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首頁亞洲泰國
:::

基本國情

+more
● 地理位置:位居中南半島之心臟地帶,東部及東南部與柬埔寨交界,南接馬來西亞,西鄰緬甸,東北及北部與寮國接壤,南臨暹邏灣,西南面印度洋。 ● 首都:曼谷。 ● 面積:約51 萬 3,120平方公里。 ● 人口:69,794,997人(2023 est.)。 ● 語言:主要語言為泰語。 ● 宗教:逾9成人民信仰佛教。 ● 幣制:泰銖(THB)。 ● 匯率:1USD=34.56泰銖(THB) (2022年底)。 ● 政治制度:君主立憲制。 ● 主要輸出項目(2022年):機械設備(43.1%)、食品(12.7%)、製成品(12.7%)、化學製品(9.9%)等。 ● 主要輸入項目(2022年):機械設備(32.6%)、燃料及潤滑劑(19.9%)、製成品(16.7%)、礦物、化學製品(11.5%)等。 ● 主要出口國家(2022年):美國(16.4%)、中國大陸(11.8%)、日本(8.5%)、越南(4.6%)等。 ● 主要進口國家(2022年):中國大陸(23.6%)、日本(11.5%)、美國(5.9%)、阿拉伯聯合大公國(5.7%)等。 ● 我對該國輸出(2022年):7,549.89百萬美元。 ● 我自該國輸入(2022年):6,291.86百萬美元。 註: 1.地理位置、首都、語言、面積、幣制、政治制度、宗教等資料取自外交部,國家相關資訊。 2.人口資料取自CIA。 3.匯率、主要輸出入項目、主要進出口國家資料取自EIU。 4.雙邊貿易金額取自國貿局,中華民國進出口貿易統計。
回到首頁亞洲泰國綜合評論泰國政經概況
:::

泰國政經概況

編輯: 黃薇華

2016/08/31列印

一、 政治概況
泰國為君主立憲國,泰王為虛位元首,無政治實權;政體為內閣制,根據2007年憲法,總理為最高行政首長,由國會議員選出,奏請泰王任命,連續任期不得超過8年。國會採兩院制,參議院共150席,其中77席由全國77府直選產生,其餘73席由專門委員會選出,任期6年。眾議院為500席,其中375席由地方選區選舉產生,其餘125席依政黨得票率分配,任期4年。
2011年國會大選由前泰國總理塔信(Thaksin Shinawatra)之幼妹穎拉(Yingluck Shinawatra)領導的為泰黨(Puea Thai Party)獲勝,穎拉獲泰王任命成為第一位女性總理。2013年8月為泰黨強力推動特赦政治犯之法案,反對派認為此特赦法草案將為流亡海外的前總理塔信脫罪,導致朝野對立情勢升高,進而引發大規模反政府示威抗議行動;總理穎拉遂於2013年12月解散國會,並提前於2014年2月2日舉行國會大選,惟因大選當日並未同步在全國各地舉行投票,泰國憲法法庭同年3月裁定選舉無效,另於5月宣佈看守總理穎拉於調動國安會祕書長人事案中,濫權違憲必須下臺,導致穎拉支持者「紅衫軍」舉行大規模抗爭遊行。
由於自2013年11月以來,反對派支持者「黃衫軍」與聲援為泰黨的「紅衫軍」對峙不斷,長達數月的遊行示威,引發政治危機。2014年5月22日泰國軍方發動政變推翻為泰黨政府,軍方領導人巴育(Prayuth Chan-ocha)將軍以恢復社會秩序及實行政治改革為由,宣布接管內閣權力,並中止泰國2007年憲法,解散國會兩院,透過軍政府「國家和平秩序委員會」(National Council for Peace and Order, NCPO)治理泰國。巴育將軍於2014年5月30日表示,一年內不會恢復選舉,軍政府將俟政治改革完成後還政於民。NCPO於同年7月23日公布臨時憲法,並依該臨時憲法成立200席次的國家立法議會(National Legislative Assembly,NLA),由NCPO提名產生議員,再由NLA提名選出總理及內閣成員;巴育將軍遂於8月25日由NLA選出並經泰王任命為第29任總理。
在國家改革委員會(National Reform Council)於2015年9月否決軍政府的新憲法草案後,軍政府重新草擬另一部憲法並獲委員會通過,且經61.4%的選民於2016年8月7日公投支持通過新憲法草案。軍政府表示將於2017年舉行國會大選,恢復民主政府。然新憲法規定國會參議院250席由軍方任命產生,並准許參院與眾院共同參與總理選舉,選任非民選議員者為總理。由於新憲法存有軍方擴權及干政疑慮,不僅引發爭議並遭各界撻伐,總理巴育將軍更表示,2016年8月11-12日發生於泰國著名觀光景點的爆炸案,乃反對者對於新憲法公投通過之負面回應。
軍政府接管泰國政權後,以振興經濟為首要目標,著重於提振消費及投資之政策,相關措施包括:積極審核外人投資申請、發展基礎設施之長期投資計畫、促進民間投資之國內稅捐及進口關稅豁免措施、推動提供中小企業、低收入戶和農民的優惠貸款及短期經濟刺激計畫,並允諾加速預算支出以刺激消費。然EIU表示,軍政府雖結束政治僵局,新憲法公投通過短期內或許有助政局穩定,惟並未真正解決社會對立歧見,對於改善泰國投資與經濟前景之效果亦有限。
二、 經濟概況及展望
泰國境內土地肥沃,湄南河水利灌溉下,稻米,漁產收獲豐碩,為全球稻米輸出的第一大國,另擁有廣大森林與橡膠等天然資源。泰國經濟結構以服務業與工業為主,2015年分別占GDP比重約55.1%與35.7%,另農業為9.1%。
(一)總體經濟
由於2013年泰國政治動盪衝擊第4季的消費者支出及旅遊業,該年度實質GDP成長率為2.7%。2014年因嚴重政爭紛擾影響消費者及投資者信心,前九個月累計實質GDP成長率僅0.2%,且第3季出口收入大幅衰退4%,加上泰國兩大主要創匯產業汽車製造業及觀光旅遊業持續衰退,故2014年經濟成長率僅0.8%。由於泰國政府自2015下半年實施刺激經濟政策方案,加以旅遊業蓬勃發展,2015年經濟成長率回升至2.8%。展望未來,泰國出口及內需疲弱將抵銷旅遊業帶來的正面效應;進口下滑、民間投資及消費疲軟,以及全球貿易成長衰退,可能影響其經濟發展,惟在政府實施刺激經濟政策方案支撐下,EIU預測2016年經濟成長率為2.8%,2017年續增至2.9%。
(二)通貨膨脹
由於2013年泰國實行每日最低工資300泰銖政策,以及2014年境內柬埔寨勞工大量外移,導致當地勞動市場緊縮,推升薪資增長與通膨壓力;惟因國際油價及大宗商品價格低迷,減緩輸入型通膨壓力,加上軍政府限制多項家用消費商品價格以控制通膨,2013年及2014年CPI年增率分別為2.2%及1.9%。由於泰國2015年第1至4季CPI年增率均呈現負成長,反映國際大宗商品與原油價格下跌及國內需求疲軟之影響,導致2015年CPI年增率下滑至-0.9%。展望未來,隨著油價逐步回升及經濟動能增加,EIU預測,2016年CPI年增率將因基期效應而溫和回升至0.2%,2017年將因輸入型通膨壓力而續升至1.1%。
(三)財政情況
泰國2013-2014年雖因經濟成長疲弱導致稅收減少,惟由於基礎建設投資延緩,使得政府資本支出大量減少,2014年財政赤字占GDP比率由2013年2.2%微降至2%。隨著經濟復甦成長,稅收收入增加,2015年財政赤字占GDP比率續降至1.9%。展望未來,由於政府擴大預算以推行經濟改革政策,EIU預測2016年財政赤字占GDP比率將增加至2.6%,2017年續升至2.7%。
(四)對外貿易及國際收支
泰國2013年因外部需求持續疲弱,商品貿易順差僅67億美元,加上所得帳逆差擴大為260億美元,導致經常帳赤字占GDP的比率為1.2%。2014年因政治紛爭影響旅遊業發展,服務帳盈餘減少,所得帳亦因泰國外資企業匯回獲利及股利而持續逆差,所幸出口導向製造商資本財需求減弱導致進口成長減緩,貿易順差擴大至246億美元,經常帳收支因此由絀轉盈,占GDP的比率為3.8%。
由於泰國2015年進口減幅大於出口,經常帳盈餘占GDP的比率續升至8.0%。展望未來,國際油價低迷雖有助於降低進口成本,使泰國貿易帳持續順差,惟許多基礎建設計畫之推行將增加進口量,出口導向製造商資本財需求增加亦可能導致進口增幅大於出口,進而削弱貿易帳盈餘;又服務帳可能因旅遊業成長放緩而微幅萎縮,加以海外僑匯挹注長期逆差的所得帳,EIU預測,2016及2017年經常帳盈餘占GDP的比率分別為7.1%及5.0%。
(五)匯率
由於預期美國量化寬鬆(QE)政策將逐步退場,引發新興國家短期資金外流,2013年底泰銖兌美元匯率貶值至32.8:1。2014年5月軍政府接管泰國後,由於政治穩定性及經濟情況改善的預期增加,泰銖兌美元曾一度升值;然受到美國QE退場及預期美國升息影響,引發資本自新興市場流出,加上泰國央行促貶以維持出口競爭力,2014年底泰銖兌美元匯率續貶至33:1。
從政策立場以觀,泰國政府及央行傾向較弱勢之泰銖,以提升出口表現,故2015年底泰銖兌美元匯率續貶至36.1:1。展望未來,泰國政治前景的不確定性、歐盟及中國大陸經濟減速導致出口成長疲弱、美國升息等因素均可能為泰銖弱勢的壓力來源;EIU預測,2016及2017年底泰銖兌美元匯率分別為35.3:1及35.4:1。
(六)外債情況及外匯存底
泰國外匯存底一向保持高於總外債的水準,依EIU及Global Insight數據顯示,2015年底外匯存底1,513億美元,外債金額為1,347億美元,整體外債占GDP比率為34.1%,占出口比率為47.5%,債負比率為6.7%,短債占外債比重為44.1%,短債占外匯存底比重為39.6%,外匯存底支付進口能力達7.94個月,整體債務償付能力尚可。
三、 對外關係及主要貿易國家占比
泰國推動「中立外交」,與全球各國維持友好關係,除親近美、日並加強與歐洲國家之聯繫外,近年尤其重視與中國大陸及東協各國往來關係,目前中國大陸已成為其第一大進口國及第二大出口國。
2014年5月泰國軍方政變引起西方國家撻伐,美國不僅凍結每年對泰國之半數軍事援助款,歐盟亦暫停與泰國之外交拜訪並延緩簽訂經濟夥伴關係協定。然而,西方國家為避免泰國向中國大陸靠攏,遲未採取進一步的制裁行動;惟若軍政府未來繼續侵犯公民自由並鎮壓民眾,恐影響泰國對外貿易及外交關係。
泰國近年與日本及中國大陸合作關係密切。日本不僅向泰國提出大規模基礎建設合作及投資計畫,並表示將在東協(ASEAN)架構下持續與泰國建立密切合作關係。在與中國大陸關係方面,中泰兩國業於2014年12月簽訂鐵路及農產品貿易等兩項合作備忘錄,計劃共同建設泰國南北向鐵路,並以政府間採購(government-to-government,G2G)模式,出口橡膠及稻米至中國大陸。此外,2015年2月泰國軍政府與中國大陸達成協議,未來5年將加強中泰兩國軍事關係,增加情報共享並合作打擊跨國犯罪;又軍政府擴權將使泰國更加尋求中國大陸在政經方面之支持。
2015年泰國主要進口國家為中國大陸(20.3%)、日本(15.4%)、美國(6.9%)、馬來西亞(5.9%)、阿拉伯聯合大公國(4%),主要出口國家為美國(11.2%)、中國大陸(11.1%)、日本(9.4%)、香港(5.5%)、馬來西亞(4.8%)。與我國貿易往來方面,2015年我國對泰國之貿易順差約17.26億美元,進、出口值分別為39.36億美元與56.62億美元。
四、 與我國雙邊貿易
對泰國進出口貨物結構方面,2015年我國對泰國出口以電機設備與零件(30.00%)、機器與機械用具(12.32%)、鋼鐵(9.33%)為主;進口則以電機設備與零件(22.74%)、機器與機械用具(21.51%)、塑膠及其製品(5.16%)為主。
五、 外部評等及排名
目前國際三大信評機構惠譽、標準普爾及穆迪分別給予泰國BBB+、BBB+及Baa1投資級之主權債信評等,評等展望均為穩定。然泰國人均所得偏低將限制其經濟發展,政治不確定性風險亦可能衝擊觀光旅遊業及製造業,形成影響泰國主權評等的下行風險。
世界經濟論壇公布最新「2015-2016全球競爭力報告」資料顯示,泰國的競爭力排名在全球140個參評經濟體中排名第32位,較上年退步1名。另依國際透明組織(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公布的「2015年貪腐印象指數(Corruption Perceptions Index 2015)」報告,泰國在168個國家或地區當中排名第76名,排名較2014年的85名進步9名,與波士尼與赫塞哥維納、巴西、布吉納法索、印度、突尼西亞及尚比亞等國列同一等級。
六、 綜合評述
泰國軍政府未來施政將以振興經濟為首要目標,著重於提振消費及投資之政策。新憲法公投通過短期內或許有助政局穩定,惟對於改善泰國投資與經濟前景之效果有限。EIU預測,泰國2016年實質GDP為2.8%,CPI年增率為0.2%,財政赤字占GDP比率為2.6%;泰銖匯率略升至35.3兌1美元,經常帳盈餘減少至283億美元;債負比率為7.1%,外匯存底估計約1707.7億美元,支付進口能力為8.99個月。綜合而言,泰國外匯存底一向高於總外債,整體外部流動及債務償付能力尚可。

中國輸出入銀行版權所有 The Export-Import Bank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開關 視窗建議寬度1920*1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