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首頁亞洲韓國
:::

基本國情

+more
●地理位置:位於東北亞、韓半島南半部。 ●首都:首爾(SEOUL)。 ●面積:100,364平方公里。 ●人口:51,966,948 (2023 est.)。 ●語言:韓語。 ●宗教:佛教、基督教、天主教。 ●幣制:韓元(Won)。 ●匯率:1美元兌1289.4韓元(2023年底)。 ●政治制度:立憲共和政體。 ●主要輸出項目(2022年):機械和運輸設備(50.7%)、化學品及相關產品(15.5%)、製成品(12.0%)、礦物燃料(9.5%)。 ●主要輸入項目(2022年):機械和運輸設備(30.3%)、礦物燃料、潤滑劑及相關材料(29.9%)、化學品及相關產品(10.4%)、雜項製造業產品(9.0%)。 ●主要出口國家(2022年):中國大陸(22.8%)、美國(16.1%)、越南(8.9%)、日本(4.5%)。 ●主要進口國家(2022年):中國大陸(21.1%)、美國(11.2%)、日本(7.5%)、澳大利亞(6.1%)。 ●我對該國輸出(2023年):18,205.25百萬美元。 ●我自該國輸入(2023年):28,418.77百萬美元。 註: 1.地理位置、首都、面積、語言、宗教、幣制及政治制度等資料取自外交部,國家相關資訊。 2.人口資料取自CIA資料。 3.匯率、主要輸出入項目、主要進出口國家等資料取自EIU資料。 4.我國對該國輸出入貿易額取自國貿署,中華民國進出口貿易統計。
回到首頁亞洲韓國綜合評論大韓民國(韓國)政經概況
:::

大韓民國(韓國)政經概況

編輯: 張珮瑩

2020/12/22列印

一、政治概況
大韓民國(以下簡稱韓國)為立憲共和政體,大統領為國家元首,亦為實際上行政首長、三軍統帥及國務會議主席;大統領採直接選舉,單一任期,任期5年。國會於2016年12月9日通過對前任大統領朴槿惠彈劾案,2017年3月10日憲法裁判所裁決定讞,朴槿惠遭罷免去職;2017年5月9日大統領選舉,由共同民主黨籍(Minjoo Party, Together Democratic Party,簡稱DP)文在寅勝選,出任韓國第19屆大統領。下屆選舉預訂於2022年5月舉行。
內閣為韓國最高之行政中心,文在寅大統領於勝選翌(10)日提名曾任4屆國會議員、前大統領盧武鉉發言人之全羅南道知事李洛淵(Lee Nak-Yon)出任總理。2020年1月李洛淵總理為參選國會議員請辭,1月14日文在寅大統領提名曾任韓國國會議長及產業資源部部長丁世均,接替擔任總理。2020年4月選舉李洛淵帶領共同民主黨籍(DP)進入議會多數席位,李洛淵未來將有可能成為大統領參選人。
國會為最高立法機構,採一院制,國會議員任期4年,300議席,其中253席由全國253個選區民選產生,餘47席為全國不分區議員。
最近一次國會選舉於2020年4月15日舉行,主要政黨席次分別為DP/TCP (共同民主黨及其盟友Together Citizens’Party )174席、主要反對黨UFP/FPK (United Future Party 與 Future Korea Party)103席,執政黨議席過半、具主導地位。下屆國會選舉預訂於2024年4月舉行。
政治穩定方面,南北韓高峰會(Inter-Korean Summit)曾於2000年、2007年於平壤舉行。2011年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簡稱北韓)金正恩世襲領導人地位,雖宣誓促進經濟改革,惟肆行核試及試射飛彈。2017年文在寅大統領就任後表達改善南北韓關係意願,北韓領導人金正恩釋出善意,2018年4月27日雙方在邊境板門店舉行第3次南北韓高峰會,文在寅大統領與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共同越過邊界,為1953年韓戰後北韓領導人首次踏上韓國土地,會議就全面停止敵對行為等達成共識,共同發表「板門店宣言」。雙方於2018年5月27日在板門店舉行第4次南北韓高峰會,文大統領支持度飆升,2018年9月19日雙方在平壤舉行峰會,簽署協議「平壤共同宣言」。
2020年6月北韓切斷與韓國之溝通聯繫,6月16日拆除設在南北韓邊境城市開城的兩韓共同聯絡辦事處,此為2018年取得進展之逆轉。儘管目前關係有所緩和,但溝通管道仍未恢復,文在寅大統領可能會持續透過外交和人道主義措施,努力改善與北韓關係。
因前大統領朴槿惠貪腐醜聞,凸顯韓國之公司治理問題,尤其慮及推動經濟中持續主導地位之財閥(家族企業集團)在經濟中占主要地位問題;2020年4月國會選舉,執政黨與其盟友於議會中取得過半席位,協助文在寅政府在創造就業機會、勞動力市場自由化和起訴制度改革等提供重要支持。2020年全球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以下簡稱新冠肺炎)疫情,雖然政府防疫有成,但疫情對經濟造成衝擊,政府鼓勵國內對研發增加投資,減少對技術、高科技材料之的依賴,擬將出口導向型經濟轉向創新及創造力發展。

二、經濟概況及展望
韓國主要農作物為稻米及小麥等雜糧,主要礦藏為鐵礦、稀土類、鉛及鋅礦等。
估計2020年平均每人GDP為31,910美元,產業結構中農業、工業及服務業占GDP產值分別約為1.8%、35.6%、62.6%,2020年7月韓國人口數約5,183萬5,110人。
(一)、總體經濟
2017年歷經大統領補選、北韓數度試射導彈及進行核爆、中國大陸因韓國部署美軍高空防禦系統(THAAD)對韓實施經濟報復措施、美國總統川普要求修改韓美自由貿易協定(Free Trade Agreement,以下簡稱FTA),以及鋼鐵、造船等產業進行重整等政經不利情勢,惟在全球景氣復甦及對資訊科技(IT)產品需求增加,半導體等出口增加,企業設備投資及營建投資等顯著成長,2017年實質GDP成長率3.2%。
2018年2月舉辦平昌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帶動民間消費成長,2018年4月初美、中開啟關稅衝突,全球貿易風險驟升,在貿易環境不確定環境下出口衰退、企業投資下降,2018年實質GDP成長率2.9%。2019年美中貿易衝突、日本對韓國採取出口管制措施、英國脫歐及香港大型示威活動之影響,出口衰退,實質GDP成長率2.0%。
2020年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採行大規模檢測、接觸者追蹤、檢疫、封鎖措施,疫情於上半年造成嚴重經濟萎縮,政府防疫有成,隨後在第3季經濟出現強勁反彈,然而,實質GDP成長率仍低於正常水準,估計2020年實質GDP成長率為萎縮1.1%。
後疫情時代國內經濟活動將受益於有效的疫情控制措施、及具針對性的就業、家庭收入財政支援措施,預估2021年外部需求出現反彈,隨半導體、電子設備和醫療保健產品出貨增加,加以民間消費推動,隨著工資持續上漲及更多產品在海外生產,經濟將更加依賴國內需求和服務業產出,預計2021年韓國將可成為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成員中第1個經濟恢復疫情前水準的國家,預估2021年實質GDP成長率3.0%。
(二)、通貨膨脹
2017年因食品、公用事業價格飆升影響,通貨膨脹率平均1.9%,惟尚低於央行設定2.0%目標。2018年反應經濟活動放緩,國內需求疲弱導致通貨膨脹受到抑制,9月份食品價格上漲、通貨膨脹率與上年同期相較攀升至2.0%,12月份則因房地產市場過熱之降溫政策、房地產價格回落,致通貨膨脹率與上年相較放緩為1.3%,2018年全年通貨膨脹率平均1.5%。
2019年9月消費者價格指數與上年同期相較下降0.4%,為韓國自1965年開始編制通脹數據以來的首次負值;由於食品價格通貨膨脹疲弱,全年消費者價格指數持續低於1%,加以相對較低的油品價格,2019年全年通貨膨脹率平均0.4%。
韓國為全球最大石油和液化天然氣(LNG)進口國之一,易受全球能源價格波動影響,國際油價低迷為通貨膨脹的下行壓力,2020年受到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通貨膨脹趨勢疲弱,3月以來,消費者價格與上年同期相較持續低於1%,社交距離、民眾對感染的持續恐懼限制消費者支出,估計2020年全年通貨膨脹率平均0.5%。
隨商業活動持續恢復,消費者對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開發取得早期成功消息之鼓舞,通貨膨脹將於2021年溫和上升;但,韓元對美元走強、降低進口價格,限制價格上漲,預估2021年通貨膨脹率平均1.3%。
(三)、財政情況
2017年受強勁經濟發展,財政收入連續3年超過原訂目標,因營建工程、社會福利支出增加及7月通過就業創造計畫100億美元補充預算,2017年財政盈餘占GDP比重為1.3%。2018年起企業所得稅稅率、個人所得稅稅率提升,政府收入增加,2018年財政盈餘占GDP比重為1.6%。
2019年擴張性財政政策,支持軍事改革計畫,國防預算增加8.8%,對消費者各種補貼和對中小企業財政支持等,國防支出、社會福利成長將部分抵消基礎建設支出的下降,2019年財政支出占GDP比重為23.8%、較2018年21.4%為高,2019年財政收入占GDP比重為23.1%、與2018年占比相同,2019年轉呈財政赤字占GDP比重0.6%。
2020年因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估計2020年政府債務占GDP比重44.9%、較2019年38.7%為高,2020年財政收入占GDP比重22.6%、低於2019年,2020年財政支出占GDP比重28.3%、高於2019年,估計2020年財政赤字占GDP比重5.7%。
(四)、對外貿易及國際收支
2017年、2018年全球對半導體、石化產品需求強勁,出口值呈遞升趨勢,由2016年5,119億美元,於2017年提高為5,803億美元,2018年再升至6,263億美元。隨出口成長、由生產投入原料之需求推動進口成長,國際油價直至2018年第3季均呈上揚趨勢,帶動進口值亦逐年增加,2017年進口值由2016年3,955億美元,提高為4,667億美元,2018年再升至5,162億美元。2017年、2018年貿易順差呈遞減情形,由2016年1,165億美元、降至1,136億美元、2018年再降至1,101億美元。服務帳及所得帳均呈逆差,2017年、2018年經常帳盈餘752億美元、775億美元,經常帳盈餘占GDP比重分別為4.6%及4.5%。
中國大陸為韓國之第1大出口目的地及進口來源國,美國位居第2,2019年因美中貿易衝突、全球消費電子產品週期放緩、半導體出口值下降,出口值降至5,620億美元、年減10.27%,全球貿易放緩,進口值降至4,851億美元、年減6.02%,貿易順差降至769億美元,經常帳盈餘600億美元,占GDP比重為3.6%。
2020年因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全球非接觸式商業和遠程工作趨勢下,對電子產品的需求強勁,消費類電子設備記憶晶片、通信設備、顯示面板出貨增加;第4季新冠肺炎(COVID-19)防疫措施放寬及假日購物旺季,推動海外市場的消費者支出。預估商品出全球貿易由2020年低谷回升,將在2021年復甦;2021年韓國電子產品、醫療保健產品保持旺盛的需求,車輛、汽車零配件出貨也將恢復。然而,外部性仍將易受中美貿易、包括中國大陸在內的地區鄰國競爭加劇之影響,估計2020年、2021年貿易順差770億美元、872億美元,經常帳盈餘占GDP比重分別為3.9%、4.0%。
(五)、匯率
2017年美元走弱,2017年底韓元(Won)兌美元價位由2016年底之1,208韓元兌1美元,升值為1,071韓元兌1美元。2018年美國升息、第4季油價下跌,2018年底韓元呈現貶值,匯率為1,118韓元兌1美元。
近年韓元在1,100韓元兌1美元上下約10%窄幅區間內波動,2019年韓國銀行(the Bank of Korea,央行)與他國同步調降利率,韓國出口減少導致韓元貶值,2019年底匯率為1,158韓元兌1美元。
2020年韓元匯率因經常帳盈餘、經濟復甦而得到提振,在美國寬鬆貨幣政策環境下,估計2020年底韓元匯率為1,107韓元兌1美元。
(六)、外債情況及外匯存底
韓國外匯存底迭創新高,2018年、2019年底外匯存底分別為3,987.8億美元、4,037.05億美元;外債總額分別4,048億美元、4,309億美元;外匯存底、外債總額餘額差距不大。
2018年、2019年底外匯存底支付進口能力分別為7.37個月及7.86個月,債負比率為5.4%及6.7%;外債占GDP比重分別為23.5%及26.2%;外債占出口比重分別為52.9%及60.5%;短債占外債比重均為27.68%;短債占外匯存底比重分別為30.87%及29.13%。
估計2020年底外債總額為4,589億美元,債負比率6.6%,外債占GDP比重28.0%,外債占出口比重為71.4%,估計2020年底外匯存底4,221.51億美元,外匯存底支付進口能力9.44個月,短債占外債比重27.68%,短債占外匯存底比重27.18%。整體而言,韓國外債占GDP比重趨勢尚屬穩定,外匯存底支付進口能力穩健,債負比率正常。

三、對外關係及主要貿易國家占比
韓國政府對外政策,除重視美、中、日、俄等周邊四強關係,亦積極深化與東協互動,力促推動「新北方政策」及「新南方政策」,藉由韓半島和平及貿易多元化促進東亞地區和平繁榮,冀盼與區域內國家建立「以人為中心之和平暨繁榮共同體」。
韓國為聯合國會員國,為亞洲開發銀行(ADB)、20國集團(G-20)、亞太經濟合作(APEC)、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世界貿易組織(WTO)、東亞峰會(EAS)等國際組織之成員。
韓國政府過去10年致力推動對外洽簽自由貿易協定(FTA),目前已生效執行FTA達16個,涵蓋58個國家。2020年11月15日韓國與東協(ASEAN)10國、中國大陸、日本、澳大利亞及紐西蘭等15國共同簽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RCEP)」,預計於2021年生效。
對外貿易方面,2019年韓國主要輸出項目為機械和運輸設備(57.1%)、製成品(13.3%)、化學品及相關產品(12.2%)、雜項製造業產品(7.9%)等;主要輸入項目為機械和運輸設備(31.0%)、燃料、潤滑劑及相關材料(27.4%)、製成品(10.3%)、化學品及相關產品(9.7%)等。
2019年韓國主要出口目的地國家或地區為中國大陸(26.8%)、美國(12.1%)、越南(8.0%)、香港(7.6%)等,主要進口來源國家為中國大陸(19.9%)、美國(11.0%)、日本(10.2%)、沙烏地阿拉伯(4.9%)等。

四、與我國雙邊貿易
近年我國與韓國貿易往來,我國呈貿易逆差,2019年我國對韓國出口值169億1,722.84萬美元、進口值177億4,132.90萬美元,貿易逆差8億2,410.06萬美元。2020年1~11月我國對韓國出口金額137億2,252.64萬美元、進口185億1,251.53萬美元,貿易逆差47億8,998.88萬美元。
對韓國進出口貨物結構方面,2019年我國對韓國出口產品以電機與設備及其零件(49.05%)、礦物燃料、礦油及其蒸餾產品(25.18%)、機器及機械用具及其零件(5.65%)等為主。我國自韓國進口主要產品以電機與設備及其零件(49.22%)、礦物燃料、礦油及其蒸餾產品(9.75%)、有機化學產品(9.48%)等為主。

五、外部評等及排名
國際信評機構標準普爾(S&P)、惠譽(Fitch)及穆迪(Moody's)目前分別核予韓國主權債信評等為AA、AA-及Aa2,評等展望皆為穩定。依據COFACE經濟研究評比,韓國在景氣指標為A1,國家風險評估等級為A3,屬尚可接受風險(Quite acceptable Risk)等級;依據Euler Hermes經濟研究分析,韓國在國家風險評估等級為A1,中期評等分為A(次低風險)、短期評等為1(風險最低)。
世界經濟論壇2019年10月公佈最新「2019 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Index 4.0」資料,韓國在全球141個參評經濟體中,競爭力排名第13名,較上一年度15名、進步2名。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2020年6月公布「2020 世界競爭力報告World Competitiveness Ranking 2020」,韓國在63個參評經濟體排名第23名,較上一年度28名、進步5名。國際透明組織(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公布「2019年貪腐印象指數(Corruption Perceptions Index 2019)」報告,韓國在180個國家或地區中排名第39名,與聖文森及格瑞那丁(Saint Vincent and the Grenadines)列同一等級,較上一年度45名、進步6名。根據世界銀行(World Bank)發布之2020年經商容易度調查(Ease of Doing Business),韓國於評比190國名列第5名,與上年度排名相同。

六、綜合評述
韓國在多元化工業基礎下,國內教育體系完善,公共部門提供高額研發支出,躋身為高端電子產品領導國家之列,係國民所得為高收入之先進經濟體。
韓國近年經濟成長仍與全球貿易前景、該國出口等保持密切關連,存在倚重對外部門之經濟不確定性風險,並存在與北韓地緣政治風險。
2019年美中貿易衝突、日本對韓國採取出口管制措施、英國脫歐及香港大型示威活動之影響,出口衰退,實質GDP成長率2.0%。2020年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全球貿易放緩,2020年於上半年造成嚴重經濟萎縮,韓國政府防疫有成,隨後在第3季經濟出現強勁反彈,估計2020年實質GDP成長率為萎縮1.1%。
估計2020年通貨膨脹率平均0.5%,擴張性財政政策、財政赤字占GDP比重5.7%,經常帳盈餘占GDP比重3.9%,債負比率6.6%,外匯存底支付進口能力為9.44個月,整體而言,外匯存底支付進口能力穩健,債負比率正常。

參考資料:外交部、經濟部國際貿易局、經濟部投資業務處、外貿協會全球資訊網、CIA、WEF、EIU、IMF、IHS Markit、World Bank、國際透明組織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世界經濟論壇、Standard & Poor’s、Moody’s、FITCH、IMD、COFACE、Euler Hermes等。

中國輸出入銀行版權所有 The Export-Import Bank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開關 視窗建議寬度1920*1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