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首頁亞洲泰國
:::

基本國情

+more
● 地理位置:位居中南半島之心臟地帶,東部及東南部與柬埔寨交界,南接馬來西亞,西鄰緬甸,東北及北部與寮國接壤,南臨暹邏灣,西南面印度洋。 ● 首都:曼谷。 ● 面積:約51 萬 3,120平方公里。 ● 人口:69,794,997人(2023 est.)。 ● 語言:主要語言為泰語。 ● 宗教:逾9成人民信仰佛教。 ● 幣制:泰銖(THB)。 ● 匯率:1USD=34.56泰銖(THB) (2022年底)。 ● 政治制度:君主立憲制。 ● 主要輸出項目(2022年):機械設備(43.1%)、食品(12.7%)、製成品(12.7%)、化學製品(9.9%)等。 ● 主要輸入項目(2022年):機械設備(32.6%)、燃料及潤滑劑(19.9%)、製成品(16.7%)、礦物、化學製品(11.5%)等。 ● 主要出口國家(2022年):美國(16.4%)、中國大陸(11.8%)、日本(8.5%)、越南(4.6%)等。 ● 主要進口國家(2022年):中國大陸(23.6%)、日本(11.5%)、美國(5.9%)、阿拉伯聯合大公國(5.7%)等。 ● 我對該國輸出(2022年):7,549.89百萬美元。 ● 我自該國輸入(2022年):6,291.86百萬美元。 註: 1.地理位置、首都、語言、面積、幣制、政治制度、宗教等資料取自外交部,國家相關資訊。 2.人口資料取自CIA。 3.匯率、主要輸出入項目、主要進出口國家資料取自EIU。 4.雙邊貿易金額取自國貿局,中華民國進出口貿易統計。
回到首頁亞洲泰國綜合評論泰國政經概況
:::

泰國政經概況

編輯: 陳璿恩

2021/02/25列印

一、政治概況
泰國施行君主立憲制,泰王為國家元首,2016年10月拉瑪九世王蒲美蓬逝世後,同年12月由瓦吉拉隆功即位節基王朝第十世王。泰國政府採取內閣制(Parliamentary System),最高行政機關為總理府,最高首長為總理,任期4年,由國會議長提名,經參、眾兩院聯席會議通過後,奏請泰王任命。
2014年5月軍政府接管政權後宣布廢除憲法並實施戒嚴,隨後解散國會參、眾議院,並設立國家和平秩序委員會(National Council for Peace and Order, NCPO)處理重大政策及立法議會(National Legislative Assembly, NLA)代替國會,由前泰國陸軍總司令巴育上將(Gen. Prayut Chan-ocha,簡稱巴育)擔任臨時政府總理,提出「和解—成立臨時政府—舉辦大選」三階段回歸民主進程,並制定新憲法。
2019年3月依循巴育政府規劃舉行新國會選舉,國會採取兩院制,參議員250席由軍政府進行遴選,任期5年;眾議員500席由全國人民選出,其中350席採取單選區制,以簡單多數決產生, 150席以政黨比例代表制產生,任期4年。
2019年3月國會大選中,為泰黨(Pheu Thai PT)於眾議院中獲136席;人民國家力量黨(Palang Pracharath Party, PPRP)獲116席;新未來黨(Future Forward Party, FFP)獲81席。時任臨時政府總理巴育所屬之人民國家力量黨(PPRP)與其他18個小黨組成執政聯盟,於眾議院掌握254席過半席次,渠經國會參、眾議院於同年6月共同推舉巴育再度出任總理,未來4年軍方對政府仍維持總體影響性。
自執政聯盟成立以來內部分歧不斷,使人民國家力量黨(PPRP)於執政聯盟之主控權減弱,阻礙巴育政府之政策制定。2020年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簡稱新冠肺炎)疫情蔓延期間,復逢人民國家力量黨(PPRP)內部發生政治爭鬥,致政府未能有效溝通且及時採取防疫措施,導致引發民眾不滿。
2020年2月泰國憲法法庭裁定解散新未來黨(FFP),進而爆發一系列由學生主導之示威遊行活動,其訴求包括君主立憲制改革、2017年憲法(該憲法賦予軍方指派250席參議員之權)修訂、國會解散、總理辭職等,惟政府當局拒絕退讓並強力鎮壓異議分子。預估示威遊行活動將無法撼動軍方執政地位。
二、經濟概況及展望
泰國天然資源豐富,擁有廣大森林、礦產計50餘種,礦藏包括鉀鹽、錫、褐煤、油頁岩、天然氣等,其中鉀鹽儲量居世界第一,錫儲量占世界總儲量12%;農產品為泰國主要出口項目之一,包含稻米、油棕櫚、木薯、橡膠、蔗糖等,近年來雖受印度、越南與中國大陸稻米出口崛起影響,泰國稻米出口量仍居全球前茅;泰國擁有完整橡膠產業鏈,為全球最大橡膠出口國。
估計泰國2020年國內生產毛額為5,303億美元,平均每人GDP達7,600美元,2020年農業、工業及服務業產值占GDP產值分別約為8.7%、34.8%、55.5%。CIA估計2021年7月人口總數為6,948萬520人。
(一)、總體經濟
2018年泰國出口額成長趨緩,惟受惠於低通貨膨脹率及政府對低收入家庭持續提供奧援等因素,國內消費、投資均呈現強勁成長,2018年實質GDP成長率為4.1%。由於2019年全球經濟放緩、美中貿易戰加劇、泰銖強勁升值等因素,致泰國出口萎縮;家計部門債務增加造成國內消費不振,2019年實質GDP成長率降至2.4%。
2020年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蔓延,赴泰國旅遊人數銳減,商品出口與服務產值皆呈現下滑;民間消費受防疫封城措施影響而下降,總體經濟呈現衰退,估計2020年實質GDP成長率為-6.1%。2021年隨著國內需求、主要出口市場經濟逐漸復甦,推動泰國出口部門成長,預估2021年、2022年實質GDP成長率分別為3.6%、4.4%。
(二)、通貨膨脹
2018年前3季國際油價上揚,經濟強勁成長,農產供應充足,食品價格維持穩定,2018年通貨膨脹率為1.1 %。隨著2019年泰國經濟成長放緩與國際油價下降,通貨膨脹率降至0.7%,低於2019年底泰國央行提出1%~3%通貨膨脹目標。
2020年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爆發致全球需求疲軟,遏制全球商品價格,同年2月泰國央行將基準利率調降75個基點至0.5%,達歷史新低,估計 2020年通貨膨脹率為-0.8%。2021年隨著國內需求提升及國際油價回升,國內物價將隨之提升,預估2021年、2022年通貨膨脹率分別為0.9%、1.7%。
(三)、財政情況
2019年國會大選後,政府延續「泰國4.0」國家戰略與20年國家計畫(2018年至2037年),持續推動經濟特區(Special Economic Zones, SEZs)發展計畫及東部經濟走廊(Eastern Economic Corridor, EEC)等多項基礎建設,以促進產業發展及中長期投資,2018年、2019年財政赤字占GDP比重分別為2.5%、1.9%。
為因應2020年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嚴峻影響,同年4月政府宣布三項大規模紓困計劃,總額達583億美元,該紓困計畫包含公共衛生、現金援助、工作救助、基礎設施、地方發展計畫等方面,估計2020年財政赤字占GDP比重為6.4%。2021年1月政府祭出約合70億美元之經濟刺激計劃,以因應國內第二波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爆發。未來泰國財政狀況將續受疫情發展影響,預估2021年、2022年財政赤字占GDP比重分別為5.6%、3.6%。
(四)、對外貿易及國際收支
2019年泰國受美中貿易衝突升溫及國內外經濟成長趨緩影響,進、出口皆呈現衰退,惟進口跌幅大於出口跌幅,致2019年貿易順差較上(2018)年224億美元上升至267億美元;2019年經常帳盈餘較上(2018)年284億美元上升至382億美元。
2020年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引發全球經濟恐慌及國際油價下挫,泰國進出口部門呈現衰退,惟泰國進口跌幅大於出口跌幅,2020年貿易順差擴大至367億美元;為防止疫情擴散各國政府採取旅遊禁令,重創泰國觀光產業,2020年服務帳由去(2019)年順差243億美元轉呈服務帳逆差45億美元,致2020年經常帳盈餘降至198億美元,經常帳盈餘占GDP比重為3.7%。
預估2021年泰國旅遊禁令尚未解禁,旅遊業將續呈疲軟,泰國主要貿易夥伴(如美國)將續受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衝擊,泰國商品出口僅部分復甦,預估2021年經常帳盈餘為274億美元,經常帳盈餘占GDP比重為4.8%;隨著2022年新冠肺炎疫苗供應增加,全球需求將顯著成長(電子及汽車相關產業)、入境旅遊業復甦,預估2022年經常帳盈餘為463億美元,經常帳盈餘占GDP比重為7.3%。
(五)、匯率
多年來經常帳保持盈餘且擁有龐大外匯存底支撐泰銖走勢,2018年與2019年底匯率分別為32.4泰銖(THB)兌1美元與30.2泰銖(THB)兌1美元。2020年初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爆發,削弱投資者信心,加以泰國央行實施外匯干預措施,維持2020年上半年泰銖走貶,惟經常帳持續呈現順差、將遭美國列入匯率操縱國(Currency Manipulator)觀察名單之可能性大增,2020年4月後泰銖轉趨升值態勢,2020年底匯率為30泰銖(THB)兌1美元。預估2021年與2022年底匯率將維持相對強勢,分別為30.4泰銖(THB)兌1美元與30.7泰銖兌1美元。
(六)、外債情況及外匯存底
多年來泰國外匯存底餘額高於外債總額,2018年、2019年外債總額分別為1,725億美元及1,802億美元;外債總額占GDP比重分別為34%及33.1%;2018年、2019年外匯存底餘額分別為1,993億美元及2,168.2億美元。
2020年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爆發,政府提高2019/20財政年度(2019/10/1~2020/9/30)及2020/21財政年度之預算外融資達1兆泰銖(THB),2020年至2022年外債總額將連年提升,分別為1,808億美元、1,853億美元、1,882億美元,外債總額占GDP比重分別為34.1%、32.5%、29.9%。
2020年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重挫泰國旅遊服務產業,致2020年經常帳盈餘下降,外匯存底降至1,986.4億美元,隨著2021年經濟逐漸復甦,泰國商品出口將回升,預估2021年、2022年外匯存底餘額分別為2,073.5億美元、2,128億美元。
三、對外關係及主要貿易國家占比
泰國外交採取中立外交政策,與世界各國及周邊鄰國均維持友好關係,亦積極參與東協組織(ASEAN)及聯合國(UN)之相關會議及活動。目前與全球179個國家有正式外交關係,有29個國際組織常設在曼谷。
泰國位居中南半島之心臟地帶,地處戰略要衝。基於地理位置、擬於東協會員國中爭取領導地位,故與中國大陸往來密切。近年來,中國大陸在國際間經貿實力提升,東協與中國大陸自由貿易協定(Free Trade Agreement, FTA)生效後,兩國經貿市場依存度不斷增加,中國大陸已成為泰國第一大進出口市場。2021年至2025年間泰國政府將強化與西方政府關係,重啟歐盟與泰國FTA談判;亦與日本加強經濟夥伴關係,進行雙邊FTA談判。
對外貿易方面, 2018年泰國主要出口目的地國家為美國(12.8%)、中國大陸 (11.9%)、日本(10%)、越南(4.9%)等,主要進口來源國家為中國大陸(21.2%)、日本(14%)、美國(7.3%)、馬來西亞(5.4%)等。2018年主要輸出項目為機械設備(42.9%)、製成品(12.9%)、食品(12.7%)、化學製品(9.9%)等;主要輸入項目為機械設備(35.4%)、製成品(17.4%)、礦物質、燃料及潤滑劑(15.3%)、化學製品(10.7%)等。
四、與我國雙邊貿易
與我國貿易方面,2020年我國對泰國出口52.89億美元,進口45.38億美元,貿易順差7.51億美元。2021年1月我國對泰國出口金額5.64億美元、進口4.73億美元,貿易順差0.91億美元。對泰國進出口貨物結構方面,2020年我國出口至泰國主要產品為電機設備及零件(38.38%)、機器及機械用具及其零件(10.55%)、鋼鐵(6.94%)、塑膠及其製品(6.72)等。自泰國進口主要產品為電機設備及零件(29.3%)、機器及機械用具及其零件(22.47%)、鐵道及電車道車輛以外之車輛及其零件與附件(6.56%)、塑膠及其製品(4.4)等。
五、外部評等及排名
目前國際三大信評機構中,惠譽(Fitch)、標準普爾(S&P)及穆迪(Moody’s)分別核予泰國BBB+、BBB+及Baa1主權債信評等。惠譽(Fitch)未來展望為穩定;標準普爾(S&P)於2020年4月13日因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引發經濟與社會不確定性,延遲議會制度改革進程,未來展望由正向調整為穩定。穆迪(Moody’s)於2020年4月21日因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致該國經濟衰退、社會對立衝突持續,將未來展望調整由正向調整為穩定,
依據COFACE經濟研究評比,泰國景氣指標為A3,國家風險等級為A4,屬可接受風險(Acceptable Risk)。依據Euler Hermes經濟研究分析,泰國國家評等為B2,中期評等分為B,短期評等為2,屬中等風險(Medium)。
世界經濟論壇公佈最新「2019全球競爭力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Index 4.0報告」資料,泰國競爭力排名在全球141個參評經濟體中排名第40名,較前一年度38名,退步2名。國際透明組織(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公布的「2020年貪腐印象指數(Corruption Perceptions Index 2020)」報告,泰國在180國家或地區當中排名第104名,與阿爾巴尼亞(Albania)、阿爾及利亞(Algeria)、象牙海岸(Cote d'Ivoire)、科索沃(Kosovo)、薩爾瓦多、越南列同一等級,排名較前一年度101名,退步3名。世界銀行公布「Doing Business 2020」經商環境報告,泰國經商容易度排名(Ease of Doing Business Ranking)在全球190個經濟體排名第21名,較上年度排名第27名,進步6名。
六、綜合評述
近年來受全球經濟放緩及泰國長期結構性限制(包括投資放緩與生產力成長緩慢)影響,泰國經濟成長趨緩,該國政府為因應經濟成長放緩,透過寬鬆貨幣政策、推動東部經濟走廊(EEC)交通建設及政府減稅等財政刺激方案以維持經濟成長,惟2020年受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影響,商品出口與服務產值重挫,經濟呈現衰退2018年至2020年實質GDP成長率分別為4.1%、2.4%、-6.1%。預估2021年國內外需求逐漸恢復、經濟回穩,2021年實質GDP成長率為3.6%。
泰國擁有充裕外匯存底與相對較低外債,經濟基本面穩健,為外部衝擊提供足夠緩衝,2019年至2021年外債占GDP比重分別為33.1%、34.1%、32.5%;外債占出口比重分別為52.7%、69%、60%;外匯存底支付進口能力分別為9.47個月、10.28個月、10.41個月。
整體而言,泰國經濟仰賴國際貿易,出口產業多樣化(包括觀光旅遊業、汽車零配件、農產品、電子零件及有機化學品等),為亞洲經濟帶中心及東協(ASEAN)重要成員之一,擁有豐富外匯存底。近年來政府為吸引外人投資,提出各項優惠措施、與多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拓展出口。惟泰國基礎建設不足、人口老齡化、欠缺熟練勞動力、家計部門債務高、政治不確定等因素,對泰國經濟前景構成下行風險。

參考資料
中華民國外交部、經濟部國際貿易局、經濟部投資業務處、CIA、EIU、IMF、IHS Markit、World Bank、國際透明組織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世界經濟論壇、Standard & Poor's、Moody’s、FITCH、COFACE、Euler Hermes、Asian Development Bank (ADB)等。

中國輸出入銀行版權所有 The Export-Import Bank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開關 視窗建議寬度1920*1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