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首頁亞洲巴林
:::

基本國情

+more
● 地理位置:位處波斯灣中,由主島巴林島及周圍約32個小島組成,位於沙烏地阿拉伯與卡達半島之間。 ● 首都:麥納瑪。 ● 面積:779.95平方公里。 ● 人口:1,553,886人(2023 est.)。 ● 語言:阿拉伯語(官方語言)、英語、波斯語、烏爾都語(Urdo)。 ● 宗教:伊斯蘭教。 ● 幣制:迪納(Bahraini Dinar, BD)。 ● 匯率:1USD=0.38迪納(BD) (2022年底)。 ● 政治制度:君主立憲。 ● 主要輸出項目(2020年):石油(42.2%)、鋁及其製品(11.1%)等。 ● 主要輸入項目(2022年):原油(36.3%)等。 ● 主要出口國家(2022年):沙烏地阿拉伯(17.0%)、阿拉伯聯合大公國(9.8%)、美國(6.3%)、阿曼(4.1%)等。 ● 主要進口國家(2022年):中國大陸(14.5%)、巴西(10.6%)、澳大利亞(8.7%)、阿拉伯聯合大公國(8.3%)等。 ● 我對該國輸出(2022年): 44.51百萬美元。 ● 我自該國輸入(2022年):182.59百萬美元。 註: 1. 地理位置、首都、面積、語言、宗教、幣制、政治制度等資料取自外交部國家相關資訊。 2. 人口數資料取自CIA網站。 3. 匯率、主要輸出入項目、主要進出口國家等資料取自EIU資料。 4. 輸出入貿易額取自經濟部國際貿易局網站。
回到首頁亞洲巴林綜合評論巴林政經現況
:::

巴林政經現況

編輯: 楊基源

2014/12/26列印

一、政治概況
巴林於1971年獨立,現任元首巴林國王哈麥德 (Hamad bin Isa al-Khalifa)於1999年上任,政治制度屬於君主立憲國家。2011年初受到阿拉伯之春襲捲北非與中東波及,巴林為海灣國家受到影響最激烈的國家,國內面臨來自反對派勢力大規模的抗議活動,要求政治與社會改革,雖然哈麥德積極推動政經改革,然因遭逢王室成員中強硬派之阻撓,致無法滿足反對派勢力需求,導致政治緊張局勢仍持續至今。
巴林國會由上議院(Shura Council)與下議院(Chamber of Deputies)兩院組成,上議院有40席,由國王任命,下議院亦有40席,由全國人民直接選舉,任期4年。
巴林在政治上仍禁止政黨組織,但自2001年底允許人民組織政治團體,最大的反對團體為al-Wefaq國家伊斯蘭學會(National Islamic Society),主要以伊斯蘭主義什葉派人士組成的聯盟,al-Wefaq在2010年10月大選取得18席次成為眾議院最大反對派,2011年al-Wefaq因抗議政府對示威者使用暴力行為,其所有成員退出國會。
巴林在反對派團體抵制,以及什葉派居民區抗議者與保安部隊之衝突下,2014年11月22日第一輪國會與市議會選舉中,其中4個遜尼派人士、1個Salafi al-Asalah團體和1個什葉派教士在各自選區分別取得50%以上票數當選,其餘34個國會席次於11月29日第二輪投票由獨立派人士勝出。
由於巴林之王室家族(al-Khalifa family)主掌巴國政局,各部會首長及重要職位多以王室成員充任,但巴林境內人民伊朗後裔占多數,宗教信仰屬於回教什葉派(Shia),而政治與經濟的優勢仍由王室所屬穆斯林遜尼派(Sunni Muslim)所壟斷,故兩派間的衝突頻仍已成為巴國政治持穩之一大隱憂。EIU預期巴林的社會與政治仍將持續動盪不安。
在政策趨勢方面,政府的施政重點仍放在經濟改革政策,側重於恢復投資人對巴林經濟的信心,致力發展成更具有投資吸引力的國家。展望未來,2015-19年經濟發展將更趨向多元化,包括:促進民間產業成長、外人投資與解決失業問題。長期以來巴林本國人在民間產業影響力偏弱,係因外國人高占勞動人口的73%。青年失業率問題為巴林長期經濟的挑戰之一。
由於公共財政仍高度依賴石油收入,政府將繼續擴大國家唯一的Sitra煉油廠並增加開採。雖然現階段國際油價下跌與政治動盪,政府仍將採取補貼改革行動。巴林的主權財富基金Mumtalakat將繼續支持虧損的國營企業。雖然巴林意圖作為安全穩定的金融中心受到政治動亂之破壞,根據聯合國統計,2013年巴林外人直接投資(FDI)流入達9.89億美元,雖仍不及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之前的18億美元,然業較2012年成長9%,顯示巴林對於外人投資仍具有相當吸引力。
二、經濟概況:
石油為巴林最重要的天然資源,其石油蘊藏量雖然有限,據2011年估計約僅1.2億桶,未來10-15年內可能用罄,巴林仍持續加強開採,天然氣則自給自足,滿足國內工業需求。另外,沙烏地阿拉伯將境外油田Abu Saafa與巴林分享,每日贈與巴林15萬桶。面臨石油蘊藏量減少,巴林積極轉向發展石油加工業與煉油業,並成為國際金融中心。
巴林島僅760平方公里,氣候乾燥,冬季溫和,而夏季非常炎熱潮濕,農業部門嚴重依賴補貼,生產少數奶製品、蝦皮和家禽,其餘大部分食品多是依賴進口。非石油產業約占GDP的20%-25%,主要以鋁業為主,在自由工業區發展一些輕工業與鋼鐵生產。最近幾年旅遊業在巴林經濟的重要性增加,約占GDP的11%。此外,巴林金融服務業多元化,因黎巴嫩內戰有利巴林金融業的發展,目前巴林成為中東地區金融中心,擁有400家以上金融機構。根據EIU估計,2013年農業、工業及服務業產值對GDP的貢獻度分別為0.3%、48.9%、55.9%。
(一)總體經濟
在石油產業的貢獻下,2011-12年巴林實質GDP成長率分別為2.1%與3.6%,2013年更達到5.3%巔峰。2014年由於政治持續動亂,非石油相關產業依然低迷,影響消費者與投資人信心,而政府推出促進經濟成長的支出與基礎建設計畫受到延宕,EIU預測,2014年實質GDP成長率將降至3.6%。
2015年巴林政府雖計劃採取擴張財政支持經濟成長的政策,然受到油價下跌與債務不斷增加影響,EIU將巴林2015年實質GDP成長率由3.2%下修至2.6%。另一方面,巴林自海灣合作理事會(GCC)獲得10年期以上之開發援助金100億美元,自2011年開始動撥。EIU預估2015年巴林石油生產將趨於平穩,其中境外Abu Saafa油田(與沙烏地阿拉伯共享)接近每日最高產能15萬桶,Awali油田維持每日46,000桶。
(二)通貨膨脹
物價方面,近期內巴林物價壓力尚稱溫和,2013年巴林消費者物價年增率3.3%,EIU估計,2014年消費者物價年增率降至2.9%。2015年受到全球糧食價格下跌影響,EIU估計,2015年巴林消費者物價年增率將降至2.7%。由於巴林政府計畫採漸進方式實施補貼改革政策,可能導致物價上漲的風險,又受到房地產復甦影響,EIU預期2015年以後消費者物價年增率將達3%以上。
(三)財政情況
巴林為波斯灣之小島國,國家嚴重依賴石油收入來源,2013年石油收入占國家總收入來源之87%以上。2011-2013年財政赤字占GDP比率分別為0.3%、2.0%與3.3%,政府財政赤字逐年擴大。
雖然石油與天然氣收入減少,2014年巴林政府繼續採行擴張的財政政策,2013年許多政府計畫受到延宕,2014-2015年將繼續增加資本支出,預期大規模開發計畫將為政府財政帶來壓力。由於社會仍然動盪不安,受到國際油價暴跌影響,巴林石油出口收入減少, EIU預期,巴林財政赤字占GDP比率將由2014年5.3%升至2015年6.8%。巴林開發計畫將獲得海灣合作理事會會員國提供資金援助,特別是房地產開發提供預算以外的融資,費用支出金額龐大。
(四)就業情況
根據CIA估計,2014年7月巴林人口僅有130萬人,大多數國民屬於回教什葉派(Shia),而政治與經濟的優勢仍由王室所屬穆斯林遜尼派(Sunni Muslim)所壟斷。根據Global Insight估計,什葉派約占總人口70%以上。
在中東地區巴林的失業問題亦無法避免,根據economywatch數據,2011-2013年巴林失業率分別為4%、3.44%與3.77%。由於外國人高占巴林勞動人口的73%,本國人民僅占27%,長期以來巴林本國人在民間產業就業率偏低,青年失業率為巴林長期經濟發展的挑戰之一,加上政府推動資本密集的投資,造成經濟結構的不平衡,因此與其他海灣合作理事會國家類似,巴林政府正計畫推動以本國勞工取代外國勞工之政策,特別是對於失業率高與貧窮的什葉派的人口尤其迫切。
(五)對外貿易及國際收支
巴林對外貿易主要依賴進口原料加工,以及出口石油產品與鋁,出口成長的驅動力主要來自於大宗商品,包括鋁產量不斷增加,服務業出口則與UAE及卡達相競爭,且因國內產品有限,進口亦成長強勁。EIU預估,巴林金融服務業將繼續與其他金融中心競爭。惟國內政治不穩定與其國際性銀行業持續走弱,可能影響巴林金融服務業收入。觀光業為巴林重要產業之一,將持續復甦。整體而言,貿易收支餘額主要反應國際油價之走勢。
EIU預估, 2014年貿易收支順差75.17億美元,較2013年72.7億美元,成長3.4%。受到國際油價暴跌影響,EIU預測,巴林經常帳盈餘占GDP比重將由2013年之7.8%降至2014年之7.4%,2015年大幅降至2.3%。
(六)匯率
匯率政策方面,巴林央行繼續採行釘住美元的固定匯率政策,目前仍維持一美元兌換0.376巴林幣(Bahrain Dinar),巴林採行釘住匯率制度已超過30年,美元走強亦有助於進口商品價格下降。
Global Insight表示,巴林央行目前不會改變釘住美元的固定匯率政策,主因是巴林在政治、經濟與軍事方面繼續與美國保持重要的關係。巴林擁有足夠的外匯存底支持Dinar的固定匯率,雖然國際油價重挫,預期任何國際收支問題亦不會使巴林改變釘住美元的固定匯率。此外,巴林在必要時可能尋求鄰國沙烏地阿拉伯的支持。
(七)外債情況及外匯存底
近年巴林外債呈逐年上升走勢,2013年外債總額為176億美元,較2012年增加13億美元,外債占GDP的比重53.4%,占出口比率為74.47%,債負比率僅8.1%,短期外債占總外債比重僅15.81%,短債占外匯存底之比重53.35%,外債負擔尚可。受到油價下跌影響,Global Insight預估2014年底外匯存底將較2013年減少14.7億美元至38.8億美元,2014年外匯存底支付進口能力3.8個月,綜合而言,整體外部流動能力尚可。
(八)評等
國際信評機構標準普爾(S&P)與惠譽(Fitch)維持巴林的主權評等為BBB,穆迪(Moody’s)評等則為Baa2。標準普爾於2014年12月12日將巴林之評等展望由穩定調降為負向,主因係國際油價下跌將削弱巴林的財政收入,若財政赤字超過預期,不排除2015年內調降主權評等之可能,標準普爾預期巴林將可取得海灣合作理事會開發基金提供財務支援,因此巴林的經濟可望持續成長。
惠譽亦於2014年12月19日將巴林之評等展望由穩定調降為負向,主因係國際油價大跌將使巴林的財政收支平衡受到挑戰,惠譽估計,巴林財政收支平衡點之原油價位為130美元/每桶,預測2015年布蘭特原油平均價位將降至83美元/每桶。由於非石油收入僅占財政收入的14%,工資與補貼占政府預算支出高達70%,將使政府財政受到嚴重影響。惠譽預測,巴林政府負債占GDP比重將由2014年的47.2%升至2015年的52%,高於評級BBB國家的中位數39.2%。
依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全球競爭力指標(2014~2015)資料顯示,巴林於144國家中排名第44名,介於43名波蘭與45名土耳其之間,較上年下降1名。另依國際透明組織(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公布的「2014年貪腐印象指數(Corruption Perceptions Index 2014)」報告,巴林在175個國家或地區當中排名第55名,與約旦、賴索托、納米比亞、盧安達與沙烏地阿拉伯列同一等級。另依世界銀行公布的「Doing Business 2015」經商環境報告,巴林的經商容易度(Ease of doing business ranking)在全球189個經濟體排名第53名,在海灣合作理事會(GCC)國家排名第4,落後於第22名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第49名沙烏地阿拉伯與第50名卡達。

三、對外關係:
巴林是聯合國的一員,也是海灣合作理事會的創始國之一,對波灣地區的和平十分重視。巴林為波斯灣中的一個島國,與其鄰近的國家有卡達、科威特、阿曼、沙烏地阿拉伯及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巴林與其鄰近的國家大致維持平衡與友好的關係,與西方國家的關係亦是如此,沙烏地阿拉伯與美國更是其重要的盟邦。
與沙烏地阿拉伯關係方面,自2011年起沙烏地阿拉伯持續提供巴林遜尼派王室財務支持,特別是對抗什葉派人口的抗議活動。巴林的外交政策傾向於沙國。2014年3月巴林與沙烏地阿拉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一起召回派駐卡達的大使,主要原因是卡達支持穆斯林兄弟會組織,可能對GCC國家造成威脅。
與美國關係方面,巴林於1991年與美國簽署軍事協議,巴林提供港口予美軍第五艦隊作為基地與補給港,保護巴林之安全,兩國間也有自由貿易協定,因此美國係巴林重要的外交夥伴。2014年9月巴林加入沙烏地阿拉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卡達與約旦支持美國空襲在敘利亞的極端聖戰組織伊斯蘭國(IS),巴林提供3架戰機加入。
在亞太地區方面,巴林與印度、巴基斯坦維持密切的外交關係,巴林政府支持印度取得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席位。在歐洲方面,巴林與法國加強政治與經濟關係,近年來雙邊貿易穩定成長。
與伊朗關係方面,由於伊朗支持巴林什葉派人士,對於巴林遜尼派統治者構成威脅。巴林獨立前曾被伊朗統治過,由於伊朗向來主張擁有巴林主權,曾導致2009年巴林凍結與伊朗的天然氣進口協議。儘管如此,2010年1月兩國與卡達仍完成海上邊界之劃界協定。
與伊拉克關係方面,巴林認為伊拉克的動盪和教派衝突的來源,可能對海灣國家的穩定構成潛在威脅,伊拉克有許多什葉派人士支持巴林國內的反對派抗議活動,可能影響兩國關係。由於有美軍第五艦隊駐防,使兩國不致於發生衝突。2003年4月巴林曾協助美國推翻伊拉克海珊(Saddam Hussein)總統,並支持伊拉克新政府上台。2008年巴林與伊拉克恢復全面外交關係。
巴林主要出口石油及其相關產品、鋁製品、紡織品等,主要進口原油、機械、化學品等。2013年巴林之主要出口國有沙烏地阿拉伯(3.2%)、阿拉伯聯合大公國(2.1%)、卡達(1.8%)、美國(1.6%)及南韓(1.5%);主要進口國有沙烏地阿拉伯(27.9%)、中國大陸(10.1%)、美國(8.3%)、日本(6.2%)及印度(5.5%)。
2013年我國與巴林雙邊貿易總值2.84億美元,進、出口值分別為2.16億美元與0.68億美元。2013年我國對巴林主要出口項目以車輛及其零件(占49.37%)、塑膠及其製品(占12%)、機器及其零件(占9.56%)為主;我國對巴林主要進口項目以原油(占55.27%)、鋁及其製品(占35.16%)、貴金屬(占5.22%)為主。


中國輸出入銀行版權所有 The Export-Import Bank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開關 視窗建議寬度1920*1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