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首頁歐洲羅馬尼亞
:::

基本國情

+more
地理位置:位處東南歐,西鄰匈牙利,塞爾維亞,北接烏克蘭與摩爾多瓦,南鄰保加利亞,東濱黑海。 面積:238,391平方公里。 人口:18,326,327 (2023 est.)。 首都:布加勒斯特(Bucharest)。 幣制:羅馬尼亞幣(Romanian leu, Ron)。 匯率:1USD=4.50 Ron (2023年底)。 宗教:東正教。 語言:羅馬尼亞語(主要外語為匈牙利語、德語)。 政治制度:民主共和,責任內閣制。 主要出口產品(2022年):製造業(72.5%)、食品、飲料及相關產品(10.9%)、礦物和燃料(8.2%)、化學品及相關產品(4.9%)等。 主要進口產品(2022年):製造業(61.9%)、化學品及相關產品(14.6%)、礦物和燃料(12.4%)、食品、飲料及相關產品(9.3%)等。 主要出口國家(2022年):德國(20.1%)、義大利(10.2%)、匈牙利 (7.4%)、法國(6.1%)等。 主要進口國家(2022年):德國(18.0%)、義大利(8.3%)、保加利亞(7.0%)、匈牙利 (6.6%)等。 我對該國輸出:302.99百萬美元(2023年)。 我自該國輸入:156.19百萬美元(2023年)。 註: 1.地理位置、首都、面積、語言、宗教、幣制、政治制度等資等資料料取自外交部國家相關資訊。 2.匯率、主要輸出入項目、主要進出口國家取自EIU資料。 3.人口資料取自CIA資料。 4.輸出入貿易額資料取自經濟部國際貿易署。
回到首頁歐洲羅馬尼亞綜合評論羅馬尼亞政經概況
:::

羅馬尼亞政經概況

編輯: 楊基源

2018/04/24列印

一、政治概況
羅馬尼亞政體屬內閣制,國會採兩院制,參院136席,眾院329席,任期均為4年,兩院議員採比例代表制方式產生,政黨必須獲5%以上之選票始能在國會分配席次。總統為國家元首,直接民選,任期5年,得連任一次。
羅馬尼亞主要政黨有社會民主黨(Social Democratic Party, PSD)、國家自由黨(National Liberal Party, PNL)、搶救羅馬尼亞聯盟(SRU)、匈牙利裔民主聯盟(Democratic Union of Hungarians in Romania, UDMR)、自由民主聯盟(ALDE)、人民運動黨(PMP)。
2014年11月2日羅馬尼亞舉行總統大選,第一輪投票共有14位候選人,其中現任總理兼社會民主黨朋塔(Victor Ponta)取得40%選票、基督教自由聯盟約翰尼斯(Klaus Iohannis)取得30%選票,因第一輪選舉候選人之得票數皆未過半,續於2014年11月16日進行第二次大選,並由約翰尼斯以54.43%票數得票率當選總統,並於同年12月就職,分析約翰尼斯勝選之主要原因係民眾反對目前執政黨及朋塔總理,以及約翰尼斯以反貪腐為競選主要訴求。羅馬尼亞下一次總統選舉將於2019年舉行。
2016年12月11日羅馬尼亞舉行國會選舉,在眾院選舉方面,社會民主黨取得154席、國家自由黨69席、搶救羅馬尼亞聯盟30席、匈牙利裔民主聯盟21席、自由民主聯盟20席、人民運動黨18席、少數民族代表18席。在參院選舉方面,社會民主黨取得67席、國家自由黨30席、搶救羅馬尼亞聯盟13席、匈牙利裔民主聯盟9席、自由民主聯盟9席、人民運動黨8席。中間偏左派的社會民主黨(PSD)大獲全勝成為第一大黨,惟未達過半席次,乃與中間偏右派的自由民主聯盟(ALDE)合作籌組聯合內閣。由於PSD在國會擁有多數席次,預期PSD-ALDE聯合內閣應可獲得國會支持。
羅馬尼亞執政黨社會民主黨主席德內亞(Liviu Dragnea)兼任眾議院(下議院)議長,因與總理杜多斯(Mihai Tudose)及其內閣不合,該黨於2018年1月15日通過撤銷對杜多斯總理所領導內閣之支持,杜多斯總理隨即對外宣布請辭下台,社會民主黨通過推派羅馬尼亞任職歐洲議會議員登奇勒(Viorica Dancila)為新總理人選,於2018年1月17日由總統約翰尼斯任命,1月29日獲國會通過,成為羅馬尼亞史上首位女性總理。
羅馬尼亞最近的民意調查顯示,因貪腐事件政治持續動盪,2017年和2018年初出現大規模民眾抗議活動,導致中間偏左派的社會民主黨逐漸失去民間的支持,為國內政局和社會穩定帶來相當大的下行風險,預期將延續至2020年底或2021年初舉行的下一次國會選舉。
羅馬尼亞國會為打擊貪腐,2017年12月倉促通過司法修正案,遭受歐盟和民間團體的廣泛批評,認為司法透明度和獨立性不足,現任政府不可能在消除貪腐和改善行政監督取得重大進展。因司法效果不彰,將可能導致大規模的抗議活動,政治的穩定度將受到威脅。
雖然2009年至2015年羅馬尼亞的總體經濟政策使收支失衡問題大幅改善,但因2015年以來政府推動的一系列寬鬆財政政策,爭取選民支持,將食品(不含酒精飲料和煙草)的加值稅稅率從24%調降至9%,其他加值稅稅率從24%降至19%,調高最低工資38%,最低退休金調升30%,導致財政壓力不斷擴大,對未來財政收支將產生不利效果。
二、經濟概況與展望
(一)總體經濟
羅馬尼亞天然資源尚屬豐富,礦藏有石油、天然氣、煤、鋁土礦、金、銀、鐵、錳、銻、鹽、鈾、鉛、礦泉水等,森林面積為625萬公頃,約占全國面積的26%,水力資源蘊藏量為565萬千瓦。主要產業有電子產業(含資通訊產業)、汽車業、能源、金屬加工及紡織等。2017年產業結構中,服務業占國內生產毛額(GDP)比重為62.0%、工業占34.7%、農業占4.7%。
羅馬尼亞經濟規模不大,2017年GDP僅2,113億美元,人均所得為10,740美元。2007年加入歐盟後,雖有利於羅馬尼亞吸引外來資金投資,但囿於基礎建設不足、稅制不夠簡化、法制不夠透明及貪污普遍等因素,加上近年政局不穩定,執政黨推動經濟改革意願不高,以及反貪腐立法進展緩慢,阻卻部分外來投資。2017年外人直接投資(FDI)淨額為49億美元,占羅馬尼亞GDP比重僅2.3%。
近年羅馬尼亞採取擴張性財政政策,因薪資調漲、調降加值稅(Value Added Tax,簡稱VAT)及低利率等因素帶動國內需求(包括民間消費及投資),使得個人消費增加,實質GDP成長率由2015年4.0%升至2016年4.8%。2017年實質GDP成長率升為7%,經濟成長亦來自消費者需求驅動,由於政府減稅與加薪可支配所得增加,工資成長提高購買力、其次是外部需求,出口成長也是推動經濟成長的因素。
展望未來,由於家庭消費增加造成經濟快速成長,加上採行財政寬鬆政策和國內信貸成長,產生經濟過熱現象。薪資調漲速度大於生產力成長,影響總體經濟之穩定性。預測2018及2019年因受到預算限制,財政刺激政策將逐漸退出,實質GDP成長率將分別降為5.5%及3.7%。
(二)通貨膨脹
2015及2016年羅馬尼亞因持續調降加值稅,以及國際油價走低,使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急速下降,CPI年增率由2015年-0.6%降至2016年-1.6%。自2017年2月開始羅馬尼亞將最低工資調高16%,以及國際油價走升,羅馬尼亞貨幣Leu兌歐元走貶,進口商品物價上漲,通膨壓力浮現,2017年CPI年增率升為1.3%。
展望未來,由於家庭消費強勁成長,政府進一步調降所得稅,調升公共部門薪資,全面開放能源市場,以及全球商品價格上漲,預測2018年CPI年增率將攀升至4.1%,2019年再降回3.6%,超過央行通膨目標區間2.5%加減1%。
(三)財政情況
羅馬尼亞自全球金融風暴以及歐債危機後,政府持續控管政府支出,降低財政赤字,陸續推動撙節財政措施後,以期達成歐盟與IMF對其財政改革上的要求,財政狀況有改善,財政赤字占GDP的比重達到歐盟所要求的財政目標(3%以下)。惟2015年以來政府改採財政擴張政策以爭取選民支持,2015年底調降加值稅自24%降為20%,造成政府稅收大幅減少,財政赤字占GDP比重由2015年1.5%升至2016年2.4%。2017年加值稅再調降至19%,使得政府財政赤字占GDP比重再升至2.8%。2017年的政府預算在新國會的運作下又將取消退休金課稅,
展望未來,預測2018年財政赤字占GDP比重將升至3.0%,2019年再升至3.4%,政府財政持續惡化。由於政府財政收入不足,公共服務及基礎建設的預算可能會被縮減。由於財政預算違反財政責任法,財政赤字逐年擴大,恐將引起國際機構如歐盟對該國財政法規的可信度持疑。
(四)就業情況
羅馬尼亞近年經濟持續成長,2016年失業率降至金融危機後8年來新低,由2015年6.8%降低至2016年5.9%。農業及工業的職缺逐漸在減少,但服務業的缺額增加,顯示羅國的經濟結構正逐漸在轉變。低失業率加上國內人力及技術人才的短缺(人口老化及羅國大量人力外移至西歐國家賺取較高薪資),讓羅國的勞工市場人力吃緊,勞工薪資也逐年調增。2017年失業率4.9%,預測在2018年及2019年失業率將持續降至4.7%及4.5%,就業情況相較多數歐洲國家為佳。
(五)對外貿易及國際收支
在對外貿易方面,2016年羅馬尼亞出口較2015年成長5.1%,進口較2015年增加7.0%,其中出口至歐盟會員國較2015年成長7.0%,占出口總額75.1%;2016年自歐盟會員國進口成長6.9%,占進口總額之77.1%,貿易帳持續維持逆差102億美元,經常帳逆差占GDP的比率由2015年1.2%升至2016年2.1%。2017年因國內和國外需求成長強勁,導致進口商品需求激增,加上勞工成本上漲,影響出口競爭力。貿易帳逆差升至137億美元,經常帳逆差占GDP的比率升至3.4%。
展望未來,由於國內對進口需求依然強勁,貿易帳逆差將持續升高,預測2018及2019年貿易帳逆差分別擴大為182億美元及209億美元,經常帳逆差占GDP的比率分別為3.5%及3.3%。
(六)匯率
受國內政局動盪影響,羅馬尼亞幣羅依(Leu)兌美元匯率呈現貶值趨勢,2015至2016年底羅依兌1美元匯率分別為4.15及4.30。由於經濟成長,2017年底羅依兌1美元匯率升至3.89。展望未來,由於經濟成長和的通膨壓力升高,貨幣政策緊縮,加上美元在全球持續疲弱,預測2018年底羅依匯率升為1美元兌3.73羅依,2019年底升為3.62。
(七)外債情況及外匯存底
羅馬尼亞2017年外債958億美元,外債占GDP的比率為76.3%,占出口比率為181.4%,債負比率為21.3%,短期外債占總外債之比重為22.7%,短期外債占外匯存底之比重為64.9%,外匯存底為410.1億美元,外匯存底支付進口能力為6.5個月。綜合而言,羅馬尼亞償付外債能力仍嫌不足。
三、對外關係及主要貿易國家占比
羅馬尼亞於2004年3月29日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後即盼扮演積極角色,並於2008年4月主辦第20屆北約高峰會。2007年1月1日羅馬尼亞正式成為歐盟會員國,另亦已加入歐洲安全暨合作組織(OSCE)。不論國內外政策均朝向加強深化與歐盟之關係。外交政策方面鞏固與歐盟會員國間及與美國間之雙邊關係,並重視發展在東南歐及黑海地區之睦鄰與區域合作關係,並與「東南歐合作進程」(The South-East European Cooperation Process, SEECP)合作,促進歐盟與西巴爾幹半島國家之結構性聯繫。
羅馬尼亞原計畫於2015年加入歐元區(Eurozone),但EIU評估,依目前羅馬尼亞的改革進展以及歐元區本身面臨的政經問題,羅馬尼亞加入歐元區的時程勢必延後。自2011年9月羅馬尼亞申請加入申根公約(Convention de Schengen)會員,由於貪腐問題、有組織犯罪和社會問題,迄今歐盟仍未核准羅馬尼亞的入會案。
2007年1月羅馬尼亞加入歐盟之後,與歐盟委員會建立了合作和核查機制,以協助該國司法、立法和行政部門達到歐盟要求有效性和透明度的標準,以及打擊貪腐。2017年11月歐盟委員會最近一次的審查結論指出,儘管羅馬尼亞改革取得部分進展,但距上次報告後的九個月中,改革動能大部分乏善可陳。歐盟委員會強調司法獨立性一直是羅馬尼亞令人關切的問題。由於羅馬尼亞將於2019年上半年擔任歐盟輪值主席國,預期將繼續與其他歐盟國家建立更緊密的聯繫,在2019年之前不會退出該機制。
羅馬尼亞支持歐盟2050年能源多元組合(energy mix),2017年2月18日羅馬尼亞與保加利亞雙方能源監督管理機構(Romanian Energy Regulatory Authority及Bulgarian Energy and Water Regulatory Commission)簽署能源規範合作協定,雙方咸認將致力合作在電力、暖氣供應、天然氣、能源效能及消費者保護等領域加強合作。
羅馬尼亞和烏克蘭關係因Danube河口邊境之劃分牽涉到黑海資源開鑿權而時有爭議。羅馬尼亞雖於2003年7月與俄羅斯簽署雙邊友好與合作關係條約,惟羅馬尼亞近年來之北約會員身份以及同意讓美國建立永久軍事基地乙事,已引起莫斯科之不安並影響俄、羅關係。2014年烏克蘭危機之後,與俄國關係更受影響。羅馬尼亞基於國土安全考量,並提升美、羅戰略夥伴關係,進一步提高羅國在美國全球安全體系之地位。該國最高國防委員會(Super Defence Council, CSAT)決議通過,同意美國在羅馬尼亞部署新飛彈防禦系統,新系統使整個羅馬尼亞納入其安全保護傘下,並於2015年正式啟用。
2016年羅馬尼亞主要出口產品包括機械和設備、其他製成品、農產品和食品、金屬和金屬製品、化學品、礦物和燃料、原材料,主要出口國家包括德國(21.5%)、義大利(11.6%)、法國(7.2%)、匈牙利(5.2%)、英國4.3%);主要進口產品包括機械和設備、其他製成品、化學品、農產品和食品、燃料和礦物、金屬和金屬製品、原材料,主要進口國家包括德國(20.5%)、義大利(10.3%)、匈牙利(7.5%)、法國(5.6%)、波蘭(5.1%)、中國大陸(5.1%)、荷蘭(4.1%)。
四、與我國雙邊貿易
與我國經貿方面,2017年我國對羅馬尼亞出口值為2.10億美元,進口值為1.07億美元,我國出口至羅馬尼亞產品主要為電機與設備及其零件(37.31%)、車輛及其零件(18.88%)、機器及機械用具及其零件(8.72%)等,我國自羅馬尼亞進口商品主要為電機與設備及其零件(22.42%)、木製品(16.62%)、機器及機械用具及其零件(13.33%)等。
五、外部評等及排名
目前惠譽(Fitch)、標準普爾(S & P)及穆迪(Moody^s)分別給予羅馬尼亞BBB-、BBB-及Baa3之主權債信評等,評等展望皆為穩定。依據COFACE經濟研究評比,羅馬尼亞在國家風險等級為A4,景氣指標為A3,屬於可接受風險國家。Euler Hermes經濟研究評比,羅馬尼亞國家風險等級為B1,屬於中度風險國家。
世界經濟論壇公布最新「2017-2018全球競爭力報告」指出,羅馬尼亞的競爭力在全球137個參評經濟體中排名第68位,較前次評比62名退步6名。另依國際透明組織(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公布的「2017年貪腐印象指數(Corruption Perceptions Index 2017)」報告,羅馬尼亞在180個國家或地區當中排名第59名,較上一年57名退步2名,與希臘、約旦列同一等級。另依世界銀行公布的「Doing Business 2018」經商環境報告,羅馬尼亞的經商容易度排名(Ease of doing business ranking)在全球190個經濟體排名第45名,較上年之排名36名退步9名。
六、綜合評述
羅馬尼亞經濟規模不大,2007年加入歐盟後,有利於羅馬尼亞吸引外來資金投資,但囿於基礎建設不足、稅制不夠簡化、法制不夠透明及貪污普遍等因素,加上近年政局不穩定,執政黨推動經濟改革意願不高,以及反貪腐立法進展緩慢,阻卻部分外來投資。
羅馬尼亞目前仍需仰賴歐盟等外來的資金援助。為取得金援,羅馬尼亞政府必須遵守歐盟會員的融資條件,此舉引發羅馬尼亞國內政治與社會的對立與紛擾。近年羅馬尼亞政府採行擴張性財政政策,爭取選民支持,財政赤字逐年擴大。
因受到預算能力限制,政府財政刺激政策退場,EIU預測2018年羅馬尼亞實質GDP成長率降為5.5%。由於家庭消費強勁成長,政府調升公共部門薪資,2018年CPI年增率升至4.1%,財政赤字占GDP比率升至3.0%,由於國內對進口需求依然強勁,經常帳逆差升至91億美元,經常帳赤字占GDP之比率為3.5%,貿易帳與經常帳亦長期處於雙赤字狀態。羅馬尼亞外債長年來均遠高於其外匯存底,2018年底外債總額988億美元,外匯存底315.1億美元,外匯存底支付進口能力僅4.79個月,外部流動性風險仍須注意。
七、資料來源
惠譽(Fitch)、標準普爾(S&P)、穆迪(Moody^s)、中華民國外交部、經濟部國貿局、經濟部投資業務處、CIA、EIU、Global Insight、WEF、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World Bank、COFACE。

中國輸出入銀行版權所有 The Export-Import Bank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開關 視窗建議寬度1920*1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