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首頁亞洲印度
:::

基本國情

+more
˙地理位置:位於亞洲次大陸,自北方喜馬拉雅山起,經恆河平原及德干高原,向南伸入印度洋,西瀕阿拉伯海,東濱孟加拉灣。 ˙首都:新德里。 ˙面積:328萬7000餘平方公里。 ˙人口:1,399,179,585人 (2023 est.)。 ˙語言:憲法中所列之官方語文有22種,其中印度文及英文居首要地位,政府部門之公文及法律文件皆以該兩種語文為主。 ˙宗教:屬多元宗教文化,印度八成人口信奉印度教,其餘為回教、錫克教、耆那教、佛教、拜火教及基督教等。 ˙幣制:印度盧比(Indian Rupee)。 ˙匯率:1US$=83.27 Indian Rupee (2023年底)。 ˙政治制度:聯邦內閣制。 ˙主要輸出項目(2022年):工程商品(24.2%)、石油產品(20.9%)、寶石及珠寶(8.6%)、藥品(5.6%)等。 ˙主要輸入項目(2022年):石油產品(28.9%)、電子產品(11.2%)、機械(6.2%)、黃金(5.1%)等。 ˙主要出口國家(2022年):美國(17.7%)、阿拉伯聯合大公國(6.9%)、荷蘭(4.1%)、中國大陸(3.3%)等。 ˙主要進口國家(2022年):中國大陸(14.2%)、阿拉伯聯合大公國(7.5%)、美國(7.2%)、沙烏地阿拉伯(6.4%)等。 ˙我對該國輸出:6,010.55百萬美元 (2023年)。 ˙我自該國輸入:2,212.01百萬美元 (2023年)。 註: 1. 地理位置、首都、面積、語言、宗教、幣制、政治制度等資料來自外交部,國家相關資訊。 2. 人口數取自CIA資訊。 3. 匯率、主要輸出入項目、主要進出口國家取自EIU資訊。 4. 輸出入貿易額取自經濟部國際貿易署。
回到首頁亞洲印度綜合評論印度體系概況(新南向國家之一:南亞六國)
:::

印度體系概況(新南向國家之一:南亞六國)

編輯: 潘慧玲

2017/01/05列印

一、銀行體系結構
印度銀行體系係由92家商業銀行、56家區域鄉村銀行以及95,139家信用合作銀行所組成。商業銀行為印度銀行體系之主體(以下銀行體系財務數據均僅包括商業銀行),其中包括27家公營銀行、20家民營銀行、45家外商銀行,據Moody’s報告,2015年度(2014/4/1-2015/3/31),該國銀行體系總資產達印度盧比(Rupee)120兆元(約合1.8兆美元),占該國GDP比重約96%。

(一)公營銀行市占率高
印度銀行體系營運以公營銀行為主,27家公營銀行之整體資產市占率達72%,20家民營銀行市占率22%,45家外商銀行6%。

(二)銀行體系集中度偏高
印度銀行體系集中度有偏高現象,以放款與存款而言,前8大銀行之放款與存款市占率分別達58%與53%。

個別銀行放款市占率方面,第1大銀行State Bank of India市占率為20%,其次如HDFC Bank、ICICI Bank、Punjab National Bank、Bank of Baroda、 Axis Bank及Bank of India等放款市占率分別介於6%~5%間;另個別銀行存款市占率方面,第1大銀行State Bank of India市占率為18%,其次如Bank of Baroda、Punjab National Bank、HDFC Bank、Bank of India及Canara Bank等銀行存款市占率分別介於6%~5%;其他銀行放款及存款市占率均在5%以下,屬寡占市場。

(三)放款產業別集中度尚屬分散
以放款產業別區分,以對基礎建設放款居首位,占印度銀行體系總放款之15%,其他依序為農業放款占14%、不動產放款占11%、金屬製造業及貿易服務放款各占6%、對財務公司放款占5%等,銀行體系放款依產業別區分集中度尚屬分散。

二、銀行業經營現況及展望
2016年9月國際信評機構Moody’s對印度銀行體系未來展望進行定期評估,評估結果仍維持穩定(Stable)看法,主要係因近年受惠於印度總體經濟持續成長以致銀行業經營環境趨於穩定,加以資產品質惡化速度減緩、資金來源相對穩定以及流動性尚佳之故,惟其亦指出印度銀行體系不良放款金額居高不下,未來資產品質仍有弱化壓力,另印度銀行業為增提壞帳準備亦連帶侵蝕其獲利能力,故獲利能力一向不高,此外公營銀行之資本嚴重不足,且因本身資產品質嬴弱恐難自資本市場取得資金,未來若無法獲得政府資金挹注,恐將導致放款成長幅度降至個位數字水準。至於Fitch則於2016年7月將該國銀行體系未來展望由穩定調降為負向(Negative),主要係認為印度公營銀行資本適足性相對不足,除非能獲得鉅額資金挹注以因應資產品質持續惡化及獲利不佳之風險,否則短期內資本不足問題仍難獲得解決。

整體而言,印度總體政經面雖有改善,惟公營銀行獲利不佳、資本不足等經營困境不利因素依然存在,且公營銀行市場占比高,對整體銀行體系發展的影響相對較大。謹分述如下:

(一)資產結構與資產品質
印度銀行體系總資產以放款為大宗,自2009年起平均每年以15%以上幅度成長,至2015年3月底占總資產比重已達七成以上,總資產中除放款外,尚有投資、現金及存放同業等。

資產品質方面,近年來印度銀行業不良放款及重整放款(兩者合計稱為問題資產;Stressed Assets)均呈逐年上升,整體資產品質持續下滑,其中公營銀行資產品質一向較民營銀行為差,且普遍有提存準備不足之情形;據估計2016年度印度整體銀行體系不良放款因配合政府放款資產重新分類規定故呈大幅增加,若加計重整展期放款後之問題資產占總放款之比率則由2015年度之11.1%上升至11.5%,其中公營銀行之不良放款率將近10%,加計重整放款後之問題資產占總放款比重上升至14.5%,至於民營銀行之問題資產占比則上升至4.5%,預期2017年度印度整體銀行體系之資產品質仍有繼續弱化壓力。

由於印度銀行體系放款結構中企業授信戶占比高,不良放款產業別分布以金屬、營建、紡織、水泥、食品加工等產業居多,多數貸款企業負債比率偏高,利息保障倍數偏低,財務結構不佳,一旦遇有經濟不利變化因素,償債能力恐受影響易導致銀行資產品質惡化。

(二)流動能力
2014年6月印度央行宣布各銀行業之流動性覆蓋比率(Liquidity Cover Ratio LCR)自2015年1月底起須達60%標準,並每年調升10%,至2018年底前達到100%;2015年5月再宣布2018年1月起各銀行業之淨穩定資金比率(Net Stable Funding Ratio;NSFR)須達100%標準,以符合Basel Ⅲ對銀行業流動性風險管理之規定。

在資金來源方面,印度銀行體系資金近八成仰賴客戶存款,資金來源相對穩定;近年銀行體系存放比率均持穩在75%左右;整體而言,印度儲蓄率高,另有法定流動準備率(目前為20.75%)加強,整體銀行體系流動性良好。

(三)獲利能力
印度銀行業獲利以利息收入為主,近年受到資產品質惡化影響,獲利能力逐年下滑,尤其公營銀行存在增提呆帳準備的壓力,故獲利表現一向不如民營銀行;2016年度多家印度公營銀行營運出現虧損情形,ROA約介於-0.2%~-0.5%之間,其中又以Bank of India 及Bank of Baroda 2家公營銀行之虧損金額最大,至於民營銀行之ROA則平均約1.6%;預期在放款温和成長以及放款成本居高不下之下,未來印度銀行體系尤其係公營銀行之獲利仍將屬偏弱表現。

(四)資本適足性
印度銀行自2013年4月1日起適用Basel III資本規範,並為減緩衝擊,訂有至2019年3月前分階段實施進度表;2016年3月要求銀行業普通股權益比率最低為5.5%,第一類資本率最低為7.0%,資本適足率最低法令要求為9%,保留緩衝資本為0.625%。

目前印度民營銀行資本適足性尚稱良好,部分公營銀行的第一類資本仍待加強,由於公營銀行近期獲利不佳,難以快速累積資本,故主要仍需仰賴政府挹注資本補強;據Fitch表示,印度全體銀行業估計仍需增加900億美元之資本方能於2019年3月底符合BaselⅢ對資本適足性之要求,其中公營銀行所需資金高占全體銀行體系八成,儘管印度政府已允諾在2019年3月底前對公營銀行挹注104億美元資金,且已於2016年7月對包括State Bank of India以及Bank of India等13家公營銀行挹注34億美元資金,惟挹注金額仍遠低於實際所需,未來印度政府仍應繼續對印度銀行體系挹注資金以恢復市場信心。

(五)政府支持度
由於公營銀行資產市占率高達7成以上,對整體經濟產出貢獻大,印度政府對公營銀行的支持度應仍維持高度水準,且歷年來政府對公營銀行資本挹注亦有相當助益。印度政府於1978年將存款保險公司(Deposit Insurance Corporation)及印度信用保證公司(Credit Guarantee Corporation)合併後成立存款保險暨信用保證公司(Deposit Insurance and Credit Guarantee Corporation;DICGC),負責執行該國存款保險制度,目前對每個銀行存款帳戶保障上限為10萬盧比(折合1,500美元)。


中國輸出入銀行版權所有 The Export-Import Bank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開關 視窗建議寬度1920*1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