶(15.7%)、石油提煉製品(11.4%)、農業相關產品(10.3%)等;主要進口項目為石油提煉製品(22.7%)、電子產品(11.0%)、黃金和白銀(7.7%)、機械(7.5%)等。2017年主要出口國家為美國(14.7%)、阿拉伯聯合大公國(9.6%)、香港(4.6%)、中國大陸(4.0%)等;主要進口國家為中國大陸(15.4%)、美國(5.2%)、阿拉伯聯合大公國(4.9%)、沙烏地阿拉伯(4.5%)等。

四、與我國雙邊貿易
我國與印度貿易往來方面,2017年我國出口至印度33億135萬美元,我國自印度進口30億5,884萬美元,享有2億4,251萬美元貿易順差。在交易項目方面,2017年我國出口至印度主要產品為機器、機械用具及其零件(20.51%)、塑膠及其製品(20.43%)、電機與設備及其零件(14.53%)等;我國自印度進口主要產品為礦物燃料、礦油及其蒸餾產品(37.62%)、鋼鐵(12.94%)、有機化學產品(8.41%)等。

五、外部評等及排名
目前國際信評機構惠譽(Fitch)、標準普爾(S&P)均給予印度BBB-之主權債信評等,穆迪(Moody’s)給予印度Baa2之主權債信評等,展望均為穩定。
世界經濟論壇近期公布改採Index4.0衡量之「2018全球競爭力報告」資料顯示,印度的競爭力排名在全球140個參評經濟體中排名第58名。另依國際透明組織(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公布「2017年貪腐印象指數(Corruption Perceptions Index 2017)」報告,印度在176個國家或地區當中排名第81名,較上一年度退步2名,與迦納、摩洛哥及土耳其排名相同。根據世界銀行近期發布之2019年經商容易度調查(Ease of Doing Business),印度於評比之190國中名列第77名,較上一年度進步23名。依據COFACE經濟研究評比,印度景氣指標為B,國家風險評估等級為B,屬重大風險(Significant Risk)國家。依據Euler Hermes經濟研究分析,印度國家評等為B2,屬中度風險國家。

六、綜合評述
印度為全球第6大經濟體,礦產資源豐富,人口數全球第2大國家,人力資源充沛,EIU預估2018年度GDP規模為2兆6,880億美元,人均所得1,980美元,實質GDP成長率7.6%;CPI年增率升至4.5%;財政赤字占GDP比重略升為3.6%,經常帳赤字占GDP比率升至2.4%,外債占GDP之比略升為19.8%,債負比率11.2%,外匯存底持續增加,估計升至4,008.2億美元,雖仍低於外債5,328億美元,外匯存底支付進口能力增加至9.47個月,外部支付流動能力尚佳。
印度快速都市化、中高所得階層急速成長、2017年廢鈔(demonetisation)措施促進數位支付、貨品及服務稅(GST)改革及政府鬆綁零售業市場法規等因素之影響,未來將持續吸引外資流入,有助其多元化之成長動力。惟其貧困現象依然普遍,所得分配不均衡;印度為原油淨進口國、易受國際油價波動影響;經濟易受自然災害(包括海嘯、乾旱、洪水和地震)等因素影響,地緣政治風險尚需持續觀察。

中國輸出入銀行版權所有 The Export-Import Bank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開關 視窗建議寬度1920*1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