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首頁歐洲白俄羅斯
:::

基本國情

+more
˙地理位置:位於東歐,波蘭以東。國界共計3,098公里:拉脫維亞141公里、立陶宛502公里、波蘭605公里、俄羅斯959公里、烏克蘭891公里 ˙首都:明斯克(Minsk)。 ˙面積:207,600平方公里。 ˙人口: 9,383,853 (2023 est.)。 ˙語言:白俄羅斯語、俄語。 ˙宗教:東正教。 ˙幣制:白俄羅斯盧布Belarusian ruble(BYN)。 ˙匯率:1美元約兌換2.74白俄羅斯盧布(2022年年底)。 ˙政治制度:總統制。 ˙主要輸出項目: 礦產、機械設備及交通設施、化工產品、農產及食品等。 ˙主要輸入項目: 礦產、機械設備、化學原料、金屬及糧食等。 ˙主要出口國家: 俄羅斯、荷蘭、拉脫維亞、波蘭、英國、中國大陸、立陶瓦、德國、哈薩克等。 ˙主要進口國家: 俄羅斯、中國大陸、波蘭、德國等。 ˙我對該國輸出: 11.15百萬美元(2022年) ˙我自該國輸入: 33.34百萬美元(2022年) 註: 1.地理位置、首都、面積、語言、宗教、幣制、政治制度、主要進出口國家資料、主要輸出入項目資料等資料取自外交部,國家相關資訊、 2人口資料取自CIA。 3.匯率資料取自EIU。 4.我國對白俄羅斯輸出入貿易額取自國貿局,中華民國進出口貿易統計。
回到首頁歐洲白俄羅斯綜合評論白俄羅斯政經現況
:::

白俄羅斯政經現況

編輯: 林定遠

2014/02/25列印

一、 政治現況
白俄羅斯的政治體制為總統制,總統由人民直選,任期5年,無連任次數的限制;國會為兩院制,下院(House of Representatives)共110席,由人民直選產生,上院(Council of the Republic)共64席,其中56席由地方會議選出,另8席由總統指定,兩院議員任期均為4年。
白俄羅斯形式上雖具有民主化的政治體制,但政治民主仍處於起步階段,國會功能不彰。目前登記有15個政黨,但政黨對白俄羅斯政治、經濟與社會的影響力仍屬有限,主要政黨包括白俄羅斯共產黨(KPB)、農業黨(APB)、白俄羅斯自由民主黨(LDPB)、白俄羅斯獨立陣線(BNB)、白俄羅斯民主聯盟(UDFB)等。
白俄羅斯政治強人盧卡申科(Alyaksandar Lukashenka)自1994年擔任總統後,採行社會主義的統治方式,並數度修改憲法,削減國會權力,取消總統連任次數的限制,為其永久總統舖路,白俄羅斯的政局就此走入獨裁專制,人權問題常為人詬病。倫敦的媒體監督機構Index on Censorship評估,白俄羅斯為全世界媒體環境最惡劣的國家之一;2012年12月EIU最新的國家民主化指數(Democracy Index)調查報告顯示,白俄羅斯在全球167個國家中排名第141,相較2011年退步2名。
2010年12月白俄羅斯舉行總統大選,由於反對勢力薄弱且未能有效整合,盧卡申科獲得79.65%的選票,四度連任總統。選後,反對派與群眾在全國各地發動示威,抗議選舉舞弊,盧卡申科強力鎮壓並逮捕示威的反對派人士,引起美國及歐盟(EU)嚴厲譴責,但盧卡申科並未因此修正其政策,反而於2011年11月簽署二項法案,加強限制人民街頭示威活動以及對於接受國外政府金援的政黨施以刑事追訴,獨裁作風變本加厲。
2011年1月歐盟以盧卡申科政府拘押反對人士與抗議民眾為由,對白俄羅斯實施制裁,禁止白俄羅斯內閣官員入境,並凍結其在歐盟的銀行帳戶與資產;由於白俄羅斯政府持續壓制反對派,2011年10月及2012年2月歐盟陸續擴大制裁名單。
2012年9月23日白俄羅斯舉行國會選舉,選舉結果,親盧卡申科的候選人囊括所有國會席次,反對派仍全軍覆沒,再度彰顯盧卡申科總統政權的穩固;但國際上較富公信力的選舉觀察團認為,白俄羅斯近期的總統與國會選舉均未能符合民主國家的標準,白俄羅斯不僅再次喪失民主改革的機會,民主發展進程反而向後倒退。
白俄羅斯貪汙問題嚴重,國際透明組織(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公布的「2013年貪腐印象指數(Corruption Perceptions Index 2013)」報告,白俄羅斯在177個國家或地區當中排名第123,與多明尼加及瓜地馬拉等國家列同一等級。
盧卡申科總統實施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Social Market Economy),福利政策尚能普及照顧大多數勞動階層,故民意支持度仍高,加上反對派領袖多遭鎮壓入獄或流亡海外,EIU與Global Insight均評估,短期間國內的反對勢力尚不足以撼動其政權,將繼續主導白俄羅斯未來的政經局勢。
白俄羅斯經濟競爭力薄弱,長期處於經常帳逆差,形成外匯存底短缺,加上盧卡申科總統為爭取連任與國會勝選,大幅增加財政支出,造成短期流動性不足,2011年初爆發外匯短缺危機,導致盧布(Rubel)匯率暴跌,物價飆升,迫使白俄羅斯政府須向外求援。
盧卡申科總統經濟改革步伐遲緩,國內投資動能不足,經濟發展腳步相較其他東歐國家緩慢。目前白俄羅斯飆升的通膨已漸獲控制,但物價水準仍偏高,經常帳逆差及財政赤字有待改善,貨幣持續貶值,失業率尚在低點,整體經濟情況在外匯短缺危機爆發後明顯轉弱,盧卡申科總統當務之急係對外爭取資金援助,以償付即將到期的外債,避免再度發生外匯短缺危機,以維持國內經濟與社會的穩定。

二、經濟現況
白俄羅斯地理位置優越,境內水利資源豐富,工業基礎佳,並擁有高素質、低廉之技術勞工,為前蘇聯時期之工業重鎮,主要工業包括機械、金屬加工、化學肥料、電子及食品加工等。2011年產業結構中,農業占國內生產毛額(GDP)比重為8.6%、工業占31.7%、服務業占59.7%。
白俄羅斯屬小型經濟體,2013年人口約936萬人,GDP規模僅約700億美元,其經濟體系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衝擊。由於盧卡申科政府採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經濟發展方向完全由政府主導,市場開放及改革步伐遲緩,經濟封閉,金融業不發達,被孤立於國際經濟體系之外。依Global Insight數據顯示,2013年外人直接投資(FDI)淨額為14億美元,占白俄羅斯GDP比重約2%。
(一)總體經濟
白俄羅斯經濟極度依賴俄羅斯,2011年隨著俄羅斯金融動盪情況止穩及國際經濟景氣止跌回升,經濟成長達5.3%,隨後受到外匯短缺危機的衝擊,經濟成長幅度放緩,2012及2013年實質GDP成長率分別下滑至1.5%及0.8%;展望未來,由於外匯存底不足的危機舒緩,加上俄羅斯經濟復甦的帶動,白俄羅斯的經濟成長幅度可望小幅回升,Global Insight預測,2014及2015年實質GDP成長率分別為2.1%及2.6%。
(二)通貨膨脹
白俄羅斯通膨一向嚴重,2011年初爆發外匯存底短缺危機,導致盧布重貶,引發食物短缺及輸入性通膨,物價飆升,2011及2012年CPI年增率分別高達53.2%及59.2%,白俄羅斯央行(NBB)為抑制物價飆升,數度調升指標利率,通膨暫獲控制,2013年CPI年增率降至22%;展望未來,由於政府持續緊縮貨幣與管制物價,並自俄羅斯等國獲得金援,稍解外匯短缺窘境,通膨飆升的情況可望獲得改善,Global Insight預測2014及2015年的CPI年增率分別為15.5%及14%,通膨問題仍屬嚴重。
(三)財政情況
白俄羅斯財政尚屬穩健,2011年尚有財政盈餘,占GDP的比率為3%,後因政府增加支出,財政收支由盈餘轉為赤字,2012及2013年財政赤字占GDP的比率分別為2.4%及2.2%;展望未來,由於白俄羅斯仍由政府掌控經濟發展,財政收支不致出現太大變化,Global Insight預測2014及2015年財政赤字占GDP的比率分別為2.8%及3%。白俄羅斯政府債務負擔日趨嚴重,依據國際貨幣基金(IMF)統計資料,政府負債占GDP的比率為35.8%。
(四)就業情況
白俄羅斯的就業情況相較多數歐洲國家為佳,2011至2013年失業率分別為0.6%、0.5%及1%,Global Insight預測2014及2015年失業率分別為1.2%及1.5%。但Global Insight亦分析白俄羅斯的低失業率,主要係因勞動參與率低,而非真正的充分就業。
(五)對外貿易及國際收支
白俄羅斯對外貿易常處於逆差,2011年經常帳逆差占GDP的比率高達10.5%,近兩年因外匯短缺,導致短期進口增速低於出口,貿易逆差因而縮小,經常帳反而獲得改善,2012及2013年經常帳逆差占GDP的比率分別降至2.9%及5.1%;展望未來,盧布貶值導致進口成本增加,促使進口增速大於出口,經常帳逆差小幅擴大,Global Insight預測2014及2015年經常帳逆差占GDP的比率分別為5.4%及6.1%,經常帳赤字比重仍屬偏高。
(六)外債情況及外匯存底
白俄羅斯2013年底外債較2012年底增加24.7億美元至365.9億美元,外債占GDP的比率為52.2%,占出口比率為75.1%,債負比率為5.7%,短期外債占總外債之比率為40.7%,短期外債占外匯存底之比率為244.7%,外匯存底僅60.9億美元,外匯存底支付進口能力為1.6個月。綜合而言,白俄羅斯償付外債能力不足,外部流動性風險仍高。
(七)匯率
白俄羅斯央行於2009年1月改變匯率政策,採行盧布與一籃子外幣(包括歐元、美元和俄羅斯盧布)掛鈎的匯率機制,並計劃將盧布匯率控制在指標匯價上下10%區間內浮動,但在面臨外匯短缺危機考驗時,該機制完全崩潰。
2011年初白俄羅斯爆發外匯存底短缺危機,5月11日央行宣布棄守外匯管制措施,導致盧布重貶,全年貶值幅度高達64.1%,年底匯率由2010年底之1美元兌3,000盧布暴跌至8,350盧布,2012及2013年底續貶至8,570及9,650;展望未來,由於白俄羅斯長期貿易失衡窘境難以解決,外匯存底短缺,仍需仰賴外部融資,外部流動性不足的問題恐將持續威脅盧布匯率的穩定,盧布仍呈貶值趨勢,Global Insight預測2014及2015年底盧布兌美元匯率分別為10,150及11,093。
(八)白俄羅斯一向仰賴外部金援
2008年底白俄羅斯政府曾向IMF爭取34.4億美元的資金協助,該融資協定業於2010年4月到期。近期,為防範另一波的外匯短缺危機,避免貨幣貶值,2013年白俄羅斯政府向IMF提出融資需求,2013年10月IMF評估報告中指出,白俄羅斯當務之急在改善貿易逆差,尤其應降低薪資成長與減少民間貸款以降低國內需求;由於IMF的融資協助往往附帶有改革條件,包括國營企業私有化、價格自由化、縮減財政支出及減少政府干預等,與盧卡申科政府所採行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之政策方向相左,未來達成協定的機會較低。
2011年白俄羅斯因制裁問題與西方國家關係惡化,因此盧卡申科政府轉向俄羅斯尋求協助,透過向俄羅斯主導的歐亞聯盟(Eurasia Economic community)融資30億美元,另向俄羅斯國營石油公司Gazprom融資25億美元,得以勉強度過金融危機。
2013年12月25日白俄羅斯與俄羅斯兩國領袖在莫斯科舉行聯盟最高國務委員會會議時,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同意將提供20億美元貸款,以舒緩白俄羅斯外匯短缺的危機,加深兩國合作關係。
(九)評等
由於白俄羅斯近期經常帳逆差增加,匯率持續貶值,政府外部融資需求升高,2013年10月18日國際信評機構標準普爾(S&P)因此調降白俄羅斯國家評等展望,由正向(Positive)降至穩定(Stable),國家主權債信評等仍維持在B-;穆迪(Moody’s)對白俄羅斯國家債信評等為B3,評等展望則為負向(Negative);惠譽(Fitch)目前仍未給予白俄羅斯國家主權債信評等。

三、對外關係
白俄羅斯與西方國家關係向來冷淡,由於盧卡申科總統持續其獨裁統治,遲遲未能進行政治改革,實行民主,人權問題引發歐美國家譴責。2011年後歐盟與美國對白俄羅斯陸續採取制裁行動,雙方關係惡化,EIU評估,短期間白俄羅斯與西方國家的關係恐難改善。
白俄羅斯於1991年自前蘇聯獨立後,與俄羅斯關係仍相當密切,不論政治、軍事、經濟、社會各方面仍深受俄羅斯之影響。近年來,歐盟的制裁行動更加深白俄羅斯對俄羅斯的依賴,加上許多自前蘇聯獨立的盟邦紛紛倒向歐盟,為防止北約(NATO)東擴,迫使俄羅斯極力拉攏白俄羅斯等東歐國家。
白俄羅斯於2010年與俄羅斯、哈薩克三國建立關稅聯盟(Troika Customs Union),藉此降低或免除自俄羅斯進口石油之稅捐;三國並希望藉由關稅聯盟擴展至全面性的合作,因此2011年11月白俄羅斯,哈薩克和俄羅斯三國總統簽署歐亞聯盟(Eurasia Economic community)協議,計劃於2015年成立歐亞聯盟,組織一個超國家聯盟,並持續擴展至足與歐盟相抗衡。
白俄羅斯主要進口國家依序為俄羅斯(59.3%)、德國(5.9%)、中國大陸(5.1%)、烏克蘭(5%)等,主要出口國家為俄羅斯(35.4%)、荷蘭(16.5%)、烏克蘭(12.1%)、拉脫維亞(7.1%)等,俄羅斯為白俄羅斯最大的貿易夥伴。我與白俄羅斯雙邊貿易方面,2012年我國對白俄羅斯逆差14百萬美元,主要進口肥料,主要出口機械設備。


中國輸出入銀行版權所有 The Export-Import Bank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開關 視窗建議寬度1920*1080