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首頁中南美海地
:::

基本國情

+more
地理位置 位於加勒比海Hispaniola島西部,東與多明尼加接壤,西與古巴隔海相望。 首都 太子港(Port-au-Prince)。 面積 27,750平方公里。 人口 11,470,261人 (2023 est.)。 宗教 天主教、基督教、伏都教(Voodoo)。 語言 官方語言為克雷奧語(Creole)與法語併行。 幣制 古德(Gourde, HTG)。 政治制度 共和國。 匯率 1 USD ﹦131.8 Gourde (2023年底)。 主要輸出項目 成衣、精油、回收資源、可可、芒果、鰻苗、龍蝦。 主要輸入項目 糧食、礦油、工業製品、機械及運輸設備、化工製品、食用油。 主要出口國 美國(84%)、多明尼加(3.2%)、加拿大(3%)及墨西哥(2.1%)。 主要進口國 美國(20.7%)、中國(18.8%)、荷屬安地列斯(15.7%)及印尼(8.5%)。 我對該國輸出 17.57百萬美元(2023年)。 我自該國輸入 7.64百萬美元(2023年)。 註: 1.地理位置、首都、面積、宗教、語言、幣制、政治制度、主要輸出入項目、主要進出口國家等資料取自外交部,國家相關資訊。 2.人口資料取自CIA。 3.匯率資料取自EIU。 4.輸出入貿易額取自國貿署,中華民國進出口貿易統計。

相關網站

回到首頁中南美海地綜合評論海地經濟現況與展望
:::

海地經濟現況與展望

編輯: 黃碧玲

2018/12/13列印

(一)總體經濟
依據CIA估計,2017年7月海地人口約有1,064萬6,714人,95%為黑人,5%為白人或混血人種。海地是世界上經濟最不發達國家之一,基礎建設不足,工業基礎薄弱,主要有紡織、製糖、麵粉加工、水泥及燈飾採用進口配件組裝等。海地以農立國,全國38.1%人口從事農業生產,可耕地面積55.5萬公頃,但耕作技術落後,糧食無法自給,主要農產品有咖啡、芒果、可可、甘蔗、稻米、玉米、高粱、木材、香草等。海地主要礦藏有鋁礬土、金、銀、銅、碳酸鈣、花崗石、鐵等,其中花崗石開採頗具規模,鋁礬土儲量最多,約1,200萬噸,也有一些林業資源。旅遊收入是外匯主要來源之一,大部分遊客來自美國和加拿大,主要港口有太子港和海地角。
海地也是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之一,IHS預估2017年人均所得僅767美元,全國約60%的人生活在貧窮線之下,只有20%的居民能獲得自來水供應。工業、商業及服務業集中於首都太子港地區,其餘地區經濟發展落後,城鄉差距明顯。根據CIA估計,海地2017年服務業產值占GDP比重57.3%,農業及工業則分別占21.9%及20.8%。
由於受到乾旱影響農作收成以及馬修颶風襲擊,加上政治不穩定,使政府資本支出的執行進度受限,海地2014/2015年(2014年10月1日至2015年9月30日)與2015/2016年實質GDP成長率分別僅有1.2%及1.4%。2016/17年受到馬修颶風的後續影響,加上選舉不確定因素,投資環境不佳,海地實質GDP成長率亦僅1.2%,低於預期。
展望未來,預測2017/18年度實質GDP成長率將升至3.0%,2018/19年度再升至3.2%,主因是受到基期效應較低,以及2016/17年度第4季馬修颶風過後經濟持續復甦以及相關農作歷經兩年乾旱後恢復生機。此外,美國經濟成長加速,使得海地海外僑匯款流入增加。因海地移民在美國受臨時保護狀態(Temporary Protected Status)措施將於2019年到期,預估海外僑匯款流入將在2019年大幅減少約6%,加上紡織業員工罷工要求加薪,可能影響該產業投資意願,基礎建設不足與產能限制,成為未來經濟下行風險。
(二)通貨膨脹
海地屬於小型新興市場經濟體,糧食占消費者物價指數高達50%,且極易受氣候因素與價格波動影響。此外,貨幣貶值也會提高消費財與資本財的進口成本。由於農作連續2年乾旱,以及政治不穩定造成貨幣古德(Goude)貶值,加上馬修颶風襲擊等綜合因素影響,海地CPI年增率由2015年9.0%攀升至2016年13.8%,2017年再升至14.7%,通膨嚴重。
展望未來,由於糧食供應復甦,海地通膨壓力略微減輕,雖幣值仍然不穩與國際油價走升,預測2018年CPI年增率可望降至11.4%,2019年再降至10.3%,惟物價壓力仍高。
(三)財政情況
海地經濟發展仰賴世界各國及國際及民間組織伸出援手,協助該國基礎建設公共設施,外國援助占海地政府的預算30-40%,其中最大的捐贈者是美國,其次是加拿大和歐盟:美洲開發銀行(IDB)援贈海地1億2,000萬美元協助海地從事交通建設投資、PELIGRE水力發電廠之整建及擴大首都太子港地區之供水服務等基礎。美洲開發銀行對海地援助項目計有22項,總計6億7,500萬美元;法國亦協助海地成立安全部隊打擊邊境走私活動。2015至2017年海地財政赤字占GDP比率分別為6.0%、6.8%、7.2%。展望未來,預測2018年財政赤字占GDP比率將升至7.9%,2019年再降至6.2%,財政赤字依然偏高。
(四)就業情況
因長期政治及經濟問題,導致海地人移居海外者約130萬人,其中移居美國超過100萬人。社會貧富懸殊,僅10%人口屬富裕階段,20%屬中產階級,其餘多數民眾均十分窮困。海地工業略具基礎,惟因政經局勢不穩定,水電設施缺乏及治安不佳問題,雖勞工薪資低廉,外商仍不願投資,導致失業率居高不下,據CIA資料指出,海地2010年之失業率為40.6%,缺乏就業機會仍是該國之重大問題。
(五)對外貿易及國際收支
海地缺乏製造業基礎,對進口依賴度極高,因此貿易帳和經常帳常年處於雙赤字狀態。雖乾旱使得農作出口收入減少,但國際油價下跌,加上政治不穩定影響商業活動,進口亦同時減少,使得海地貿易赤字由2015年24.16億美元降至2016年21.88億美元,經常帳赤字占GDP之比率由2015年8.6%降至2016年5.8%。2017年由於國際油價回升與支應馬修颶風過後重建工程,進口需求增加,海地貿易赤字再升至26.36億美元,經常帳赤字占GDP之比率升至7.5%。
展望未來,國際油價回升,以及馬修颶風過後重建工程進口商品與服務成本升高,預測海地貿易赤字將由2018年29.64億美元升至2019年30.52億美元,但受惠於國外匯入款增加,使得經常帳赤字占GDP之比率由2018年6.3%降至2019年5.0%。
(六)匯率
海地中央銀行(Banque de la Republique d’Haiti,簡稱BRH) 採管理性浮動匯率制度,以維持匯率穩定。受到政治不穩定因素影響,海地貨幣古德(Gourde)兌美元匯率由2015年底56.7兌1美元貶至2016年底67.4兌1美元。2017年底由於海地央行介入干預匯率,古德兌美元匯率升至63.3兌1美元。
展望未來,由於國際油價回升,外幣進口需求增加,預測2018年底古德兌美元匯率貶至66.3兌1美元,2019年底續貶至68.8兌1美元。
(七)外債情況及外匯存底
海地2015~2017年外債總額分別為20.8億美元、21.6億美元及25.1億美元,外債占GDP比率分別為25.08%、28.36%與29.84%。IHS預測,海地2018年及2019年外債總額將分別為26億美元及26.9億美元,外匯存底金額分別為20.8億美元及21億美元,外債總額略大於外匯存底。另海地2015~2017年外債占出口比率分別為66.58%、67.51%及75.08%,短期外債占整體外債比率分別為0.04%、0.04%及0.04%,債負比率分別為0.96%、2.81%及1.19%,外匯存底支付進口能力分別為5.82個月、5.78個月及554個月。整體而言,海地外匯存底支付進口能力尚可,外債之短期到期償付壓力不高。然而,因海地屬小型經濟體,經濟自主性低,容易受外部因素衝擊,進而影響海地之償債能力。

中國輸出入銀行版權所有 The Export-Import Bank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開關 視窗建議寬度1920*1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