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首頁中南美海地
:::

基本國情

+more
地理位置 位於加勒比海Hispaniola島西部,東與多明尼加接壤,西與古巴隔海相望。 首都 太子港(Port-au-Prince)。 面積 27,750平方公里。 人口 11,470,261人 (2023 est.)。 宗教 天主教、基督教、伏都教(Voodoo)。 語言 官方語言為克雷奧語(Creole)與法語併行。 幣制 古德(Gourde, HTG)。 政治制度 共和國。 匯率 1 USD ﹦131.8 Gourde (2023年底)。 主要輸出項目 成衣、精油、回收資源、可可、芒果、鰻苗、龍蝦。 主要輸入項目 糧食、礦油、工業製品、機械及運輸設備、化工製品、食用油。 主要出口國 美國(84%)、多明尼加(3.2%)、加拿大(3%)及墨西哥(2.1%)。 主要進口國 美國(20.7%)、中國(18.8%)、荷屬安地列斯(15.7%)及印尼(8.5%)。 我對該國輸出 17.57百萬美元(2023年)。 我自該國輸入 7.64百萬美元(2023年)。 註: 1.地理位置、首都、面積、宗教、語言、幣制、政治制度、主要輸出入項目、主要進出口國家等資料取自外交部,國家相關資訊。 2.人口資料取自CIA。 3.匯率資料取自EIU。 4.輸出入貿易額取自國貿署,中華民國進出口貿易統計。

相關網站

回到首頁中南美海地綜合評論海地政經概況
:::

海地政經概況

編輯: 張峰斌

2020/09/30列印

一、政治概況
海地位於加勒比海伊斯巴紐拉島(Hispaniola)西部,東與多明尼加接壤,西與古巴隔海相望。1502年成為西班牙殖民地。1697年西班牙將伊斯巴紐拉島西部割讓予法國,海地成為法國殖民地,1804年海地脫離法國獨立。
海地政黨林立,行政及立法部門相互掣肘,政局發展不穩定,示威遊行及抗爭頻繁,其中主要政黨包括:光頭黨(PHTK)、沖洗家庭(FANMI LAVALAS, FL)、真理黨(VERITE)、KID黨、AAA黨、團結聯盟(INITE)、OPL黨、海地進步解放新盟(LAPEH)等。
海地國會分為參議院與眾議院兩院,參議院共有30席,參議員任期6年,每2年改選1/3,眾議院共有119席,眾議員任期4年。參議院議長任期1年兼任國會議長,眾議院議長任期1年兼任國會副議長,兩院議長由議員互選產生。
海地於2016年11月20日舉行總統大選第一輪投票,海地臨時選舉委員會(CEP)於2017年1月3日公布選舉結果,PHTK黨候選人摩依士(Jovenel Moise)以55.6%得票率當選並於2017年2月7日就任海地共和國第58任總統,任期5年。
近年來海地持續通貨膨脹,物價飆漲,失業率攀高,經濟危機,造成人心惶惶,加以國家財政及加勒比石油基金(PetroCaribe)案資金流向問題,2017年9月數千民眾上街訴求總統摩依士下台;2018年7月海政府宣布調高油價50%,引發嚴重群眾暴動,總理引咎辭職,8月總統任命塞雍(Jean Henry CEANT)擔任總理並成立新政府,紛爭暫息;2019年2月公布PetroCaribe審查報告,因總統旗下公司涉非法挪用該基金款項,引發抗議風潮,眾議院以93票,超過2/3通過不信任投票,罷黜總理及其內閣,4月總統任命拉本燮(Jean Michel LAPIN)擔任總理,引發爭議,總統爰於7月任命年僅38歲前財經部官員麥威廉(Fritz William Michel)擔任總理,因反對陣營參議員杯葛致新政府成立破局,國家陷入無政府狀態,9月因連續缺油問題,再度引爆群眾抗議風潮,激進反對陣營同年11月起草萬豪酒店(Marriott)協定,訴求總統即刻下台,政治危機愈演愈烈,朝野多次協商共組新政府未果。
國會原訂2019年10月舉辦之大選因選舉法、預算法遭擱置未能如期舉行,眾議院全數席次及參議院2/3席議員任期於2020年1月13日到期後因法定員額不足無法開議,摩依士總統爰於同年3月2日宣並任命前總理塞雍內閣前環境部長朱特塞(Joseph Jouthe)擔任總理,3月4日新政府成立,政治紛爭自此暫時平息。
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的影響將在短期內推動經濟政策制定,面對日益加劇的經濟困難(尤其是對數百萬的海地貧困者而言)將擴張財政和寬鬆貨幣,但如果沒有國際援助及以貨幣融資財政赤字,政府將無法提供政策寬鬆。到目前為止,雙邊國家捐助者和多邊國家金融機構提供約2.9億美元的財政援助,以及超過340億古德(Gourde)的貨幣融資,使政府得以實施小額現金轉移計畫以支持工人和家庭並增加醫療保健支出量能,但撥款進度的落後和數量不足將使該國難以滿足其需求。
COVID-19大流行在該國造成的健康和經濟危機導致原已充滿挑戰的政治環境帶來沉重的壓力,惟政府現在必須面對COVID-19大流行以及因政治危機、政治權威薄弱、合法性質疑和公共財政結構薄弱的經濟危機,新的緊張情勢可能會出現。

二、經濟概況及展望
(一)、總體經濟
海地面積約2萬7,750平方公里,位於加勒比海第二大島西班牙島上,其地理形狀有如一個珠鍊上的墜子,因此有「安地列斯群島之珠」的稱號。依據CIA估計,2020年7月海地人口約有1,106萬7,777人,95%為黑人,5%為白人和混血人種。海地基礎建設不足,工業基礎薄弱,主要為加工製造、紡織、製鞋、製糖、麵粉、水泥等。自主農業是主要經濟產業,耕作技術落後,全國20.4%人口從事農業生產,可耕地面積55.5萬公頃,糧食無法自給,稻米仰賴進口,主要經濟作物有咖啡、芒果、棉花、可可、大米、玉米、高梁、香蕉、甘蔗及酪梨等。主要礦藏有鋁礬土、金、銀、銅、碳酸鈣、花崗石、鐵等,其中花崗石開採頗具規模,鋁礬土儲量最多,約1,200萬噸,也有一些林業資源。僑匯及觀光收入是外匯主要來源之一,大部分遊客來自美國和加拿大,主要港口有太子港和海地角。
海地也是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之一,預估2020年人均所得僅653美元,全國約60%的人生活在貧窮線之下,只有20%的居民能獲得自來水供應。工業、商業及服務業集中於首都太子港地區,其餘地區經濟發展落後,城鄉差距明顯。根據經濟部資料,海地2018年服務業產值占GDP比重52.6%,農業及工業則分別占20.4%及18.7%。
因馬修颶風造成廣泛的破壞的重建以及2016年的選舉動盪引發的不確定性之後,投資環境趨於樂觀,海地2017/2018年(2017年10月1日至2018年9月30日)之經濟成長率由2016/17年之1.2%增至1.5%;受公共和私人投資減少及貿易量減少影響,2018/2019年實質GDP成長率降至衰退0.9%。
展望未來,COVID-19大流行將打擊海地的經濟,在全球需求下降和國內經濟活動下滑的情況下,2019/20年度實質GDP成長率將降至衰退4.7%,預估2020/21年度經濟呈現些微的復甦,實質GDP成長率升至成長1.7%。該國因缺乏國際金融援助將阻礙政府刺激消費和投資的能力,加上颶風的威脅,對經濟成長的風險源於日益增加的不安全感和持續的社會動盪對企業和消費者信心的影響。
(二)、通貨膨脹
海地屬於小型新興市場經濟體,糧食占消費者物價指數高達50%,且極易受氣候因素與價格波動影響。此外貨幣古德(Goude)貶值也會提高消費財與資本財的進口成本。由於持續的貨幣融資致通貨膨脹壓力,以及政治不穩定造成貨幣貶值,加上颶風的威脅等綜合因素影響,海地CPI年增率由2017年10.7%攀升至2018年12.5%,2019年再升至18.7%,通膨嚴重。
展望未來,因應COVID-19產生財政赤字的貨幣融資將擴大現有的通膨壓力。2020年平均CPI年增率將達到23.7%。由於經濟將恢復成長,通膨壓力將略微減輕,2021年CPI年增率可望降至15.0%,惟物價壓力仍高。
(三)、財政情況
海地經濟發展仰賴全世界各國及相關國際及民間組織援助,包含基建、環境、衛生及社會救助等各領域,國際援助占海地政府預算30-40%,其中最大援助方為美洲開發銀行(IDB)每年援贈約2億美元,其次為美國、歐盟、加拿大及法國。國際援助的流入量在2010年達到高點後隨即穩定下來,致政府更加依賴PetroCaribe(由委內瑞拉贊助的石油融資聯盟)的收入以彌補其財政赤字。惟自2015年以來,委內瑞拉持續的經濟危機,PetroCaribe的基金幾乎全部枯竭,捐助者的援助也減少致政府被迫向中央銀行尋求援助,以滿足財政融資缺口,2017至2019年海地財政赤字占GDP比率分別為1.9%、1.7%、2.4%。
展望未來,因應COVID-19產生財政赤字的貨幣融資,2020年財政赤字占GDP比率將升至7.1%,2021年降至4.2%,財政赤字依然偏高。
海地在今(2020)年3月4日新政府成立上任後,IMF同意重啟貸款談判,因COVID-19致經濟持續惡化,貨幣大幅貶值,IMF迅速核准1.116億美元緊急紓困貸款,並擬與海政府續商因政府數度更迭延宕逾一年之「人員監管計畫」(Staff Monitored Program)推進貸款援助,另歐盟同意提供1.65億歐元執行抗疫計畫,美洲開發行(IDB)宣布支援海地5,000萬美元對抗疫情,並將推動執行能源、基建及平價住宅計畫,將對復甦海地經濟大有助益,後續發展值得密切注意觀察。
(四)、就業情況
因長期政治及經濟問題,導致海地人移居海外者約130萬人,其中移居美國超過100萬人。社會貧富懸殊,僅10%人口屬富裕階段,20%屬中產階級,其餘多數民眾均十分窮困。海地工業略具基礎,惟因政經局勢不穩定,水電設施缺乏及治安不佳問題,雖勞工薪資低廉,外商仍不願投資,導致失業率居高不下,據CIA資料指出,海地普遍的失業和就業不足;超過三分之二的勞動力沒有正式工作,缺乏就業機會仍是該國之重大問題。
(五)、對外貿易及國際收支
海地缺乏製造業基礎,對進口依賴度極高,因此貿易帳和經常帳常年處於雙赤字狀態。因進口增幅大於出口,致海地2018年貿易赤字由2017年之28.59億美元增至34.69億美元,2018年經常帳赤字占GDP之比率由2017年10.3%降至7.0%。2019年因出口增幅大於進口,海地貿易赤字降至31.99億美元,經常帳赤字占GDP之比率降至6.4%。
展望未來,由於COVID-19大流行對貿易和匯款的影響,海地2020年貿易赤字將降至24.51億美元,經常帳赤字占GDP之比率增至10.2%;2021年貿易赤字將增至26.01億美元,經常帳赤字占GDP之比率降至9.2%。
(六)、匯率
海地中央銀行(Banque de la Republique d’Haiti,簡稱BRH) 採管理性浮動匯率制度,以維持匯率穩定。受到政治不穩定因素影響,海地貨幣古德(Gourde)兌美元匯率由2017年底63.7兌1美元貶至2018年底77.2兌1美元。2019年底古德兌美元匯率再貶至92.0兌1美元。
展望未來,受政治動盪、高通膨壓力和大量的經常帳赤字將導致古德持續貶值,2020年底古德兌美元匯率貶至130.1兌1美元,2021年底續貶至140.2兌1美元。
(七)、外債情況及外匯存底
海地2017~2019年外債總額分別為21.7億美元、22.13億美元及23.59億美元,外債占GDP比率分別為25.46%、23.73%與28.50%。海地2020年及2021年外債總額將分別為27.04億美元及27.96億美元,外匯存底金額分別為20.05億美元及21.79億美元,外債總額略大於外匯存底。另海地2017~2019年外債占出口比率分別為64.55%、63.46%及66.70%,短期外債占整體外債比率分別為0.10%、0.10%及0.09%,債負比率分別為0.59%、1.29%及1.47%,外匯存底支付進口能力分別為5.98個月、5.48個月及4.86個月。整體而言,海地外匯存底支付進口能力尚可,外債之短期到期償付壓力不高。然而,因海地屬小型經濟體,經濟自主性低,容易受外部因素衝擊,進而影響海地之償債能力。

三、對外關係及主要貿易國家占比
在國際關係方面,海地是世界貿易組織(WTO)、美洲國家組織(OAS)與加勒比海共同體(Caricom)會員國,海地對外奉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海地與大部分國家建交,目前包括我國在內有19國在海地設有大使館。
美國是海地最大的貿易夥伴,美國為海地提供雙邊援助以及國際組織提供的貼現援助並允許美國海外私人投資公司(OPIC)在海地提供計畫的雙邊投資貿易協定。川普(Donald Trump)當選總統後,海地政府最關注的事情是確保繼續獲得援助資金,並防止海地移民從美國大規模驅逐出境,惟2017年11月川普總統宣布終止臨時保護身份(TPS),該方案於1990年起執行,於2018年1月到期,但延長至2019年7月,以允許在特殊制度下居住在美國約55,000海地人返回海地或以其他方式使其合法化。此將對海地經濟產生負面影響,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居住在美國的海地人的家庭匯款。
近年來雙邊緊張局勢致海地與鄰國多明尼加的關係持續緊張,海地對從多明尼加陸運過來的產品實行若干貿易禁令,以期改善稅收徵管和確保質量控制,儘管兩國之間的貿易往來一直很重要。兩國關係將繼續因移民問題而緊張,加上海地持續的政治動盪,特別是在聯合國特種部隊於2019年底離開該國,未來兩國治安、邊界和移民問題仍有待雙方協商解決。
貿易方面,2019年海地之主要出口國為美國(76.9%)、多明尼加(7.0%)、加拿大(3.8%)、墨西哥(1.9%);主要進口國為美國(23.3%)、中國大陸(21.8%)、荷屬安地列斯(13.7%)、印尼(6.2%)。2019年海地主要出口針織或鉤編服裝及衣著(71.66%)、非針織或鉤編服裝及衣著(10.19%)、魚類(4.63%)、精油(3.84%),主要進口礦物燃料(10.27%)、穀物(10.06%)、大宗貨品(9.93%)、針織或鉤編織物(6.49%)。

四、與我國雙邊貿易
海地為我邦交國,我國與海地雙邊貿易規模不大,2019年我國對海地出口約2,648萬美元,進口459萬美元,貿易順差為2,188萬美元。2019年我國出口至海地之主要產品包括穀類(占39.51%)、針織品或鉤針織品(占23.34%)、機器及機械用具及其零件(占9.97%)等;我國自海地進口之主要產品包括鋼鐵(占52.93%)、鋁及其製品(占26.37%)、針織或鉤針織之衣著(占11.62%)等。

五、外部評等及排名
國際信評機構S&P、Moody’s、Fitch目前皆未給予海地國家信用評等。依據Coface經濟研究評比,海地在景氣指標為E,國家風險評估等級為D,屬極高風險(Very High Risk)國家。依據Euler Hermes經濟研究分析,海地國家評等為D4,中期評等D,短期評等4,均為風險最高。
世界經濟論壇公布最新「2019年全球競爭力4.0報告」資料顯示,海地的競爭力排名在全球141個參評經濟體中排名第138名,與上年排名相同。另依國際透明組織(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公布的「2019年貪腐印象指數(Corruption Perceptions Index 2019)」報告,海地在180個國家或地區當中排名第168名,與剛果民主共和國、幾內亞比索及利比亞等國家列同一等級,排名較上年退步7名。另依世界銀行公布的「Doing Business 2020」經商環境報告,海地的經商容易度排名(Ease of doing business ranking)在全球190個經濟體排名第179名,排名較上年進步3名。

六、綜合評述
海地為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之一,預估2020年人均所得僅653美元,全國約60%的人生活在貧窮線之下,社會不穩定,基礎建設不足。海地經濟發展一向仰賴世界各國及相關國際及民間組織伸出援助,未來可能面臨國外援助減少的壓力,惟海地在今(2020)年3月4日新政府成立上任後,IMF同意重啟貸款談判,因COVID-19致經濟持續惡化,貨幣大幅貶值,IMF迅速核准1.116億美元緊急紓困貸款,並擬與海政府續商因政府數度更迭延宕逾一年之「人員監管計畫」(Staff Monitored Program)推進貸款援助,另歐盟同意提供1.65億歐元執行抗疫計畫,美洲開發行(IDB)宣布支援海地5,000萬美元對抗疫情,並將推動執行能源、基建及平價住宅計畫,將對復甦海地經濟大有助益,後續發展值得密切注意觀察。
受COVID-19影響,2020年海地實質GDP成長率將衰退4.7%,CPI年增率增至23.7%,財政赤字占GDP比率升至7.1%,經常帳逆差7.65億美元,經常帳赤字占GDP之比率為10.2%。2020年外匯存底為20.05億美元,支付進口能力為3.88個月。整體而言,海地通貨膨脹率、財政赤字與經常帳赤字占GDP比率皆偏高,惟海地外匯存底支付進口能力尚可,外債之短期到期償付壓力不高。海地因屬小型經濟體,經濟自主性低,容易受外部因素衝擊,影響海地之償債能力。

七、資料來源
中華民國外交部、經濟部國貿局、CIA、ADB、Fitch、Standard & Poor’s、Moody’s、EIU、IHS、WEF、ITC、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World Bank、COFACE、Euler Hermes。

中國輸出入銀行版權所有 The Export-Import Bank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開關 視窗建議寬度1920*1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