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首頁北美洲美國
:::

基本國情

+more
●地理位置:位於北美洲中部,西臨太平洋,東濱大西洋,南鄰墨西哥及墨西哥灣,北接加拿大,另有北美洲大陸西北端之阿拉斯加州及中太平洋之夏威夷州。 ●首都: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 ●面積:9,833,517平方公里。 ●人口:339,665,118 (2023 est.)。 ●語言:英語。 ●宗教:以基督教及天主教為主,另有摩門教、猶太教等其他宗教。 ●幣制:美元(USD)。 ●政治制度:總統制聯邦共和國。 ●主要輸出項目(2022年):工業用品和材料(39.9%)、不含汽車之資本財(27.5%)、不含汽車之非食品消費財(11.8%)、汽車及引擎等零件(7.7%)等。 ●主要輸入項目(2022年):不含汽車之資本財(26.6%)、不含汽車之非食品消費財(25.9%)、工業用品和材料(24.9%)、汽車及引擎等零件(12.3%)等。 ●主要出口國家(2022年):加拿大(17.1%)、墨西哥(15.6%)、中國大陸(7.4%)、日本(3.9%)、英國(3.5%)等。 ●主要進口國家(2022年):中國大陸(16.5%)、墨西哥(14.0%)、加拿大(13.5%)、德國(4.8%)、日本(4.6%)等。 ●我對該國輸出(2023年):76,241.86百萬美元。 ●我自該國輸入(2023年):40,699.14百萬美元。 註: 1.地理位置、首都、面積、語言、宗教、幣制、政治制度等資料取自外交部國家相關資訊。 2.主要輸出入項目、主要進出口國家等資料取自EIU資料。 3.人口資料取自CIA資料。 4.我國對該國輸出入貿易額資料取自經濟部國際貿易局。
回到首頁北美洲美國綜合評論簡要美國國情報告
:::

簡要美國國情報告

編輯: 黃薇華

2016/08/10列印

一、政治概況
美國為總統制國家,由總統掌握行政權,係國家元首暨最高行政長官,任期4年,任期最多2屆。國會分為眾議院(House of Representatives)與參議院(Senate)兩院,掌管立法權,每項法案均需經兩院通過,由總統簽署後正式成為法律,但總統有權予以否決,此時國會須重新考慮該法案,兩院若有三分之二以上議員贊成通過,則該法案即成為法律。參議院,議員任期6年;眾議院,議員任期2年。每逢雙數年11月,眾議院435席次全數由人民投票選出,同時,參議院100席次中,約三分之一重新改選。
美國的政治制度本質上為高度穩定,主要政黨為民主黨(Democratic Party)及共和黨(Republican Party),雖然兩黨對立使得美國政治運作效率上有所弱化,然美國仍為民主國家的典範。現任總統歐巴馬所領導的民主黨,在國家重大議題上,往往面臨在眾議院擁有過半席次共和黨之掣肘,迫使採取與共和黨妥協的方式運作,使得歐巴馬總統招致民主黨內不滿聲音。
美國2014年11月4日舉行的參、眾國會議員選舉,選舉結果席次分配如下,參議院:共和黨54席,民主黨44席,2席無黨籍(參與民主黨運作);眾議院:共和黨為247席,民主黨188席。共和黨淨增席次超過預期,再度掌控國會參眾兩院,不僅增加歐巴馬總統在最後兩年任期決策的困難度,繁複的溝通及重大政策的妥協運作方式亦成為美國政治面臨的最大社會成本;又兩黨間的角力亦影響美國立法與行政部門之運行,包括重要法案、預算、課稅、健保、移民及外交等政策議題爭議,並可能影響2016年總統大選結果。
隨著2016年11月舉行在即的國會與總統大選選情的白熱化,歐巴馬總統可能無法於大選前獲得國會批准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he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TPP;由12國於2015年10月達成協議);加以共和黨頗具爭議的總統候選人川普的出線,造成共和黨內部的分歧及黨團認同危機,後續選情及結果對於美國政經穩定性之影響尚待觀察。
二、經濟概況
美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經濟體,在全球經濟具有舉足輕重與無可替代的地位。美國2015年GDP為17兆9,470億美元,人均所得55,850美元,人民富足,人均所得及人力資源的發展程度皆在其他先進國家平均水準之上。美國經濟蓬勃發展並兼具生產力及多樣性,亦是全球流動性最佳的資本市場以及美元作為世界各國儲備貨幣之龍頭地位,美國融資彈性極佳。
2007年美國因次貸危機造成經濟成長放緩,並在2008年引發全球金融危機,2009年美國聯準會實施量化寬鬆政策以挽救經濟衰退,2010年金融危機稍有平息,2011年至2013年經濟分別成長1.6%、2.2%及1.5%。美國經濟於2014年第3季開始出現明顯回溫,2014年及2015年實質GDP成長率均為2.4%,EIU預測2016年及2017年實質GDP成長率分別為1.8%及2.2%。2016年7月22日Global Insight報告指出,美國仍屬極低風險國家,近期失業率下降已接近完全就業水準,穩固的內需及消費支出仍係帶動實質經濟成長的主要動力,且經濟在可預期的未來將持續成長。
2014年10月29日美國聯準會(Fed)宣布自11月起結束量化寬鬆(QE)刺激措施,在美國朝向緊縮貨幣政策及預期升息基調之下,短期資金流出新興市場,相關國家貨幣大幅貶值,衝擊國際金融秩序。2015年12月16日Fed決議升息一碼,將聯邦資金利率由0-0.25%調升至0.25%-0.50%,為七年來首度升息,並表示勞動市場穩定成長,有合理信心可達成2%的通膨中期目標,未來將審慎緩步升息;惟受到全球及中國大陸經濟放緩、金融市場動盪及英國公投脫歐等國際情勢變化影響,Fed仍於2016年7月26-27日舉行的貨幣決策會議上,維持聯邦資金利率0.25%~0.50%不變;其會後聲明雖未提及升息時點,但表示美國經濟面臨的風險已受抑制,勞動市場日趨改善,家庭支出持續強健。由於美國2016年第2季GDP 成長率僅1.2%,低於預期,第1季GDP亦遭下修至0.8%,加以總統大選舉行在即,後續政經情勢及升息時點尚待觀察。
2014年2月11、12日美國眾、參議院分別通過無附帶條件延後舉債期限至2015年3月15日,這使得民主、共和兩黨就調高債限的爭議暫告平息,同時也避免美國債務違約的可能性。根據美國國會通過的法例,有關債務上限豁免遵守安排到2015年3月15日止。3月16日開始,美國財政部將開始使用特別措施(extraordinary measures),阻止政府達到發債上限,讓聯邦政府與國會有較充裕時間商討提高上限問題。美國眾參兩院業於2015年11月通過由聯邦政府與兩黨國會領袖所達成為期兩年的預算法案(Bipartisan Budget Act of 2015),包括訂立2016及2017財政年度的政府支出計畫,增加軍事及內政開支,以及提高政府舉債上限並延長該期限至2017年3月,以避免債務違約而陷入財政危機。由於美國2015財政年度聯邦預算赤字占GDP之比率為2.5%,創2007年以來最低;加以2016財政年度預算赤字占GDP之比率預測約為2.9%,財政前景佳,故經濟風險較低。
三、信評概況
國際信評機構標準普爾於2011年8月5日調降美國主權債信評等,由AAA降至AA+,評等展望負向;復於2013年6月10日將其評等展望由負向調整為穩定,主因美國經濟復甦,貨幣政策控管得宜。穆迪給予美國主權債信評等為Aaa,2013年7月18日將其評等展望由負向調整為穩定,主因美國國債問題已回復至2011年8月時的穩定狀態。另惠譽給予美國主權債信評等為AAA,2014年3月21日將其評等展望由負向觀察名單調整為穩定,主因美國國會將債限爭議延後一年,降低了債務違約的風險。依據本行「訂定國家風險額度作業要點」第四點之規定,對國民所得在二萬美元以上之國家,得逕行採納國際信評機構之評等,故本行目前對美國的國家風險評等仍維持A級不變。
四、結論
整體而言,美國擁有AAA、Aaa及AA+主權債信評等,反映出其極強(Extremely Strong)的財務承諾履行能力,債信極優。

中國輸出入銀行版權所有 The Export-Import Bank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開關 視窗建議寬度1920*1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